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基底-丘脑出血CT分型与手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基底-丘脑出血患者,CT分型和手术治疗。结果脑基底-丘脑出血类型不同,手术后预后有较明显差异。结论脑基底—丘脑出血CT分型可作为决定手术方案的参考依据,可提高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抢救的时效。

  • 标签: 高血压 脑基底节-丘脑区 出血 CT 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双侧基底生殖细胞瘤,目前国内尚罕见报道。患者以反应减退、流涎、间断发热不典型症状为潜伏期表现,逐渐出现构音障碍和肢体痉挛,从起病之初至明确诊断历时5年,经放射治疗瘤体明显缩小,尚无复发,但肿瘤造成的双侧基底结构破坏和大脑半球萎缩,导致了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该病例旨在通过分析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为颅内基底生殖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思路,减少临床工作中的误诊和漏诊。

  • 标签: 生殖细胞瘤 基底节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出血选择小骨窗微创手术并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骨窗微创手术后常规应用脑细胞活化剂,止血、支持治疗并早期高压氧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选取较前普通照明下开颅血肿清除常规治疗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89%;术后随访半年,两组患者共存活68例、死亡4例,其中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3例。死亡4例中再出血1例放弃再次手术,脑功能衰竭2例,反复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小骨窗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早期采用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微循环、抗缺氧、保护脑细胞、降低致残率疗效显著。

  • 标签: 高血压 脑基底节出血 微创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血压出血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48例高血压出血患者,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控制血压做好呼吸系统护理,引流管护理和基础护理,改善营养状况,加强康复护理等。结果48例中基本痊愈36例,部分恢复10例,死亡2例。结论对高血压出血的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高血压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在2006年8月~200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高血压出血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在92例患者中有78例痊愈和好转,9例无效,5例死亡(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消化道大出血和脏器功能受损)。结论对患有高血压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进行细致周到且有针对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脑出血或脑溢血,系指非外伤脑实质内的出血,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疾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同时并存,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高血压出血的典型病例不难作出正确诊断,但对出血量少、脑叶出血等不典型病例,临床上易误诊。由于CT在临床上的应用,对脑出血的病例,不仅能明确诊断,而且可以看出血肿的部位、大小、形状、血肿的占位效应以及是否破入脑室等。本文52例发病前均有高血压病史占76.5%,经由CT证实出血部位,壳核占73.1%,丘脑占15.4%,脑叶占5.8%,桥脑占3.8%,小脑占1.9%。出血量在1.5—114.6毫升。说明高血压出血多见于老年人,占75.0%,男多女少,好发部位多见于壳核,其次为丘脑,脑叶,桥脑,小脑等。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科51例高血压出血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1例患者临床治愈47例,病情恶化2例,死亡2例。结论高血压出血术后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出血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SSS)。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SS评分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出血,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高血压出血的诱发因素,发病特点,治疗疗效,有效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将156例患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病发病率在45—60岁之间,平均年龄58.6岁,死亡52例,占31.5%,病死率与年龄成正比。

  • 标签: 脑出血高血压
  • 作者: 颜华妃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10-20
  • 出处:《医药界》 2014年第10期
  • 机构:颜华妃(浙江省武义第一人民医院浙江金华321200)【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微创手术高血压出血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护理,对两组的住院时间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出血时,再给予针对护理,可以使住院时间缩短,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微创手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