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汉代咏物赋中,除了歌颂皇朝雄壮声威的苑猎京殿大赋而外,咏物小赋占有褶当比重。从费振刚等人辑校的《全汉赋》来看,咏物小赋有一百来篇,约占全汉赋的三分之一。作家将细腻的笔触伸向花草果木、鸟兽鱼虫、玉石珍玩、风云雨月、山川河海、宫观险隘等,写作出意象单一、语言简洁、结构短小的咏物小赋。

  • 标签: 咏物赋 小赋 汉代 《全汉赋》 语言简洁 大赋
  • 简介:本文从十一个方面描述了孔子的儒学思想与孔子修辞思想之间的关系,并将孔子的这一修辞思想称作儒学修辞观.文章认为,孔子的“儒学修辞观”集中地反映出儒家思想对修辞活动的认识和界定,也决定了中国传统修辞观和修辞活动的基本走向。

  • 标签: 孔子 修辞观 儒学
  • 简介:助动词“要”汉代起源说卢卓群0.引言助动词“要”,太田辰夫(1987)说“从唐代能看到”。江蓝生(1987)说“最迟在中晚唐‘要’字已单独作助动词。而在六朝时期未见单独用的”。王力(1989)说“唐宋以后,这种“欲”(按:指助动词)的意义也可以说成‘...

  • 标签: 助动词 “要” “欲” 半虚化 杨伯峻 主要动词
  • 简介:一就整个世界而言,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被称为中国大陆;日本国土狭小,四面环海,被称为岛国.大陆性文化和岛国性文化本来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但中日两国在历史和文化方面却有许多共同点,尤其是传统文化,关系更加密切.

  • 标签: 儒学思想 日本 文化传播 思想文化 道德体系
  • 简介:从《白虎通》声训的语音材料入手,对其古音进行考证,从而对《白虎通》声训所反映的当时的古音现象做些简单总结,考察东汉时期语音现象的某些特点,为他人的研究提供一些材料。

  • 标签: 《白虎通》 声训 语音现象
  • 简介:汉代“六书”三家说申论陈五云“六书说”是文字学的基本理论,传统文字学就是以此框架建立的。人们所熟悉的,是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所阐明的“六书说”,至今汉代的其他两家,郑众说和班固说,人们常以之与许慎说对应地解释,千八百年来,略无新意。而且,相当多的...

  • 标签: “六书” 六书说 《说文》 许慎 《七略》 刘歆
  • 简介:1890年,在近代日本国民的精神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也可以作为日本儒学在近代复兴的一年而载入日本儒学史.

  • 标签: 日本 近代 儒学史 井上哲次郎 民族精神
  • 简介:经今古文学的差异,自来论说纷纭。就《诗经》而言,今古文的区别标准不在字体和异文,而在於学说思想。《毛诗)属於古文学派。两汉之际《毛诗》存有古文本,但在立为博士之学前後出现了隶古定本即今文本,後者更为流行。四家诗学交替兴盛,但汉代经学中一直涌动着一股通学潮流。汉末郑玄会通今古,其出现并非偶然,但在诗学范围内郑玄会通四家的努力并不是很成功。

  • 标签: 汉代 《诗经》 《毛诗》 诗学 中国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