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我国再生金属产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行业结构不断调整,作为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金属产业在节能、提高效率、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良好的气候生态环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 标签: 再生金属 发展趋势 互联网 社会可持续发展 有色金属工业 保护环境
  • 简介:本文的两个统计图,来自2006年10月27日于苏州召开的铜箔制造企业信息交流会上的报告。征得报告者的同意,特于发表。从两张图表的情况,可以看出世界铜箔近年发展呈下列特点:1、2006年世界铜箔总产量预计为27.71万吨;中国台湾和大陆产量预计分别为9.71万吨和6.07万吨,分别占全球总量的35.04%和29.91%;合计为15.78万吨,占全球总量的56.95%;中国已成为世界铜箔生产大国。2、从2003年以后中国台湾、大陆铜箔产能、产量大幅度增加,每年的增幅均在30%以上;3、日本铜箔生产的产量、产能分别从2000年、2001年开始大幅减少;4、美国铜箔产量从2000年开始,产能从2002年开始大幅减少。

  • 标签: 总产量 铜箔 产能 世界 发展趋势 中国台湾
  • 简介:由于LED技术的进步,LED应用亦日渐多元化,由早期的电源指示灯,进展至具有省电、寿命长、可视度高等优点之LED照明产品。然而由于高功率LED输入功率仅有15至20%转换成光,其余80至85%则转换成热,若这些热未适时排出至外界,那么将会使LED晶粒界面温度过高而影响发光效率及发光寿命。

  • 标签: 高功率LED 发展趋势 基板 散热 发光寿命 LED技术
  • 简介:本文对当前时代新发展下的企业未来经营风险、企业发展的增长点和动力等方面作了深入讨论,并对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审时度势、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的新趋势,作了阐述。

  • 标签: 企业 经济形势 经营 覆铜板
  • 简介:由于后金融危机财政制约因素和提高政府营业收入的需要,近年来,一些主要铜生产国开始实施矿业税征收计划,非洲铜带国家和印尼的政府试图通过限制铜原材料出口来鼓励在国内进行铜的深加工,还有新项目的建立和国家大选给政府提供一个改变采矿法规的机会。

  • 标签: 生产国 铜带 征收 矿业 营业收入 金融危机
  • 简介:电子安装、印制电路板、覆铜板的高性价比是驱动世界覆铜板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驱动力本文从此三方面加以阐述、分析,探讨未来世界覆铜板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覆铜板 印制电路板 电子安装 技术发展
  • 简介:覆铜板行业是玻璃纤维的重要应用领域。多年来,我国玻璃纤维行业一直十分重视覆铜板用玻纤纱、玻纤布的发展,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工艺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生产。截止到目前,国内电子玻纤纱总产能已经超过四十五万吨,中高端电子布的品质和规模不断提升,行业发展正在逐步跟上覆铜板行业转型发展的应用需求。1.国内覆铜板用玻纤布发展历史1.1中国玻璃纤维行业整体现状世界玻璃纤维工业1938年诞生于美

  • 标签: 覆铜板 玻纤布 纤维行业 中国玻璃 应用领域 低介电常数
  • 简介: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术,然后从绿色设计的评价方法、回收规范、设计准则、全生命周期设计以及绿色制造的全球化、社会化、集成化、并行化、智能化、产业化等方面论述了绿色设计与制造研究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产品设计 绿色设计 发展趋势 绿色制造
  • 简介:随着欧盟WEEE、RoHS两个指令的实施,全球电子行业将进入无铅焊接时代。无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快速拉动了无铅等相关材料的需求和系列产品的走强,提升无铅、无卤化比重,调整产品结构成为覆铜板行业适应市场需求的当务之急。双酚A酚醛树脂及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作为制造无卤覆铜板的原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00年巴陵公司开始自主开发双酚A线性酚醛及其环氧树脂,该产品于2004年中试取得成功,2007年该产品逐步进入规模生产。

  • 标签: 无铅化 双酚A酚醛树脂 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
  • 简介: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全球无卤刚性覆铜板的五大发展趋势,即无卤刚性覆铜板的市场在逐年扩大;无卤刚性覆铜板向高导热的、低传输损失的、无卤无磷阻燃的、无卤封装基板材料四大板材领域渗透。作者根据覆铜板的性能特点对各公司的无卤PCB基板材料产品型号进行了综合分析

