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儒家十分重视吏治,强调举贤,要求官吏自我反思、仁政爱民、廉政济民。汉代独尊儒术,以经治国,灾害期间,以儒家吏治思想为依据,注重从上到下的自我反思、举贤、罢免不称职官吏,借机加强吏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灾害吏治机制。

  • 标签: 儒学 汉代 灾害 吏治
  • 简介:<正>先秦至两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时期的儒家婚姻礼制不仅对形成汉代共同婚俗和维护封建统治起了显著的作用,而且对汉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婚俗及封建统治的维护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儒学汉代婚姻制度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汉代乃至整个封建时代的婚俗。本文拟从汉代婚姻意义、婚姻形态、结婚礼仪、离婚制度四个方面来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 标签: 汉代 婚姻观念 婚姻制度 儒家 离婚制度 儒学
  • 简介:以为个案,以汉家"独尊儒术"为背景,剖析了周秦以来的社会变动与政治思想"百川归海"的必然性,指出作为汉章帝"缵兴"汉礼的一部礼典,目的是建立一个"永为后世法"的理想社会,但在专制制度下它根本无法避免"王道"理想与"君本"现实严重冲突,也无法改变汉家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由于这种冲突源自历代专制王朝均无法解决的制度性矛盾,因此,通过对该个案的分析,我们也许能看到中国传统社会兴衰循环、停滞不前的答案.

  • 标签: 汉代儒学 思想体系 历史命运 《白虎通义》 汉代哲学
  • 简介:汉代儒学的思想是汉代人死亡观和丧葬风俗形成的重要原因,汉代儒学厚葬之风与形而上的观念对汉画像中舞蹈图像的构成具有重要影响,汉画像舞蹈图像在功能、观念与舞美三者之间与汉代儒学思想高度统一。

  • 标签: 汉画像 舞蹈图像 儒学 乐舞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7-17
  • 简介:汉代君主与儒家道德理想的悖离,儒学教育对汉代君主的影响,儒学教育使汉代君主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儒家关于政治文化改良的学说主张

  • 标签: 传统形成 儒学传统 历史效应
  • 简介:儒学汉代意识形态化而成为一种官方指导思想,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这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得出来:汉儒以文化守成自任的意识形态阶层职能的自觉意识,儒学意识形态的合法化功能是在反思与辩护两个层面进行运作的,以及它阐明现状的意义和提示行动方向的社会历史功能等,对汉代儒学意识形态功能的分析与批判,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于儒学的认识。

  • 标签: 儒学 意识形态 功能 合法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7-26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0-06
  • 简介:武帝做太子阶段在儒师传授下开始研习儒学,授太子《论语》,武昭宣时期是汉代君主研习儒学传统的确立阶段

  • 标签: 传统形成 儒学传统 历史效应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22]荀子于汉初儒学发展,我们可以从《韩非子·显学篇》、《庄子·天下篇》、《荀子》、《易传》及《吕氏春秋》中可以窥见,《荀子》、《庄子·天下篇》、《吕氏春秋》、《韩非子·显学篇》以及《易传》所代表的各家学派

  • 标签: 儒学阶段 贾谊儒学 陆贾贾谊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7-19
  • 简介:[22]荀子于汉初儒学发展,我们可以从《韩非子·显学篇》、《庄子·天下篇》、《荀子》、《易传》及《吕氏春秋》中可以窥见,《荀子》、《庄子·天下篇》、《吕氏春秋》、《韩非子·显学篇》以及《易传》所代表的各家学派

  • 标签: 儒学阶段 贾谊儒学 陆贾贾谊
  • 简介: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与汉代儒学的构建》.儒家是讲求礼乐教化的,主张用礼乐对人的人格进行塑造,而这种礼乐教化的思想从孔子开始就有.但是儒家的思想主张在汉代以前并没有太多的影响力,儒学真正的兴起在汉代,汉代儒学的复兴与董仲舒是分不开的.那董仲舒在汉代儒学的构建中起了什么作用?这就是我这次讲座想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

