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正>我要在昨天下午玛吉和我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院子里等她。许多人都不知道象这样的一个院子有多舒服。这不仅是个院子,它象是扩大了的起居室。硬土地给扫得象地板一样干净,四周的细沙上布满了不规则的细细的沟,谁都能到这里来坐下,抬头看着那棵榆树,等待永远吹不进屋子里面去的微风。姐姐离开前玛吉将会紧张不安,她会无望地站在角落里,她长得既不漂亮,又为胳膊上和腿上烧伤的疤痕感到丢脸,怀着羡慕和敬畏交织的心情端详着姐姐。她认为姐姐

  • 标签: 日常生活 榆树 衣服 微风 心情 名字
  • 简介:2006年6月2日—5日,由海南省作家协会《天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香港、日本的学者、作家温铁军、曹锦清、康晓光、贺雪峰、刘健芝、武藤一羊、孙晓忠、薛毅、雷启立、周立、陈应松、摩罗、毛尖、倪伟、黄灯、张炼红、冷嘉、朱善杰、徐志伟及海南本地的学者、作家弘陶、韩少功、蒋子丹、孔见、李少君、邱建生、崽崽、单正平、孙绍先、晓剑、伍立杨、王雁翎、朱东海等四十多人与会。会议期间,与会者就中国乡村建设的诸多问题展开讨论,还实地考察了海南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下面刊载的,就是本次研讨会的部分内容,以期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与探讨。

  • 标签: 乡村建设 日常生活 联盟 作家 农民 六十年代
  • 简介:略论日常文化的审美判断于淼在19世纪的西方社会,人们对待审美文化,都认为它不失为逃避现实困扰的一副良药。听听高雅音乐、鉴赏各艺术流派的绘画或看看歌剧等,都是相当惬意的娱乐活动。但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在审美文比已经完全大人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个体日常生活...

  • 标签: 审美判断 文化主体 现代主义 日常生活 “五四”新文化运动 审美趣味
  • 简介:男人是这些虫呀蚁呀它们当中的一个……那个时候,秋天的太阳还是滚热的,它照在一片原野上。草没有一点秋凉的迹象,它们仍旧蓬勃向上地成长着。除了这些草,村庄上的孩子们,也在一个劲儿地

  • 标签: 男人 日常生活 稻田 太阳 村庄 成长
  • 简介:近来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正在展开.争论集中在对消费性的大众审美文化的评价上。我认为,消费性的大众审美文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具有大众性、民主性.适应了现代社会大众的消遣娱乐需要,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消费性和低俗性.可能消解人们的自我意识.从而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补充。在不同的时期.大众审美文化的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有所变化。在现代性发生的初期,它的正面作用是主要的,特别是它的消解前现代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更为突出。在现代性成熟以后,

  • 标签: 大众审美文化 消费性 消解 现代性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主流意识形态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我们接着来看有关身体的日常语汇的审美文化内涵,头发的文化意义、审美意义有目共睹,身体也是高度历史化的

  • 标签: 审美生活 生活分析 语汇审美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我们接着来看有关身体的日常语汇的审美文化内涵,头发的文化意义、审美意义有目共睹,身体也是高度历史化的

  • 标签: 审美生活 生活分析 语汇审美
  • 简介:作为一位对口语运用富有成效的诗人,于坚的诗歌语言的确有自己的特色。他借助口语,让诗贴近了个体日常的生活体验,写出了都市平民的日常心态^①。但只谈论到这一步,似乎还没有真正抓住于坚诗学的最终追求。

  • 标签: 于坚 诗学 追求 诗歌语言 诗人 都市
  • 简介:小说通过对三个不同时代却又在精神气质上一脉相承的特殊女性形象的刻画,以及对于各个小人物在命运起伏中关于情感、事业以及精神归属艰难而又执着追求的描绘,在看似徐缓而又极富诗意的故事叙述中,展现了女作家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以及揭示丰富人性的深厚功力.

  • 标签: 张翎 女性形象 人性 诗化结构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辩解说那件事情不是自己做的(129),通过分析种种辩解会大大澄清何为自由何为责任,但我辩护说那件事情并不是我做的

  • 标签:
  • 简介:1、联想与养牛联想集团在中国电子产业中该是一个旗舰性的企业,它意味着高科技、现代化、资本运作这样一系列新鲜而时髦的符号,是e时代滋生出来的产物,怎么会跟农耕时代的养牛联系在一起呢?这岂不是在搞笑吗?!可有谁想到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居然是从一则"养牛"的信息受到启发开始他伟大的创业呢。他在为王安《25年》一书所作的序中谈到这样一件事,"记得在1978年前后,我第

  • 标签: 日常生活 宏大叙事 身体叙事 身体写作 养牛 生存状态
  • 简介:本文从日常生活在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命运出发,考察了汪曾祺的文学行动所蕴含的精神反叛意义,以及其俗世关怀眼光获得的丰富的人性内容,如何通过与之适应的文体形式,得以诗意地卓有成效的呈现。

  • 标签: 汪曾祺 当代文学 反叛 文体形式 眼光 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