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据外媒报道,在冬季,预计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西澳人将会出现维生D缺乏症,然而研究表明,多吃鱼和蛋就能补充维生D。据报道,研究发现,吃两个鸡蛋,或者一个鸡蛋和一小片鱼,将会为大多数人提供每日摄取的"阳光维生"。

  • 标签: 维生素D缺乏症 鸡蛋
  • 简介: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透骨香果花青的超声-振荡提取工艺。以花青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RSM对花青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回归方程和响应曲面分析,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60%乙醇中盐酸含量0.15%,液料比为30∶1,在水浴温度为59℃下超声40min,再在室温水浴下振荡62min。以此条件提取花青得率为(46.61±1.54)mg/g,与理论预测值仅相差2%~4%。

  • 标签: 透骨香 花青素 响应面法 超声-振荡辅助提取 优化
  • 简介:硫酸法制备纤维纳米晶体(CNC)的水解残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一些未充分水解的纤维片段以及以单体和寡聚形式存在的糖,直接丢弃不仅会污染环境,更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通过向水解残液中加入硫酸(质量分数80%)的方法,调节水解残液中的硫酸浓度,并通过水浴加热使残液中未充分水解的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然后用阴离子交换膜将水解残液中的硫酸和葡萄糖分离,再将分离后的液体用旋转蒸发仪浓缩,以提高硫酸和葡萄糖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调节水解残液中硫酸质量分数为56%,在45℃水浴中反应3h,水解残液中葡萄糖含量达到最大值13.73g/L;处理后的水解残液通过2次阴离子交换膜过滤,硫酸的回收率达到90.31%,浓缩可得到10.06mol/L的浓硫酸和36g/L的葡萄糖溶液。回收得到的硫酸和副产品葡萄糖溶液可分别用于CNC的制备和用作生物发酵的碳源。

  • 标签: 纤维素纳米晶体 水解残液 阴离子交换膜 葡萄糖 硫酸
  • 简介:目的:探讨虾青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为空白组、模型组(H2O22mmol/L)、虾青+H2O2组(0.1,1,10μmol/L虾青预处理48h后,加2mmol/LH2O2处理1h)。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DCFH-DA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nnexinV-FITC流式细胞术和DAPI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H2O2能明显造成HUVEC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虾青可以降低H2O2引起的细胞死亡,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使线粒体膜电位升高,凋亡率减少,Caspase-3和p53的表达下调。结论:虾青对H2O2引起的HUVEC细胞死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 标签: 虾青素 氧化损伤 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 简介:丙烯酰胺是食品热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源性化学污染物,能引起细胞毒性。矢车菊-3-葡萄糖苷作为一种果蔬中广泛存在的花色苷,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目前应用花色苷进行AA细胞毒性的干预尚无系统性研究。为了筛选适用于AA细胞毒性干预的细胞模型,对体外培养的HepG2、L02、Caco-2、BHK-21及MDA-MB-231等细胞,通过不同浓度AA和Cy-3-glu培养,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不同时间的细胞存活率,最终确定AA最适的作用时间为24h,适宜作用浓度分别为2.5mmol/L和5.0mmol/L;Cy-3-glu的最适预处理时间为4h。筛选出适合Cy-3-glu干预的AA诱导的细胞模型为MDA-MB-231细胞。通过Cy-3-glu抑制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和谷胱甘肽的降低并验证,10~100μmol/LCy-3-glu预处理表现出显著的AA毒性的保护作用,为毒性干预研究提供模型基础。

  • 标签: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 丙烯酰胺 细胞存活率 体外模型 筛选
  • 简介:目的:研究虎舌红根中槲皮提取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虎舌红根为原料,优化超声波提取槲皮工艺条件,并与常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同时研究不同采收季节虎舌红根中槲皮含量变化规律。结果:料液比为1∶30(g/mL)、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声功率为200W、提取时间为65min,此工艺条件下,虎舌红根中槲皮提取量为(8.93±0.23)mg/g,高出乙醇加热回流法2.41mg/g;春、秋两季槲皮含量水平较高,而冬、夏两季较少,在1月份含量最低。结论:为提高虎舌红的附加值及合理选择采收时间提供依据。

  • 标签: 虎舌红 槲皮素 超声波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