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制革行业所用的染料一般是采用纺织用染料,皮革专用染料趋向于开发联苯胺的代用品、金属络合染料以及活性染料。皮革专用染料要求能与皮纤维很好地结合,具有较好的耐光、耐洗、耐摩擦坚牢度、良好的匀染特性以及具有使用安全无毒的特点。相比之下,国外皮革专用染料品种多,质量好,如德国拜耳、巴斯夫公司、瑞士山姆士公司都有几十种皮革专用染料。自1995年德国政府禁止生产和销售会产生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所染色的纺织品和皮革制品,对中国染料界和皮革界震动很大。皮革染色所常用的染料为直接、酸性染料,被禁用的染料不少品种是皮革染色常用的染料,如直接黑BN,酸性大红GR等,所以开发皮革专用染料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 标签: 皮革专用染料 发展趋势 液体染料 金属络合染料 皮革染色 酸性大红GR
  • 简介:采用新型结构ABR处理皮革染料废水实验研究,通过监测其出水COD及染料的去除率,考查该ABR的处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适应并降解染料,随染料浓度的增加COD以及染料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此外,反应器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进水水质变化时出水水质基本恒定。这些结论反映出该反应器对于降解染料废水具有很大优势,尤其适合处理成分复杂多变的皮革染料废水,为其以后在处理皮革染色废水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前提。

  • 标签: 染料废水 ABR COD 去除率
  • 简介:研究了铂力系列皮板喷涂染料的溶解性、耐酸碱稳定性。以铂力喷涂红为代表优化喷染液配方。研究结果表明:铂力系列喷涂染料的溶解性、耐酸碱稳定性均胄巳达到工艺要求;用染料2%,NH4AC0.6%,Na2SO40.6%,pH值6.7的染液喷染的皮板颜色均匀、色泽自然、具有优良的耐干、湿擦坚牢度。

  • 标签: 喷涂染料 性质 助染
  • 简介:用碱性艳红以及碱性玫瑰精对植鞣相机套革的染色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染色的条件,如pH、温度、时间、浓度以及加碱量,测定染料对植鞣革的上染率和渗透度,以及染色革颜色的均匀性和色调,确定染色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染色初期,pH3.3-3.8左右,染色50-60min,再逐渐加碱至pH4.50左右进行固色30-40min,用量2%,处理时间60min,温度40℃,液比2,中和后换液染色,成革染色性能较好。

  • 标签: 碱性艳红 碱性玫瑰精 植鞣相机套革 染色 染色效果
  • 简介:自2月3日DyStar集团及其在德国的资产被印度Kiri染化料有限公司收购以来,DyStar的业绩取得了长足进展。公司CEOSteveBarron介绍说”目前,我们在一些重要事务上的执行十分顺利,包括与供应商、服务及商业合作伙伴的谈判及合作协议的签订等。”

  • 标签: 市场占有率 皮革染料 合作协议 合作伙伴 染化料 CEO
  • 简介:一、毛皮草上霜草上霜是毛皮毛被颜色的一种类型可使毛的颜色象秋天的枯草落上霜一样,毛皮成为尖白,而毛干呈现各种颜色。过去由于没有专用的草上霜染料,传统的制作工艺是用醋酸铅浸润毛纤维,然后再用硫化钠、硫氢化钠或硫代硫酸钠处理,使醋酸铅转化成硫化铅沉淀,从而使毛纤维着色,呈现深灰色。然后再用双氧水喷于毛尖,在蒸汽室中蒸几分钟,使硫被氧化除去硫化铅,使毛尖变白。

  • 标签: 毛皮染色 草上霜 染料 应用 硫代硫酸钠 制作工艺
  • 简介:采用六偏磷酸钠协同超声水热法分散提纯凹土,并研究超微分散的凹土悬浮液的稳定性及其在醋酸体系中的分散团聚行为,探索凹土在酸性亲水介质中的应用可行性。XRD、AFM、Zeta电位和粒径测试研究表明:六偏磷酸钠协同超声水热法能够有效分散提纯凹土,并且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离心有助于制备均匀稳定的凹土悬浮液,该悬浮液应用在pH≤3.5的醋酸体系中呈现团聚趋势,而在pH≥4.0的醋酸溶液中仍然呈单棒晶分散

