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分析了温度对材料弹性模量及结构模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温度场分布的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模态分析方法,即首先对排气歧管总成进行传热分析,以获得各部件的温度场分布,进而计算其在所得温度场分布下的模态频率与振型.针对某增压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总成,进行了不考虑温度影响、设置某一温度下材料弹性模量值与基于温度场分布三种方式的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温度场分布的模态分析方法更能准确的反映排气歧管总成在高温工况下的模态振型与频率.

  • 标签: 模态分析 温度场 弹性模量 模态振型 模态频率
  • 简介:综合分析不同车型离合踏板人机工程学特性,制定适合中国市场客户需求的理想离合踏板特性曲线.通过试验测试离合驱动系统特性,根据数据拟合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处理,以获得理想的助力弹簧特性曲线.试验表明安装新设计助力弹簧后,离合踏板人机工程学特性有较明显改善.

  • 标签: 离合器 助力弹簧 人机工程学
  • 简介: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闪速炼铅炉进行了气粒两相流场、温度场、浓度场等多个物理场耦合模拟,着重研究炉内速度场的特性。采用传统的二维截面速度矢量图分析了两组截面的速度场,发现其对速度场信息描述不完整,而且难以对不同截面上速度矢量分布之间相互联系进行分析。借助可视化软件Para—View,提出了将立体流线、方向标识体和动画结合起来制作流线动画,对整个速度场进行分析,使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分析发现右侧喷嘴主流触底后斜向上喷射是影响速度场分布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闪速炼铅炉 速度场 二维速度矢量 流线动画
  • 简介:针对平行流换热器中设置的多孔隔板气液分离联箱,研究制冷剂R134a气液两相流在联箱中的气液分离特性,讨论多孔隔板对气液分离效率和支管中气相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无孔隔板、3孔隔板的支管联箱中气液两相流在进口气相质量流量0.75-1.00g/s、液相质量流量1.00g/s下的流动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当气相质量流量0.75-0.90g/s时,3孔隔板联箱可进行有效气液分离,与无孔隔板的支管联箱相比,平均出口干度最大可提高35%,支管中气相的分配均匀性最大可提高81%。但当气相质量流量增大到1.00g/s时,气液分离失效。表明在一定工况下多孔隔板可实现支管联箱内的气液分离,且有助于提高联箱出口气体的分配均匀性。

  • 标签: 两相流 气液分离 多支管联箱 干度 流量分配
  • 简介: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空气制冷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重新受到重视。通过对开式空气制冷系统的三种回热方案进行实验测试对比,分析了回热对系统性能及除湿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无回热的空气制冷系统相比,在相同的工况下,二级回热系统可大幅降低涡轮出口温度,最大降低约8.5℃,并可大幅降低涡轮进口的含湿量,最大降低约35%。同时一级回热系统和二级回热系统均可大幅增加系统的COP和制冷量,但一级回热对涡轮进口含湿量的影响较小。

  • 标签: 空气制冷系统 回热方案 除湿性能
  • 简介:对YJH-Q10蒸发式液暖车用燃油加热,设计了一种热电偶组可沿燃烧室轴向推拉位移的温度测量方法.根据此法所测温度值,对燃烧温度分布状况作了分析.同时还在燃烧室锥盖插入Pt100,测取了锥盖内表面温度分布情况.

  • 标签: 车用加热器 燃烧室 温度测试
  • 简介:以结霜工况下的变片距空气冷却为研究对象,对空气冷却建立分布参数计算模型,采用分子扩散理论建立霜层的生长模型。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空气冷却迎风面的霜层厚度平均值作为变量迭代求解空气冷却的风量。研究了变翅片间距结构对空气冷却结霜工况下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空气冷却的风量、换热量变化趋势的实验值和计算值基本一致,偏差在5%左右。与定翅片间距空气冷却相比,变翅片间距空气冷却在结霜工况下具有较长的除霜周期和更好的传热性能。

  • 标签: 结霜 空气冷却器 变翅片间距 仿真 分子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