  • 标签: 汉代儒学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 礼乐教化 思想主张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10
  • 简介:[22]荀子于汉初儒学发展,陆贾与贾谊之思想,我们可以从《韩非子·显学篇》、《庄子·天下篇》、《荀子》、《易传》及《吕氏春秋》中可以窥见

  • 标签: 习儒学 儒学阶段 贾谊习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24
  • 简介:[22]荀子于汉初儒学发展,陆贾与贾谊之思想,我们可以从《韩非子·显学篇》、《庄子·天下篇》、《荀子》、《易传》及《吕氏春秋》中可以窥见

  • 标签: 习儒学 儒学阶段 贾谊习
  • 简介:通说认为,汉代是德主刑辅理论被奉为官方主流法律观的开始,但在分析此种现象时,学界习惯性地直指武帝时期且忽视法思想置身于其间的权力结构。事实上,秦汉时代的权力结构是所谓的"皇帝政治",包括法律在内的一切权力形式都是随着皇权观的演变而被调整的。在汉代,经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及其后各朝,皇权与儒术的联系日益密切,德主刑辅理论的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所以汉代皇权观的儒学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德主刑辅理论兴起的关键所在,而这一过程也生动地展现了传统中国权力与法律的共生性关系。

  • 标签: 皇权观 德主刑辅 儒学化 皇帝政治
  • 简介:熊十力言:"汉以后二千余年之局,实自汉人开之。凡论社会、政治,与文化及学术者,皆不可不着重汉代也。"(熊十力:《读经示要》,萧萐父主编:《熊十力全集》第3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67页)与其他时期的承袭制度不同,整个汉代都处在思想家对于"汉承秦制"的批评与改造中。汉代思想与制度的相关性远高于其他时期。深入研究汉代思想与制度的相关性,一是有助于深刻认识汉至清这一中国历史的主要时段中,中国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的基底;

  • 标签: 政治制度 汉代儒学 相关性 《熊十力全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 简介:一、儒学的定位首先,要明确在当今时代讨论儒家,是在一个世界文化融通的背景中来考虑、谈论,如果不回应这个时代总的文化背景,就原教旨谈儒家,恐怕今天很多人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首先要说清楚我们是在什么背景中谈论儒家。我认为这个背景,就是梁漱溟先生所说'人类的三大问题与四类学术'。人类的三大问题,就是人与物的问题、人与他人的问题、

  • 标签: 儒学要旨
  • 简介:结合汉代文学浓厚的人文精神及浪漫与理性精神,总结汉代文学的风格特征,可归之为:质实古朴,雄浑闳丽.它与先泰既尚文又张扬的多元风格不同,与楚安慷慨使气的风格不同,也与江左六朝巧妆绘饰的柔弱文风不同.楚骚精神在汉代文化环境中必然发生变异,"楚汉浪漫精神"不能涵盖概括汉代文学的风格特征.

  • 标签: 汉代 文学精神 风格特征
  • 简介:“民俗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即事物和现象),是区别该民族与他民族、这个社会群体与那个社会群体的重要依据之一。”民俗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种类,我国学者把一般的民俗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游艺民俗和信仰民俗四类。信仰民俗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某种观念、意识、主张的极度信服与尊重,并以此作为自己思维和行为的准则”的习俗,即对某种“事象”的崇拜习俗。民俗具有传承性,同时又有变异姓,信仰民俗也不例外。但无论其怎样变化,都会留下一些痕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考

  • 标签: 社会民俗 习俗 国学 画像 汉代 民族
  • 简介:《史记·平准书》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盐铁丞孔仅、东郭咸阳建议:“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这一建议得到批准。“使仅、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如淳注:“盆者,煮盐盆。”据此可知,汉代官府铸造铁制的煮盐盆,提供给企业家,称为官器,私铸的要受钳左脚的刑罚,并没收私铸的铁器。

  • 标签: 咸阳 铁器 器物 汉代 汉武帝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