  • 标签: 凹土 凹凸棒土 六偏磷酸钠 分散团聚
  • 简介:日前,为帮助纺织品企业应对欧盟“绿色壁垒”,广东中山检验检疫局经过技术攻关和反复研究测试,成功突破了纺织品偶氮染料检测难关。从此,中山纺织品企业致癌染料检测不用再跑省城。

  • 标签: 偶氮染料 检测 中山 样品 皮革 检验检疫局
  • 简介:模拟皮革染色加脂废液,探索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液中染料含量的可行性.并用实际的染色加脂废液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染色加脂时,若加脂剂吸收较好,废液中油脂的含量低,从而在可见光区吸光度很小,而染料的吸光度相对较高,可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监测皮革染色加脂废液中染料的含量.若废液中染料的含量太低或加脂剂吸收太差,加脂剂的吸光度对染料吸光度的影响不能忽略,则不能用该方法监测废液中染料的含量.

  • 标签: 皮革 染色加脂废液 染料 检测方法 可见分光光度法 污染
  • 简介:在不同浸灰温度、浸灰时间和石灰用量下对黄牛皮进行常规浸灰操作。通过测定浸灰前后裸皮、鞣制后蓝皮收缩温度、浸灰液中蛋白质、羟脯氨酸含量,以及灰皮的膨胀率、灰皮各层中钙离子的含量等,考察了外界条件对石灰分散胶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胶原纤维的分散程度也增加,但当石灰用量大于6%后,石灰用量的增加对胶原纤维分散的影响不大;随着浸灰温度的升高,胶原纤维的分散程度也增加,但当温度超过28℃时,石灰对胶原纤维尤其是对粒面层胶原纤维的水解程度急剧增加;随着浸灰时间的延长,胶原纤维的分散程度增加,结合生产效率,浸灰时间以约24h为宜。

  • 标签: 浸灰 用量 浸灰条件 胶原分散
  • 简介:染料吸收率、坯革表面着色深度、颜色耐干、湿擦牢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硫酸铵甲醛染前预处理及六次甲基四胺染前预处理中各因素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用光学仪器对染色坯革表面着色深度进行检测,以CIE1976(L~*a~*b~*)色度空间及其色差公式评定革面着色情况.根据革表面纤维碎末的红外反射谱及染料上染速率曲线推测革表面着色深度提高的原因。检测染色坯革的耐湿热稳定性证明染前预处理不影响革的耐老化性能。

  • 标签: 鞣剂复鞣坯革 染色工艺 预处理
  • 简介:本文主要研究在活性炭存在的情况下,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分解和有机物的氧化过程,该活性炭是从蓝湿革废弃物中制备的。蓝湿革废弃物经C0。流热解控制可以得到含铬活性炭,其具有较高的微孔表面积(889m2g1)。此外,蓝湿革中的纳米粒子铬氧化物浸渍在活性炭中。铬氧化物分散在活性炭中,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粒径增加。活性炭中的铬物质能够促进H2O2产生HO·自由基,会导致两种竞争反应,即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分解和有机物的氧化作用。事实上,经研究观察,从皮革废弃物中获得的活性炭对甲基蓝染料有着较高的去除率,这一过程是吸附作用和氧化反应相互结合。

  • 标签: 活性炭 皮革废弃物 有机污染物
  • 简介:基于分散固相萃取(d-SPE)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测定皮革中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包括:TMP、TEP、TBP、TCEP、TBEP、TCPP、TTP、TPhP和TEHP)的新方法。结果表明,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在0.5~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S/N=3)为3~10μg/kg,添加水平为10~300μg/kg时,9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3%~105%,相对标准偏差(n=6)为2.3%~8.6%。本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皮革样品中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 标签: 分散固相萃取 碳纳米管 磷酸三酯 皮革 UPLC-M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