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现代犯罪构成具有模糊性、非妥当性等固有缺陷。对于这些固有缺陷,不能仅在刑事实体法范围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可以在刑事一体化思想指导下,通过在刑事诉讼各阶段中设置和运作各种协商程序、异议程序、审理裁决程序等救济程序最大限度地消解犯罪构成固有缺陷可能带来的不良实体结果,实现相对的实体正义。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各阶段均建立了相对合理的协商程序、异议程序,但是也存在着立法的不足,应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消解犯罪构成的固有缺陷。

  • 标签: 犯罪构成 固有缺陷 救济、协商程序 异议程序 刑事一体化
  • 简介:程序正义理论促进了程序型警务的发展,强调警察行使自由裁量权时的公平性。本文研究了警察的程序公正行为是否影响警民接触时的两种行为:一是公民对警察的不尊重,二是公民对警察命令不服从。本文运用警民接触的数据研究程序正义的各种因素对公民行为的影响。由于警民接触的相互性,在分析数据时加入了工具变量,解决警察强制权和公民不尊重警察之间的因果关系。数据分析发现,程序正义的各因素解释力不足。警察的行为和听取公民意见并回应是两种重要的程序公正行为,可以减少公民对警察的不尊重和不服从。

  • 标签: 程序正义 程序型警务 公民不服从警察 公民不尊重警察 强制措施
  • 简介:制定一部完整的行政程序法,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然而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出于制定法律的谨慎考虑和多变的实践状况,我国目前还没有行政程序法。但是,这些主客观因素,远远无法阻挡我们努力制定行政程序法的脚步,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 标签: 行政程序法 程序合法 程序正当
  • 简介:日常民事活动中,纠纷难免会产生,民事纠纷的妥善解决除了公正判决外,还需要民事执行制度的有效支持。司法实践中,常常因为诸多原因导致民事执行程序半途而废,这里面不仅有当事人自己过失的因素,更多是民事执行制度的不健全。本文在分析实务中民事执行制度弊端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从事执行工作的经验,提出相应对策,以更好的维护当事人之合法权益。

  • 标签: 民事执行 程序 可操作性
  • 简介:自2010年以来,我国法律逐步确立了一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程序。在审判前阶段,检察机关通过侦查监督、核查、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来主导着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在审判阶段,法律对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作出了一些限制,确立了程序性审查前置、先行调查以及当庭裁决等原则,对非法证据排除的初步审查和正式调查作出了程序上的规范,强化了庭前会议的诉讼功能,确立了完整的正式调查程序构造,确立了两种程序救济方式。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有效实施,取决于一系列制度的保障,其中检察机关的主导地位、律师辩护权的有效保障、法院自由裁量权的限制以及法院审判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加强,属于其中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 标签: 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核查程序 先行调查原则 庭前会议 正式调查
  • 简介:以角色分化为前提的利益交涉过程是法律程序的基本属性。正当法律程序的基本要求表现为,中立的裁决者为程序参与方提供信息交流的充分机会,并据此做出说明理由的判断结论。从程序正义的理论视角来看,正当程序的作用在于平衡结果正确性与结果可接受性两种价值追求的关系。立法程序与行政决策程序的法治化建设、正当化构造,对于具有集权传统和行政主导特征的现行政治体制而言,显然具有突出的作用。诉讼程序与行政执法程序的制度完善,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具体权利保障程度,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 标签: 正当法律程序 形式性正当程序 实质性正当程序 程序正义 程序主义
  • 简介:我国自从2010年确立了一种“相对独立的量刑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定罪与量刑一体化的模式.经过近八年的运行,相关诉讼程序和司法实践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庭审程序改革的迟滞使得这种模式呈现出它的不适应性.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不仅存在证据法基础上的不同,亦具有若干现实必要性.构建独立的量刑程序关键在于确保量刑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路径包括量刑信息调查主体和责任的明确、审判组织的专职化以及证明标准的重建等.

  • 标签: 无罪推定 证据规则 定罪程序 量刑信息 证明标准
  • 简介: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是指行政相对人所享有的与行政法治中的程序有关的权利,这个权利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权利,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程序权利,它是能够主宰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最为核心和系统的程序权利。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利有着非常重要的法治价值,可以"倒逼"行政正义实现、使行政法治与时俱进、使行政执法人性化、使行政相对人权利过程化。然而,在我国,基本程序权利概念尚未形成、基本程序权利体系尚未形成、基本程序权利尚未有内容构造、基本程序权利缺少程序制度支撑。如何在行政法治建设中建构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需要诸多具体的路径,主要应对行政相对人程序权利进行梳理、完善行政法上的程序制度、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合理处理程序规则与实体规则的关系。

  • 标签: 行政相对人 基本程序权利 法治价值
  • 简介:经过法制改革,我国征地程序形式上趋向正当,但是征地程序违法事件依旧频发,改革征地程序应该从更加宏观的视角予以切入。域外发达国家的征地制度揭示,唯有实现征地权的合理分工,方能实现征地程序之内在价值与功能。我国以行政权为中心构造征地权,人大及法院有意回避对征地权实施监督,导致形式上逐渐正当的征地程序无法给予被征收人有效保护。为此,改革我国的征地程序,在宪法与组织法的框架下对权力结构实施必要的调整是其前提与基础。

