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1月9日,由中联部、德国联盟党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德政党对话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和德国联盟党代表团团长、联邦议院联盟党议会党团外交政策发言人、德国青年联盟主席米斯菲尔德分别致开幕辞,江苏省发改委、商务厅,以及南京市委、

  • 标签: 党际交流 中德 对话 政党 合作 侧记
  • 简介:我国刑法与德国刑法中关于绑架罪的规定,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两国在绑架罪的基本类型上是相同的;关于绑架罪保护法益方面,我国可以将其确定为“公民的人身安危”而德国只能认定为“公民的人身自由”;两国在绑架罪的客观要件上存在重大差异;我国刑法只规定了绑架罪的基本法定刑和加重法定刑,而德国在这方面的规定有四个量刑档次。我们应当借鉴德国的立法经验,设置合理的绑架罪的罪刑阶梯。

  • 标签: 绑架罪 保护法益 客观要件 刑罚
  • 简介:中国与德国不起诉制度立法宗旨相同,但在具体制度和实施效果上却存在较大差异,比较分析两国制度,有利于吸收德国有益经验完善,我国不起诉制度.

  • 标签: 不起诉制度 立法宗旨 完善 中国 体制 国有
  • 简介:中德两国的离婚法定理由各自具有一系列不同的特点.对两国离婚理由的异同的比较能够揭示我国离婚法定理由的成就与不足,并进而提出构建我国未来民法典亲属编离婚理由的立法建议.

  • 标签: 离婚法定理由 比较 立法建议 离婚理由 法定理由 中德
  • 简介: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质押已成为最重要的担保工具之一。本文深入比较了中德两国股权质权的标的、设立、法律后果和变现,认为我国担保法的股权质押制度并没有在促进交易方面发挥特别作用。质权合同生效以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和在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名册上记载为前提,混淆与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的界限。立法者没有明确调整股东的红利请求权和认购新股权,使质权的效力范围不无疑问。法律也没有规定股权质权善意取得问题,导致交易的安全性也存在漏洞。另外,我国法律主要强调对质权人的保护,对出质人正当、合法的利益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作者主张借鉴德国法中的相关制度完善我国的股权质押制度,使该制度的内在逻辑性更严密,也更能满足实践的需要。

  • 标签: 出质人 股权质押 记名股票 股权质权 股东名册 证券存管
  • 简介: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的规定不仅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理论缺陷。笔者通过对中德两国再审制度相关规定的比较研究,得出了几点启示。

  • 标签: 再审 理论缺陷 比较研究
  • 简介:指定辩护制度从诞生初始,就是为了保障被控告人的诉讼权利,防止法律正义因为当事人的个体差异而有所扭曲。我国刑事诉讼法经过1996年的大规模修改后,在保护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对于指定辩护制度的规定,仍旧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本文立足于比较与我国同属大陆法系的德国在刑事诉讼中有关指定辩护的规定,希望通过分析德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和优点,为我国相关制度的改进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 标签: 指定辩护 法律援助 选择辩护
  • 简介:《研究生法学》“中德法学交流”特刊和读者见面了!这是法大的研究生们,《研究生法学》主持者们自己筹划、组织和完成的一项颇有意义的学术性和文化性工作。这件事情本身,某种程度上已经说明了中国政法大学新一代具有国际视野、人类关怀而后学术境界的年轻法律人正在成长。张小丹同学告我其始,报之其成,欣喜欣慰之余,欣然有写数语而为之赞之趣。

  • 标签: 法学交流 特刊 中德 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生 事情本身
  • 简介:"素描的观念--中德艺术对谈"是中德艺术家、史论家关于素描问题的一场讨论。素描一般作为艺术中的基础性概念被提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德两国艺术界对素描的概念有了不同的理解和变化。中国对素描这一概念的理解相对稳定,或者说相对保守。而德国目前对素描概念的理解更加开放,打破了对素描共性的理解,呈现出另一种景象。本次讨论不仅介绍了大量欧洲当下对素描新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反映了中国当下对素描乃至素描教学的许多问题,极具现实意义。本刊特节录此次对话内容,以期能够引起对素描的重新认识和讨论。

  • 标签: 绘画观念 周一清 当代艺术创作 中西方绘画 策展人 版画展
  • 简介:我国劳务派遣发展迅速,但对它的法律规制却不到位。我国的相关制度较为简略和粗糙,在可操作性、派遣机构准入制度、派遣劳工权益保护等关键问题上都存在很大缺陷。在比较法视野下,德国对劳务派遣的规制制度较为全面、精细和科学。德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经验对于我国完善相关规制制度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劳务派遣 德国 法律规制
  • 简介:罗马法以降的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中,提存都作为一项债的消灭原因与方式的制度流传下来,显示出其存在的价值.然而我国的提存立法规定甚少,操作困难.文章以现行第101至第104条及相关规定,与第372至第386条进行比较,剖析提存的法律性质、原因、标的和效力等基本内容,总结推论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提存制度.

