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分散萃取(d-SPE)结合超高效液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测定皮革中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包括:TMP、TEP、TBP、TCEP、TBEP、TCPP、TTP、TPhP和TEHP)的新方法。结果表明,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在0.5~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S/N=3)为3~10μg/kg,添加水平为10~300μg/kg时,9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3%~105%,相对标准偏差(n=6)为2.3%~8.6%。本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皮革样品中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 标签: 分散固相萃取 碳纳米管 磷酸三酯 皮革 UPLC-MS/MS
  • 简介:以乙氧基封端聚合物二醇(N-120)和二羟甲基丁酸(DMPA)为亲水单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聚酯二醇(PEB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高含量(45%)的聚酯型阴/非离子水性聚氨酯和聚醚型阴/非离子水性聚氨酯(PTMG-PU/PEBA-PU)。研究表明:两种乳液粒径呈双峰宽分布;PTMG-PU和PEBA-PU膜存在适度的微相分离,PEBA-PU膜的表面粗糙度和水接触角大于PTMG-PU,而耐液体介质性不如PTMG-PU;PTMG-PU和PEBA-PU的抗张强度分别为29.15MPa和25.60MPa,断裂伸长率分别为745.0%和786.7%,结合DMA测试结果表明涂膜为韧性断裂,力学性能较好;DSC和TG测试结果表明涂膜的耐寒性能和耐热性能较好。

  • 标签: 高固含量 聚四氢呋喃二醇 聚酯二醇 阴/非离子 水性聚氨酯 性能
  • 简介:采用无溶剂一步,在聚氨酯主链上引入乙氧基悬挂链,制备了水性高含量乙氧基悬挂链聚氨酯(WHPU)。考察了软段相对分子质量和软段含量对WHPU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软段含量和软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乳液平均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乳液黏度增大;当以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g/mol和2000g/mol的PTMG为复合软段,二者摩尔比为1,其含量为55%时,制得的聚氨酯乳液含量可达50%以上,乳液粒径呈双峰分布,黏度较小,涂膜具有一定的微相分离,低温转变温度(Tg)为-72.6℃,热分解温度为293℃,成膜抗张强度可达35.7MPa,断裂伸长率可达760%,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 标签: 聚醚软段 高固含量 乙氧基悬挂链 水性聚氨酯
  • 简介:考察了3种阳离子型聚合物纺织固色剂在皮革色中的应用效果,对色机理进行了探讨,并优化了色工艺条件。固色剂的加入提高了坯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汗色牢度,尤其对耐碱性汗液的色牢度的提升效果显著,沾色总色差比对照组低10以上。色后坯革的等电点提高,表明阳离子型固色剂与坯革发生了结合,并通过静电作用增强了染料等阴离子型材料的结合牢度。优化得到的色工艺为:在湿态染整末期换浴色,使用0.5%阳离子型聚合物固色剂2518,在30℃色0.5h。

  • 标签: 皮革 固色 阳离子型聚合物固色剂 染色 色牢度
  • 简介:本文利用高效液色谱对五种植物鞣料进行了分析比较,依据色谱保留值推断其可能组份并由此对植物鞣料的类别,鞣性作出判断.

  • 标签: 植物单宁 液相色谱 鞣料 单宁
  • 简介:采用电凝处理鞣制废水,考查了电凝时间,电流和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铁电极作为牺牲阳极。处理复合废水和鞣制废水的最佳条件分别是0.15A/cm^2,30min和0.70V,90min.可除去两种待查废水中超过99%的铬。实验结果表明电凝可中和废水的pH,并提出了导致pH变化的机理。

  • 标签: 废水 鞣制 凝法 用电 pH变化 牺牲阳极
  • 简介:用氨基化合物,乙醛酸和双氰胺树脂等分别处理浸酸裸皮的软化裸皮后进行少铭鞣制。与未处理的比较,蓝革收缩温度升高,废液中铭含量降低,其中以双氰胺树脂最为有较。

  • 标签: 氨基化合物 乙醛酸 双氰胺树脂 铬鞣 制革 吸收率
  • 简介:为了提高成品革质量,消除废液中石灰和S2-的污染,用酶制剂和浸灰助剂代替石灰分散皮胶原纤维.用1%~2%石灰加工的猪皮蓝湿革质量优于常规灰碱生产的,浸灰结束时加入0.6%~1.2%H2O2处理30min,废液中硫离子含量降低70%~100%.该技术减少石灰用量80%,基本实现S2-和石灰零排放,工艺操作简便、易控制,不需更改或添加设备,克服了废液循环使用操作烦琐、管理困难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少灰和无S2-排放脱毛浸灰完全可行,使灰碱脱毛浸灰制革实现了清洁化生产.

