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儿月的某一天,在南京参加学术会议的马敬接到了科室的紧急电话:“有个孩子气管吸入了珍珠,呛咳呕吐剧烈,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的时候已经嘴唇青紫发绀,才9个月大,怎么办?”他当机立断,一边买最快出发的高铁往常州赶,一边指示科室值班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手术准备。现在回想,马敬还记得当时的焦虑——孩子的抢救时间已经不多了,而珍珠圆而光滑,

  • 标签: 耳鼻咽喉科 道场 医生 学术会议 绿色通道 孩子
  • 简介: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医学基础理论后,把所学的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培养临床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开展研究性教学和学习探索与实践,采用见习笔记结合见习后讨论的教学法,电视教材、多媒体课件和内窥镜监视系统等辅助教学工具系统教学,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见习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一阶段的临床实习和今后的医学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耳鼻咽喉科学 临床见习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以耳鼻咽喉科气管切开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综合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优化护理措施,期望能够给同专业领域护理人员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气管切开后患者共26例,起始时间为2021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12月,针对26例患者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13例患者;一组为观察组13例。对护理干预前后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估,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所有患者干预4周后的拔管成功率、住院总费用以及因肺部感染使用的抗生素费用。结果在CPIS与NIHSS评分中,干预前两组患者间无差异,但在干预后,两组患者改善显著,尤其是观察组13例患者更优于对照组13例患者,数据间差异突出(P<0.05)。观察组患者4周后的拔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总费用以及因肺部感染使用的抗生素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实施基于综合康复干预的气道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而且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且降低患者的住院和治疗费用。

  • 标签: 综合康复干预 气道管理模式 气管切开术 护理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在教师指导和网络辅助教学的共同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 标签: 网络教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教学研究
  • 简介:耳鼻咽喉科疾病是全科医师门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因此耳鼻咽喉科轮转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环节.全科医师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与专科医师相比有差异,故了解全科医师的工作特点,使带教老师明确培养目标,借助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及社区实际情况,结合细则制定基于门诊的培训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临床技能培训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便培养出符合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合格的全科医师是耳鼻咽喉科重要的教学任务.

  • 标签: 全科医师 耳鼻咽喉科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咽喉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流程化沟通的效果,对护理流程及护理措施进行阐述,为优化耳鼻咽喉科护理质量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从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之间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抽样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护理中应用基础沟通干预,观察组49例护理中应用流程化沟通干预。分析两组耳鼻咽喉科患者干预后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干预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在对耳鼻咽喉科患者进行干预后,观察组纳入研究者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纳入研究者的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纳入研究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耳鼻咽喉科患者进行干预时,应用流程化沟通干预能够丰富患者相关知识,提高干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情况,值得使用。

  • 标签: 耳鼻咽喉科 优质护理服务 流程化沟通 干预满意度 护患纠纷发生率
  • 简介:精细化程序化操作理念引导下的鼻内镜手术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典型病例为核心,以精细化程序化鼻内镜手术操作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鼻内镜手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法,不仅具有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优点,而且也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手术操作培训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运用于鼻科轮转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手术教学中,培养了住院医师鼻内镜手术规范化操作、锻炼了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激发了住院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住院医师的动手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 标签: 教学 住院医师培训 精细化程序化鼻内镜手术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并实施护理干预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0例收治于我院耳鼻喉科并行耳鼻咽喉头颈手术的患者入院研究,依据手术时间的先后为患者编号在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同服曲马多,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方式对患者疼痛度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曲马多联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术后12h内的疼痛度,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对照组=98.18%83.64%)。结论与单一服用曲马多相比,在加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更优。

  • 标签: 曲马多 护理 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线上课堂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业教育中应用效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业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2018级、2019级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2018级实习生共35名设为对照组,2019级实习生33名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通过线上课堂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差异和学生对线上课堂的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知识掌握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想学习兴趣、利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对解决临床问题有帮助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尽管线上课堂在我国上属于发展初级阶段,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会碰到一些问题,但其同时是一种新事物,教学机构面对新的情况,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未来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线上课堂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中使用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的效果,并研究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0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前者使用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后者则进行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以及围术期相关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以及鼻腔通气时间,还有黏膜恢复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将两组的上述数据进行对比,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说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中,使用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因此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

