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汉语语言期刊与应用语言发展论坛”于2016年12月10~12日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召开。论坛围绕如何通过汉语语言期刊促进汉语应用语言发展、汉语语言期刊如何面对新媒体挑战、期刊评价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汉语语言、汉语应用语言发展等论题安排了主题发言;在专题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交流了各自的办刊经验,对当前汉语语言期刊界以及期刊评价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与反思,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提出,为了应对国际汉语教学持续走热而汉语应用语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局面,要学习前人、外语界和外国的经验,做好汉语应用语言基础研究;汉语语言期刊要担负起服务国际汉语教学、振兴汉语应用语言的使命;要结合各刊实际办刊,办刊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开阔的视野和胸襟;国际汉语教学界应该和外语教学界加强交流与合作;在新的形势下,要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来促进汉语语言期刊的发展;期刊评价要改变只有定量、罔顾定性,过分看重影响因子、导致语言期刊“同质化”①等问题。

  • 标签: 国际汉语教学 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期刊 汉语 评价
  • 简介:摘要语言是很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英语是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很多人对英语语言展开了研究,使得英语语言也在快速地发展,英语语言的发展过程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也想就这个课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本文旨在研究英语语言的发展过程。

  • 标签: 英语语言学 发展概述 含义
  • 简介:阅读是德语学习者的一项基本和必备的能力,也是德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篇章语言的角度出发,运用其中的一些实际的理论成果,如篇章的衔接和连贯、语境与篇章的关系等,探讨篇章语言的理论知识对德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 标签: 篇章语言学 德语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的提高
  • 简介:现行较有影响的语言概论教材及相关课程教材在对专业术语的处理、综合语言知识的介绍、汉字性质的界定、教材定位等方面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该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结合教学实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意见和建议,为语言概论及相关课程的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语言学概论 教材编写 课程建设
  • 简介:摘要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很多,如文化影响、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中式英语的存在一向被认为是英语学习的大敌,但中式英语的存在并非一无是处。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的角度分析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并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中式英语存在的合理性,给予部分中式英语公平揭示。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中式英语 概念整合理论
  • 简介:本文以汉语影视作品中的317个人物指称为语料,考察了汉语会话中人物指称的使用形式及分布情况,揭示了人物指称选择和社会语言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会话双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等同等因素影响人物指称的选择。

  • 标签: 人物指称 社会地位 年龄 性别 等同
  • 简介:语言根植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同一社会文化群体的成员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有着共同的言语行为习惯,运用了约定俗成的语言模式、语法规则和能反映特定思维模式的词汇和句型,这些因素形成了语言使用者表达客观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和世界观.社会与文化的关系,犹如鱼与水的关系,因此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就是该语言反映的基本成分.“理据”作为事物现象所以得名的道理和依据,反映了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可论证关系.Ulmann(1962)认为,词的理据性主要有三类:1.语音理据;2.形态理据;3.语义理据.汪榕培老师将词源理据作为一个补充,张维友老师提出了词汇具有文化理据.基于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遵循着约定俗成的法则.从社会语言的角度,语言的词汇、形态和句法的形成,无不记载一个民族的社会状态、政治模式、经济文化信息,文化理据的认知既建立在词的形态结构上,或叫词外理据(郭佳).因为词与语法是不可分割的,显性的,且英语的句法结构反映出英美人思维的客观性和理性;文化理据的认知还建立在词的语用功能上,词义的变化因文化模式、民族情绪、群体特征等等社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通过隐喻或转喻等方式实现.因此,词汇课堂应成为创建语言和文化关系的重要实践场所.

  • 标签: 文化理据 文化模型 文化价值观 隐喻
  • 简介:通过对2006-2015年十年间国家社科基金语言立项课题的数据分析,发现语言的立项数基本呈上升之势,但占国家社科基金总数的比例相对稳定,立项的地域与项目的数量之间分布不均衡,项目的地域分布呈既集中又分散的态势,京沪广等大城市及重点院校立项数明显优于大部分地区和院校。汉语研究、应用语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语言研究的热门学科,而"汉语"、"方言"和"语料库"等热词表明其为10年来语言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跨学科申报的语言项目也有所分析。