  • 标签: 权力结构 土地征收 正当程序 权利保护
  • 简介:面对被告人翻供,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主要是从讯问的主体、方式、制作程序、有无刑讯逼供等方面,对被告人的口供进行程序审查。然而,被告人翻供的情形和理由复杂多样,现有规范要么属于立法空白,要么属于指导性或宣示性规范,既缺少明确的操作指引规则,又缺少违反这些规则的法律后果。为此,有必要从讯问主体和方式、讯问笔录制作程序、司法机关有无非法取证行为、如何对待重复性供述及事后救济程序等方面,进一步补充完善。

  • 标签: 翻供 程序审查 证据能力 排除规则
  • 简介:督促程序在我国处于空置状态的现象由来已久,债务人滥用异议权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立法规定了对债务人提出的异议进行审查,但需从平衡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司法正义角度对不同的异议内容区分审查。建立支付令异议保证金制度从经济层面约束了债务人滥用异议权。有效防治债务人滥用异议权可以推进督促程序的良性变革,促进督促程序实现新的发展。

  • 标签: 督促程序 异议审查 异议保证金
  • 简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DNA鉴定在亲子确认争议中的广泛引用,不仅促使更多的婚生子女否认之诉的提出,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泵庭侮定,特别是影响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事实上,婚生子女否认之诉的程序机制之建构可以立足干不同的价值维度,各种不同的价值维度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程序机制。体现男权主义并侧重保护婚姻中的丈夫或者父亲的价值追求,必然不限制婚生子女否认之诉的提出,不限制证据的使用;相反以追求子女利益最大化为基本追求的程序机制,必然限制婚生子女否认之诉的提出,并限制证据使用。在各种利益的对比中,容易受到伤害的应当是未成年子女,为此婚生子女否认之诉的建构或者优化,应当以未成年子女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或者价值追求。

  • 标签: 婚生子女推定 未成年子女利益 当事人适格
  • 简介:家庭暴力案件处置方面的诸多难题一直困扰着公安机关等实务部门,若能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本文基于2016年3月1日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的相关条文,对我国家庭暴力案件实务中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参考借鉴境外警方处置家庭暴力的做法,以对如何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程序的规定提出建议.

  • 标签: 反家庭暴力法 公安机关 实务处置程序 完善法律规定
  • 简介:把检察建议当作监督措施存在名不符实的先天不足,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效力保障机制,使原本的制度设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升级再审检察建议为同级抗诉制度,从称谓及配套机制上强化程序监督检察建议的效力,完善改进工作检察建议的监督范围,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民事检察监督效益最大化.

  • 标签: 民事检察建议 同级监督 监督措施 实证研究
  • 简介: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造船、航运企业破产进入频发、多发期,跨境破产程序和海事程序的矛盾和冲突在航运企业跨国破产程序中集中凸显。从航运企业跨国破产程序的救济形式和范围出发,针对船舶优先权人的权利是否应受到跨界破产程序的影响;在外国破产程序被承认前,被扣押船舶是否受到跨界破产程序的影响;非债务人自有船舶是否受到跨界破产程序保护等问题,结合相关国家海事跨国破产程序的制度实践,提出应当合理保护海事优先权人利益,使破产程序承认前已进行的船舶扣押免受破产程序的影响,根据行业特性扩大对于破产企业所有船舶的解释等意见,希望对中国跨国海事破产救济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有所助益。

  • 标签: 跨国 海事破产程序 救济
  • 简介:无论是“价值-制度”范式,还是“条件-形式”范式,都有着自身局限性,难以有效适应村民自治实践发展需要,探索和构建“规则-程序”研究范式势在必行。“规则-程序”基本理论框架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村民自治实践变迁和形式创新都离不开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二是规则和程序的发展和完善推动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在此思路下,“规则-程序”范式以“多元共治”为理论预设,以“有效性”为研究内容,以微观化、动态化、差异化为研究取向,通过规则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对话,不断优化村民自治的实现形式,提升村民自治的有效性。

  • 标签: 村民自治 规则-程序 研究范式 有效性
  • 简介:当成文法规定的程序与正当程序原则的要求有差距时,应按正当程序原则的要求补充相关程序,这已是我国法律界的普遍看法。但在什么范围以及在何种情形下补充怎样的程序,我国法律界没有确立一个清晰的范围或判断标准。从英美国家的法律实践来看,正当程序原则所保护的权益范围应限于“自由权”和“合法期待利益”两个方面。在此范围内,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并基于补充适用权的裁量性,应用比例原则来确定该当补充的程序形式,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成文法规定的程序是否足以保护人民的实体权益;适用较复杂程序是否比适用简单程序更有助于防范行政错误的发生;补充程序的行政成本是否与所维护的个人权益均衡。

  • 标签: 正当程序原则 成文法程序 听证程序
  • 简介:笔者在本文中以完善民事强制执行拍卖程序为出发点,首先对强制拍卖进行科学的界定,其后具体阐述我国当前民事强制执行拍卖程序中的问题与不足,最后对如何完善民事强制执行拍卖程序提出举措与对策,期望对我国司法建设有所贡献。

  • 标签: 强制拍卖 拍卖程序 民事执行 完善策略
  • 简介:民事执行程序中的以物抵债作为司法实践中一种灵活的执行方式,有利于提高执结率、化解民事矛盾、节约执行成本。然法院零星的司法解释或指导性意见远不足以解决以物抵债法律性质及效力、适用情形以及虚假诉讼风险等争议。应当着眼于民事执行程序中以物抵债适用存在的问题,分析以物抵债的法律定位和法理基础,完善以物抵债的适用规则,防范以物抵债引起的虚假诉讼,使以物抵债制度更好地适应民事执行的需要。

  • 标签: 民事执行 以物抵债 防范虚假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