  • 标签: 经鼻内镜 美敦力耳咽喉动力系统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95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92福州分期”T1期为20例,T2期为40例,T3期为20例,T4期为15例;N0为18例,N1期为42例,N2期为20例,N3期为15例。95例局部晚期患者中,综合治疗患者有45例,单纯性放疗患者有50例。结果随访结果显示,总生存率为92.63%、无复发生存率为91.58%、无瘤生存率为93.68%、无转移生存率为92.63%。结论本院鼻咽癌患者2年内的总生存率为92.63%,且存活率与92福州分期T期、N期以及性别有关。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确诊鼻咽癌的首发症状,并研究误诊疾病与鼻咽癌的关系,以期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提高确诊的概率减少误诊的病例。方法综合分析41例鼻咽癌患者的诊断与误诊疾病,观察其首发的症状,对误诊疾病的治疗方法及误诊原因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在这组总共有41例的患者中,误诊的有21例,误诊率达51.2%。结论鼻咽癌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因此,我们应当加大力度宣传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各级的医务人员也要提高对鼻咽癌的认识,仔细检查、认真分析其早期的症状,减少误诊率,提高鼻咽癌早期的确诊率和临床的治愈率。

  • 标签: 鼻咽癌 首发症状 诊断观察
  • 简介:摘要:通过常规剂量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两种检查方式应用于早期鼻咽癌检查,目的是对比CT与MRI的检查对早期鼻咽癌的筛查率,为大夫提供优秀的图像以及对病人更好的诊疗方案。方法:选取在济南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2例临床鼻咽癌影像学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在选取的62例鼻咽癌病例中,将病患分为两组,一组为CT组,另一组为MRI组。分组之后两组的患者均进行MRI检查和CT检查。结果:在颅底部位的检查中发现,CT在桥小脑角、蝶骨嵴、嗅沟、卵圆孔、斜坡等部位的总检出率占比为33.87%,MRI 在桥小脑角、蝶骨嵴、嗅沟、卵圆孔、斜坡等部位的总检出率占比为 67.74%。在鼻咽部位的检查中发现,CT 在海绵窦、咽旁间隙、口咽、翼腭窝、颞下窝等部位的总检出率占比为 58.06%,MRI 在海绵窦、咽旁间隙、口咽、翼腭窝、颞下窝等部位的总检出率占比为 87.10%,相比MRI能反映出来鼻咽癌的病灶准确位置和良恶性。结论:MRI检查鼻咽癌的效果比CT检查的价值要好,因此MRI值得优先推广。

  • 标签: 早期鼻咽癌 MRI 常规剂量CT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进一步探讨应用CT与MRI影像检查方法在鼻咽癌检出与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择山东省耳鼻喉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的6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选取的研究对象均进行CT与MRI两种影像检查,将其CT与MRI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检出率、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CT与MRI两种影像检查方法,CT在鼻咽部位检出率为73.33%,MRI在鼻咽部位检出率为93.33%(P<0.05),CT在颅底部位检出率为71.67%,MRI在颅底部位检出率为91.67%(P<0.05),CT的检查灵敏度及特异性为56.72%,MRI的检查灵敏度及特异性为78.23%,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应用CT与MRI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扫描,对于病灶的检出MRI与CT两种影像都可以对病灶进行成像,其中MRI影像检查提供的图像在医生诊断鼻咽癌方面更具有帮助,但MRI较CT具有更多的禁忌症,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 标签: CT MRI 鼻咽癌 诊断价值
  •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摘要放疗辅以小剂量DDP化疗治疗鼻咽癌43例(放化组),与同期接受单纯放疗鼻咽癌44例(对照组)做比较,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放化组94%高于单放组(82.6%),放化组的远处转移率(9.1%)小于单放组(28.6%)。结论放疗中辅以小剂量DDP化疗的鼻咽癌患者的疗效优于单放组。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顺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和CT检查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收治的5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上述所有患者都进行MRI、CT检查。均为后期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并对患者的病理学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MRI和CT检查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MRI检查在鼻咽癌侵犯颅底部的检出率为66%,CT的检出率为32%,MRI检查在鼻咽癌侵犯鼻咽部的检出率为88%,CT的检出率为48%,说明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与MRI诊断鼻咽癌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都有其优点,但MRI检出率要高,为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病情更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但临床上诊断时,仅靠CT或者MRI检查是不可靠的,必要时应联合应用CT和MRI或其他检查,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 标签: CT MRI 鼻咽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应用于鼻咽癌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梧州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鼻咽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过CT及MRI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结果:CT在颅底部位的总检出率占比33.87%,MRI在颅底部位的总检出率占比67.74%,CT在颅底部位检出率显著低于MRI在颅底部位检出率,差异显著有可比性P<0.05;CT在鼻咽部位的总检出率占比54.84%,MRI在鼻咽部部位的总检出率占比83.87%,CT在鼻咽部位检出率显著低于MRI在鼻咽部位检出率,差异显著有可比性P<0.05。结论:相对于CT而然,MRI检出率更高,让鼻咽癌患者可以得到针对性放射化疗治疗,应用价值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咽癌 CT平扫 MRI平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