  • 标签: 提存制度 《德国民法典》 立法规定 罗马法 《合同法》 标的
  • 简介:在中国对外环境合作中,德国以其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理念成为中国开展对外环境合作中最为重要的伙伴国之一。中德两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环境保护合作,双方都受益颇丰,并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形成了合作的默契。随着中德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中国必然会着重加强在建立与完善在环境领域合作的体制,为企业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创造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并努力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德国环保企业到中国来开展环境合作。

  • 标签: 中德 环保合作 特点
  • 简介:“3·14”西藏事件和奥运火炬在欧洲的接力风波引起法国和中国、德国和中国频繁发生摩擦,从而导致业已出现良好发展势头的中欧关系急转直下。中欧关系出现逆转是多种因素使然。对新形势下的中欧关系需要进行新的思考。

  • 标签: 法中关系 德中关系 中欧关系
  • 简介:中国私法领域的立法多借鉴于德国。《德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概念,我国尚没有以法律形式进行明确界定;德国民法改革使消费者法融入民法典,强调消费者合同的私法性,中国消费者保护法多为管理性质的公法性法律;德国法上的一般交易条款和诸多对于特殊交易形态的体系性规定,都给予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利益更好的保护。对中德两国有关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法律规范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

  • 标签: 德国 消费者保护法 比较 启示
  • 简介:而且被害人对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可以向法院起诉,免于起诉是检察机关对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没有起诉必要的案件所作出的不予追诉的决定,1979年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免于起诉制度

  • 标签: 中德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起诉 制度比较
  • 简介:东德、西德统一后,首都柏林因思想意识形态差异、贫富差距等原因治安出现恶化,当地警方为扭转被动局面,从1997年起历经9年实施完成"柏林模式"警务改革,初步实现了欧洲警务长期以来追求的全能民警的目标。实地考察"柏林模式"警务改革,并与正在实施的福建省综合警务改革创新"福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从德国警方先进的警务理念、成熟的警务体制、理性的警务模式、务实的警务规范和高效的勤务策略中获得启示:综合用警、一警多能是现代警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淡化警种、强化培训是提升警察素质的途径和要求,理性规范、务实高效是警方充分履职的基础和保证。

  • 标签: 警务形式 柏林模式 福建模式 比较研究
  • 简介:今年金秋十月,恰逢中国和德国建交34周年,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李北海率团赴德国首都柏林参加第八届中德人权研讨会.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法院、司法部、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等单位的专家,与德国议会、政府、联邦宪法法院等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学者共50多名代表与会.就人权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中德人权研讨会由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于1999年共同发起主办,每年举办一次,2001年该研讨会被正式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法律交流与合作协议》长期项目。第八届中德人权研讨会的主题是“人权与司法”,与会代表围绕中国和德国(欧洲)在维护和实现人权方面的国际合作、司法在实现人权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国家决定是否符合人权标准的审查、司法人员培训、

  • 标签: 人权发展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中德 非政府组织 联邦宪法法院 司法部
  • 简介:中国和德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背景不同,导致两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策略不同。中国曾经使用过的处理金融不稳定因素的方法有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收购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等策略,该策略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经济积极主动管理的基本理念;德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采取了设立金融稳定基金,该基金被用于为处于危险状态的金融企业提供担保、资本结构调整和从处于危险状态的金融企业购买资产权益,该策略体现了德国政府在市场需要时,在不妨碍市场竞争的原则下对市场干预的基本理念。

  • 标签: 金融危机 中德比较 市场竞争 国家干预 经济法
  • 简介:德国哥廷根大学法律系沃尔夫岗·赛勒特教授、汉斯约克·奥托教授与1996年9月中旬访问我院中德所,并分别作了题为"论德国法官的独立性"和"德国劳动市场的法律问

  • 标签: 德国法 中德 哥廷根大学 劳动市场 沃尔夫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