  • 标签: 语言学 国家社科基金 热点
  • 简介:本文以韩礼德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为指导,具体分析了近两年的国际知名语言期刊学术论文信息性摘要,分析表明,语言学术期刊文章的摘要中确实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这些语法隐喻主要出现在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和词汇语法层面的隐喻化,语法隐喻大多数是通过名词化实现,在学术论文摘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信息性摘要 概念隐喻 功能
  • 简介:DavidCrystal(1941-),著名英国语言家,他的学术兴趣广泛,包括语言教学、临床语言、司法语言、历史语言等,同时还是一位莎士比亚专家。著有超过120本语言书籍,为语言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当属《剑桥语言百科全书》(1987,1997,2010)和《剑桥英语百科全书》(1995,2003)。Crystal自传JustaPhraseI'mGoingThrough—MyLifeinLanguage(2009)以幽默诙谐的口吻回忆了自己从一名生活在双语环境下有一定语言天赋的少年成长为一名语言家的历程,

  • 标签: 语言学家 CRYSTAL 百科全书 剑桥英语 司法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
  • 简介: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心理语言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和心理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心理语言国际研讨会"(TheFour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sycholinguisticsinChina)将于2017年5月20至2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基于跨学科的心理语言研究",具体议题包括(但不限于这些议题):

  • 标签: 心理语言学 华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 具体格式要求 文化学院 投稿截止日期
  • 简介:语言概论”课程是高等院校文学院或中文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其课程知识体系涵盖语言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其课程理论性强,部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初学者难免感觉到枯燥、乏味。作为“语言概论”课程的一线教育教学人员,教师要不断探索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式,提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发挥该课程的育人效果,不断强化语言素养和言语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本文通过构建“语言概论”课程的三维协同创新教学模式,努力践行并逐步形成协同创新教育教学育人新理念。

  • 标签: 语言学概论 三维 协同 改革
  • 简介:20世纪初,西方思想史上的语言转向使研究对象由言语转向语言,不仅实现了现代语言由外部研究转向内部研究的革命性转型,而且也使人文学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呈现出内转趋势。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西方思想史上图像转向的生成,并使当代文化的重心从语言转向了图像。揭示语言转向到图像转向的转型生成逻辑,可以明确和反思当下诗学话语转型的机制和情境。

  • 标签: 语言学转向 图像转向 文论转型 反思
  • 简介:本文围绕认知语言视角下的日汉句法,以大数据带来的启示为切入点展开研究。首先,列出大数据概述,分析大数据为语言研究提供的新支持,特别提到大数据下的认知语言研究;然后,基于5个方面提出大数据给日汉句法研究带来的新思路;最后,针对大数据带来的三个转变与日汉句法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日汉句法 大数据
  • 简介:UCAL英中语言家协会自2016年1月19日正式庆祝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多项会务活动,目前除了从今年四月份起举行的季度性旗舰会务《语言大讲坛》活动外,又于今年五月开启每月《语言与百科》线上或线下讲座及读书诗诵系列活动。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摘要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多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话语形式。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语言相比,网络交际语言有其独特的特点。本文讲从社会语言的角度浅析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来源、产生的原因及对当今社会赋予的新色彩和影响。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网络流行语 英文语码转换
  • 简介: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第十届汉文佛典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10月28日-30日在由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1)汉文佛典音韵、词汇、训诂、语法以及文字等方面的研究;2)汉文佛典梵汉对勘和语言接触研究;3)汉文佛典语料库建设和文献的发掘整理研究;4)汉文佛典语言的其他研究。与会论文拟遴选后结集出版。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语料库建设 发掘整理 语言接触 对勘 结集出版
  • 简介:由中国认知语言研究会主办、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认知语言与二语习得研讨会”将于2016年10月29日-30日在山东财经大学舜耕校区召开,大会主题为“跨学科视角下的应用认知语言研究”,主要议题包括:基于使用的二语习得研究、双语语言能力与认知研究、应用认知语言研究方法、二语习得的心理语言与神经语言实验研究、应用认知语言的语料库研究、应用认知语言与课堂教学等。

  • 标签: 二语习得研究 认知语言学 语言学研究方法 征文 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
  • 简介: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在书中提出了不同于传统隐喻观的隐喻认知观——概念隐喻。隐喻不仅是使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方式,也是思考事物的方式;概念隐喻理论的中心论点被阐释为人们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认知过程。1987年Johnson所著的《思想中的身体》将意象图式概念引入到认知语言,仍然是研究意象图式理论的最权威最系统的著作。会计作为"商业的语言",其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概念隐喻资源。然而,目前从认知语言角度对会计语篇的研究尚少,受此启发,笔者对会计中的会计等式和相关的会计基本概念作以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分析,更加明晰了本体隐喻是如何应用于会计语言中,又如何对会计知识框架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概念隐喻理论 意象图式 会计等式 本体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