  • 标签: 刚性覆铜板 印制线路板 市场 无卤 导热 低传输损失
  • 简介:溶剂回收生产中使用活性炭纤维做吸附剂与传统的用活性炭做吸附剂相比较,由于其特殊结构和在溶剂回收生产中显示出来的特殊效能,在微孔中扩散快,吸附也快,吸附容量大,解吸也快,基本上不留存残余容量,能保证清洁生产且极大地节约了水、电、汽消耗,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其投资,设计建设的新厂多选用活性炭纤维,一些原使用活性炭做吸附剂的老厂也存在改用活性炭纤维做吸附剂的趋势

  • 标签: 活性炭纤维 活性炭 溶剂回收 吸附率 残余容量 节约能源
  • 简介:材料为30CrMnSiA的撞针体零件在交付之后发现部分零件外表面存在裂纹,与其同批次的原材料表面亦在热处理工序之后发现疑似裂纹痕迹.通过对撞针体进行断口宏观及微观观察、能谱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查和显微硬度测试,并与其原材料进行对比检查分析,最终确定了撞针体的开裂原因.结果表明在热处理工序之前撞针体原材料已经存在初始折叠缺陷,该初始折叠缺陷是导致撞针体开裂的主要原因;建议在原材料进行热处理之前增加无损检测工序,及时排除初始缺陷(折叠)隐患.

  • 标签: 30CrMnSiA 撞针体 折叠 热处理 脱碳
  • 简介:某升降机齿条在搬运过程中摔断,齿条材料为60钢。对齿条断口,材质的金相组织、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确定齿条断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齿条的断裂性质为冲击载荷所致的脆性断裂;由于正火加热和冷却方式不当,造成齿条的晶粒粗大且铁素体呈网状分布;齿条化学成分中Si、Mn元素含量超出标准要求范围,S、P元素处于标准规定值上限;材料中存在较多的非金属夹杂物,以上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齿条发生断裂。

  • 标签: 齿条 脆性断裂 热处理工艺 非金属夹杂物
  • 简介:某扭力轴材料牌号为30CrMnSiNi2A,表面经镀硬铬处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测时,发现有大量的裂纹存在。采用断口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氢含量测定、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扭力轴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冲击与弯曲模拟试验及断口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扭力轴裂纹是在较大的表面剪切摩擦应力与扭转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开裂的;裂纹开裂后以应力腐蚀的方式扩展;裂纹的产生与较大的剪切摩擦应力有关;并提出在镀铬前对扭力轴进行喷丸处理的建议。

  • 标签: 扭力轴 镀铬件 剪切摩擦应力 扭转应力
  • 简介:黄铜药筒在使用时发生爆裂,为了解决其安全服役,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对失效药筒及对比件进行了断口宏观及微观观察、金相组织检查、氨薰试验、超声检测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生产工艺全流程的跟踪调查工作,找到了黄铜药筒发生开裂失效的根本原因。分析表明:产品失效是由铸造工序产生的气孔引起的,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如采取严格烘烤物料,增加排气时间,适当降低拉坯速率,超声探伤检验等措施,经过半年跟踪研究发现,该企业生产的铸坯成品率显著提高,超声检查所有药筒成品再未发现存在内部裂纹现象。

  • 标签: 黄铜药筒 失效 铸造 气孔 超声探伤
  • 简介:扭簧装配后36h内发生断裂,对扭簧断裂的宏观与微观形貌特征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并对断裂扭簧的氢含量、金相组织以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扭簧进行了对比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扭簧断裂性质为氢致脆性断裂,扭簧中较高的氢含量是造成使用中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扭簧 断裂 热处理 氢脆
  • 简介:针对穿甲弹在生产定型试验中出现的底火体断裂现象,通过底火体设计计算、生产过程控制、故障底火体检测3个方面的排查,并采用减薄底火体退刀槽部位尺寸从而模拟底火体受损、强度降低的方法,验证了故障现象,查清了故障原因。结果表明:底火在安装过程中受到较大扭力和轴向拉力的作用,底火体薄弱位置螺纹根部产生微裂纹机械损伤,强度大幅下降,从而弹药在发射过程底火体产生断裂。因此,提出改进底火体强度设计和保证正确安装使用措施,后续生产产品再未发生同类故障。

  • 标签: 失效分析 底火体 断裂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