  • 标签: 制革 污染 灰碱法脱毛浸灰 蛋白酶 双氧水 无S2-排放
  • 简介:毛皮动物养殖始于19世纪的北美,20世纪初传到了欧洲。今天,经过100多年的选种养殖,再加上足够的营养、科学的笼舍、兽医的悉心照料,农场养殖的毛皮动物是世界上被照料最好的农场动物之一。

  • 标签: 毛皮动物 养殖法 农场 世界 欧洲 动物养殖
  • 简介:通过对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特性实验分析,结合牛皮脱毛机理,研制由碱性蛋白酶制剂组成的酶脱毛配方用于汽车牛皮革制造,保证脱毛过程的绝对安全,又在化学与酶协同作用下,克服牛皮革生产中浸灰材料的渗透慢、小毛不易脱净的缺陷,避免毛干被溶解,经滤毛器过滤可作回收利用,不仅产生较好经济效益,又大幅度降低制革生产的COD排放及废液中氨氮的含量。

  • 标签: 酶脱毛 汽车革 无铬鞣 清洁化
  • 简介:利用Fe2+对鲁米诺-H2O2化学发光反应的催化作用,并综合化学发光和流动注射的优点,建立了测定Fe2+的新方法,并通过NaHSO3的还原作用,使Fe3+还原为Fe2+,从而实现了对总铁的测定.确定了此方法的最佳条件.检出限为5×10-10g/mL,线性范围1×10-9~1.6×10-7g/mL.RSD为1.70%(n=12,c=2×10-8g/mL).此方法测定电厂超纯水和自来水中的总铁,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 铁离子 测定方法 自来水 电厂用水
  • 简介:本文总结了色谱分析方法在鞣制、染色、加脂等制革工序及废水监测方面的应用情况,同时也对其在制革生产其他方面的应用前景做了讨论,说明了色谱技术在制革生产的现场控制、分析检测等方面应用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色谱分析法 鞣制 染色 加脂 废水监测 制革
  • 简介:脱毛中碱与毛蛋白的反应机理单志华(四川联合大学皮革工程系610065)传统的石灰,硫化钠脱毛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易操作且产品质量稳定的特点,几十年来一直被制革厂所采用。但这种方法的问题是水用量大,废水中S=含量高,碱度高,悬浮物多。H2S气体...

  • 标签: 制革 碱法 脱毛 毛蛋白 反应机理
  • 简介:水解铬鞣革废物解决了鞣制和制革工艺中(削匀、革裁剪)的废物。这些废物中含有数量可观的蛋白原料和铬。一直以来都采用垃圾掩埋处理它们,一方面会使蛋白原料被波费,另一方面也存在铬化合物会泄漏的危害。酶水解交联蛋白的最终产物是蛋白水解物,已经发现了它们在一些新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残余的铬泥处理就是该文要讨论的问题。由于铬泥中较高的含铬量,它可广泛用于颜料生产中。但是如果小经过前处理,是无法用于颜料生产的。而在使用酶水解铬废物时,加入了MgO作引发剂,这又是一个需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三步洗提法,调节所需pH值将残余铬泥中的Mg分离出来,有效率达84%。

  • 标签: 铬泥 含铬固体废物 洗提过程 Mg去除 颜料
  • 简介:将几种常用定性评价方法:晕圈、抑菌环试验及琼脂平皿扩散,用于评价溶出性抗菌皮革样品的抗菌性能,并将这些方法进行综合及改进,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新方法。通过分析每种方法的ICC值,比较这几种方法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实验结果发现:改进后的新方法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要优于晕圈、抑菌环试验及琼脂平皿扩散(ICC〉0.75,P〈0.05)。该新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能多个不同样品同时评定、可重复性高、可信度高的特点。

  • 标签: 抗菌 皮革 晕圈法
  • 简介:动态影响矢量是一种确定长轴类回转构件不平衡量的简捷而有效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回转构件的未知不平衡量等效地转换在两个已知平面上,利用轴承座的振动V(10)和V(20)与该等效不平衡量U1和U2之间的关系式V(10)=R(11)U1+R(12)U2V(20)=R(21)U1+R(22)U2通过几次试验确定出动态影响矢量R(ij),从而求出该回转构件的等效不平衡量大小和方向。此法的最大特点是把刀辊动平衡问题转化成其轴承座振动的测试,因而动平衡工作可直接在生产现场进行,也不必撤卸刀辊。

  • 标签: 削匀机 刀辊 皮革加工机械 不平衡量
  • 简介:本研究用简便的薄层色谱对性能和组成都与常规皮革加脂剂有很大区别的羧酸型防水加脂剂进行组分离和制备。试验证明,用混合溶剂萃取分组再展开的方法可大大提高TLC的分离效果,并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了样品的制备。

  • 标签: 薄层色谱 皮革加脂剂 分离 制造
  • 简介:以库拉索芦荟凝胶为原料,采用酸研究其水解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pH为2.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8h,底物质量分数为6%时,水解效果最好。FT-IR分析结果表明:水解后的羧酸盐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和氨基N-H伸缩振动吸收峰都明显增强。将其用于噁唑烷鞣革的甲醛去除中,结果表明,甲醛捕获率为30.68%。

  • 标签: 芦荟凝胶 盐酸 甲醛捕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