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结合统计数据以及实际能耗调研等对上海居住建筑实际能耗水平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居住建筑用电量高速增长,年均增长12.5%,导致高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住房总量的高速增长。而单位面积用电量逐年缓慢增长,照明电器用电占住宅用电的主要部分(占66%),夏季制冷用电(占20%)高于冬季采暖用电(占14%)。间歇式用能模式基本保持稳定,不会随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变化,空调选型将直接导致用能模式发生改变,应限制集中空调在住宅中的应用。

  • 标签: 居住建筑 建筑节能 建筑能耗
  • 简介:基于热力学基本定律创建整体供暖系统动态模型,并用于换热温差的分析和研究。文中考虑了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实供面积、一次网循环流量、二次网循环流量、换热器综合传热系数及散热器散热面积对换热温差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得出影响二次供水与一次回水温差(Ts2r1)和一次回水与二次回水温差(Tr1r2)的最大因素。多重因素分析、动态控制仿真及供暖系统实测数据均显示Ts2r1和Tr1r2之比约为23:1,此数据可作为系统运行人员参考。

  • 标签: 供暖系统 动态仿真 换热温差 影响因素温差比例 运行参考
  • 简介:对于大型铁路客运站来说,人员数以及据此计算的新风负荷是空调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人员变动较大,这无疑给冷水机组选型及空调节能提出新问题;其建筑及功能特点也使得照明和围护结构能耗都很显著。本文以上海某大型客运站为例,参照现有不同远行阶段使人员数进行合理变化,制定不同照明和遮阳方案,运用能耗分析软件eQUEST分别模拟出三个因素对全年能耗的影响,为铁路客运站节能提供有效的指导。

  • 标签: 大型铁路客运站 人员数 照明 遮阳 空调能耗
  • 简介:本文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后的供热运行能耗对比分析,说明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后,冬季建筑供热能耗显著下降,应加大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力度,降低整体供热能耗,为国家节能减排工作贡献力量。

  • 标签: 既有居住建筑 节能改造 供热能耗
  • 简介:对燃气管道清通过程中,清通压力的变化特征及清管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包括清管器通过直管、弯头、三通时清通压力的变化特点,杂质阻尼、水阻尼、湿管、清管器卡堵、清管器联用等对清管过程的影响。通过分析清管过程中清通压力的变化特点,探究清管器在管道中运行的规律,包括清管器位置、清通时间、卡堵发生原因等,从而为判断管道清通效果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燃气 管道 清管器 清管 清通压力
  • 简介:一、马桥液化气小区集中供应概况液化气小区集中供应方式改变了液化气供应单一瓶装方式,减少大量钢瓶的灌装、运输、管理和检修,是瓶装液化气供应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必然趋势。液化气小区集中供应方式在国外较为普遍,但在国内,由于受到液化气气质,消防规范和主体设备自动化程度的限制,其推广

  • 标签: 消防规范 设备自动化 气化站 马桥 热水炉 贮罐
  • 简介:目前上海市燃气气化率已达90%以上,今后气化率的提高将主要依赖于郊县地区。现在上海市郊燃气管网不能抵达的县城和重点集镇还很多,主要使用液化石油气。到1997年末上海市区和郊县用户己达190多万户,占总供气量的40%。今后

  • 标签: 液化气掺混空气 气化能力 液化石油气 管道供应 钢瓶 上海市郊
  • 简介: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发现可燃气体浓度报警系统探头标定后的数值会发生偏差,这就是浓度探头的核心元件——催化传感器发生了零点漂移。零点漂移有正负之分,它们都将影响可燃气体实时监控的精确性。文章着重分析了催化传感器零点漂移的主要成因。

  • 标签: 催化传感器 零点漂移 温度 物理性状
  • 简介:文章简单地介绍了高炉对焦炭的反应性指标和反应后强度的要求,并且阐述了炼焦生产过程中配合煤品质、炼焦工艺参数及焦炭机械强度对上述二个指标的影响

  • 标签: 焦炭 反应性指标 反应后强度 配合煤 品质
  • 简介:本文介绍了林源炼油厂生活区冬季采暖流程的优化和改进,论述其在措施内容、有关技术经济问题的讨论、投资及经济效益估算等方面的比较,指出了优化和改进的实施方案。

  • 标签: 采暖 措施 优化 运行 效益
  • 简介:文章从设计及施工缺陷、第三方破坏、腐蚀、自然灾害以及误操作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天然气管道安全的危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管道 安全 危害 因素 分析 对策
  • 简介:以合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分析不同空调运行模式及不同保温方式对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为图书馆类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改造提供参考。

  • 标签: 能耗模拟 节能 DEST 保温
  • 简介:家用空调器能耗是上海地区夏季居住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总结分析了家用空调能耗的模拟和调查方法.揭示了上海地区居民用电量与空调使用情况和气候条件的关系,进而分析了近十年来上海地区居住建筑夏季空调用电变化规律。分析发现:夏季月耗电量的波峰与月平均气温的波峰几乎同时出现;室外环境月平均温度26℃是上海居民大规模使用空调的临界温度:在不考虑空置率的情况下,2010年全年上海市单位居住建筑面积的居住建筑用电量和空调耗电分别为30.76kWh/m2·a、5.92kWh/m2·a。空调耗电占全年居住建筑用电量的比例为19.24%;考虑空置率情况下,空置率分别是5%、10%、15%时,2010年全年上海市单位居住建筑面积空调耗电分别为6.23kWh1/m2·a、6.58kWh/m2·a、6.96kWh/m2-a。

  • 标签: 上海地区 居住建筑 空调能耗 居民用电总量
  • 简介:降低空调采暖负荷的关键之一是提升建筑围护结构性能,上海处于夏热冬冷地区,以夏季空调为主、兼顾冬季采暖,围护结构技术路线不宜过分强调保温。为提出适宜上海气候的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路线,本研究选取外墙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综合遮阳系数和换气次数作为主要性能参数,通过采用DeST软件对能耗进行模拟,应用正交分析的优化分析方法,实现在较少模拟次数的前提下获得全工况模拟的效果,科学确定适宜上海气候和用能特征的显著降低采暖空调负荷的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路线。

  • 标签: 气候特征 空调负荷 居住建筑 能耗模拟 正交分析
  • 简介:本文用BIN法计算上海典型居住建筑全年能耗,在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条件下,对影响能耗的因素包括外墙和外窗传热系数作定量分析,并通过实测数据具体分析,讨论冬季是否采暖,并对建筑保温设计提出建议。

  • 标签: 建筑节能 夏热冬冷地区 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 简介:本文利用CFD软件模拟分析PE管导热系数、地埋管深度以及不同地区的土壤物性对垂直埋管换热特性的影响。通过模拟可以得出:PE管导热系数变化对单位管长换热量影响并不敏感,单位管长换热量随地埋管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变化率呈现递减趋势,不同地区土壤物性对单位管长换热量影响也不明显。

  • 标签: 地源热泵 土壤物性 模拟分析
  • 简介:结合孔板流量计的实际使用情况,探讨了煤气密度(组分)变化、煤气含水量、煤气中的杂质、二次仪表的误差等造成孔板流量计精确度下降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诸如修正密度、处理水和水蒸气、定期清洗、吹扫计量装置、定期校验二次仪表等措施.

  • 标签: 煤气 组分 杂质 水蒸气 吹扫 二次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