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果胶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等多种酶制剂对枣汁进行澄清处理,并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联合使用酶制剂对枣汁澄清度稳定性和营养成分影响.结果表明,适于澄清枣汁最佳工艺条件为:每百克枣汁需用果胶酶2000U,纤维素酶1200U,中性蛋白酶500U,酶解温度50~60℃,酶解时间180min,pH值为5.0.

  • 标签: 酶法澄清 枣汁 果胶酶 纤维素酶 中性蛋白酶 稳定性
  • 简介:利用液化酶、糖化酶及木瓜蛋白酶水解甘薯渣,提取膳食纤维,并对膳食纤维产品成分组成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甘薯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0.2mol/LNaOH浸泡薯渣1h,400u/mL液化酶70℃酶解40min,600u/mL糖化酶60℃酶解50min,400u/mL木瓜蛋白酶35℃酶解40min.此条件下,甘薯膳食纤维最高提取率为268mg/g.提取得到甘薯膳食纤维中有效成分含量达到72.45%,水分含量为10.07%.甘薯膳食纤维持水性高达16.76g/g,吸水膨胀性为21.07mL/g,明显高于其他膳食纤维,说明提取产品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 标签: 膳食纤维 甘薯 酶法提取 性能
  • 简介:简述了酶用于生产果葡糖浆先后经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酶取代酸水解淀粉、葡萄糖酶异构化为果糖、酶固定化技术和色谱分离技术;并分析了每一个阶段对促进果葡糖浆生产重要意义.最后展望了酶技术生产果葡糖浆发展趋势.

  • 标签: 果葡糖浆 高果糖浆 葡萄糖异构酶 酶法生产 发展 酶固定化技术
  • 简介:海藻糖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食品添加剂,目前其主要生产方法是以淀粉为底物进行酶转化,本文报道了从中国土样中筛选分离到一株可产生相关酶细菌培养特性及初步鉴定结果。同时,对利用该菌株产生酶转化淀粉合成海藻糖反应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海藻糖 食品添加剂 淀粉 酶转化 合成
  • 简介:苦豆子资源在国内比较丰富,其有效成分生物碱含量较高,目前国内外对苦豆子研究和利用重点放在了生物碱上,本文对苦豆子生物碱传统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进行了试验比较,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考察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3个因素对苦豆子生物碱提取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生物碱效果较好,最佳条件是微波提取时间为30S、微波功率为360W、料液比为(g/mL)1∶5。利用这种方法生物碱提取效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工序较为简单,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苦豆子 生物碱 微波 提取
  • 简介:冷冻作为食品长期保存一项技术,在食品工业和家庭食品保鲜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冷冻过程中,由于冰晶产生对食品精细构造破坏,往往导致食品质感严重受损害,这是人们早已熟知。而通过定向冷冻对食品组织进行改良,从而改进其口感、加工特性和稳定性等,却鲜有人知。近年来,渐受关注两个方面:①定向冷冻改良蛋白质结构以提高其可加工性;②定向冷冻进行组织改良以提高鱼糜中脂类稳定性,从而改进鱼糜贮存特性。

  • 标签: 定向冷冻法 食品 组织改良 加工特性 稳定性
  • 简介:脂肪遍布鲟鱼全身,特别是精巢,脂肪含量很高。采用超声提取法,以酸价和碘价评价油脂质量,对人工养殖鲟鱼精巢脂肪进行提取工艺研究。单因素实验表明,影响鲟鱼精巢脂肪提取率主要因素有超声功率、固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次数;正交实验表明,提取精巢脂肪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00W,固液比1/3,超声时间25min,超声3次,精巢脂肪提取率达95.73%;超声提取精巢脂肪主要因素对脂肪提取率和油脂品质影响程度不同,应根据所提脂肪应用目的选择合适超声工艺。

  • 标签: 鲟鱼 精巢 脂肪 超声法提取 碘价 酸价
  • 简介:用卤虫生物测试对白曲霉菌株进行批量产毒性筛选,于40孔酶标板上,在每毫升含白曲霉培养物1.36mg2.5%二甲亚砜海水中.以每小孔10只幼虫/0.25ml容比.10个重复试验.培养24小时.计算幼虫

  • 标签: 生物测试 产毒性 卤虫 白曲霉菌 筛选作用 重复试验
  • 简介:研究了酶解法辅助提取黑甜糯玉米中多糖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纤维素酶处理,对水浸提料液比、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进行正交试验L9(34),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确定了酶解法辅助提取黑甜糯玉米中多糖最佳工艺:料液比为1:15,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50%,提取温度为60℃,浸提液pH为5.0,多糖提取率为0.0513%。本文建立优化工艺可为黑甜糯玉米多糖提取制备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黑甜糯玉米 多糖 纤维素酶 提取率
  • 简介:随着膳食与健康关系研究深入,食品健康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营养和健康声称作为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健康效应说明部分,成为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热点。营养素度量作为一个评价食品营养特性方法,对食品给予了综合评价,有助于规范食品营养和健康声称。本文就营养素度量模型在营养和健康声称中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营养声称 健康声称 营养素度量法 应用
  • 简介:目的用免疫分析检测水产品中无色孔雀石绿残留,研究无色孔雀石绿人工抗原制备及其鉴定。方法用混酸对无色孔雀石绿进行衍生化,连接上氨基基团,再经重氮化与载体蛋白相结合,制备人工抗原。结果对无色孔雀石绿中间合成产物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氨基产物中,无色孔雀石绿占51.83%,单氨基加成无色孔雀石绿产物占40.48%,二氨基加成无色孔雀石绿产物占7.69%。采用紫外和Bradford法测定,人工抗原中无色孔雀石绿与载体蛋白结合比为18∶1~23∶1。结论合成的人工抗原属于高质量的人工抗原。

  • 标签: 无色孔雀石绿 烷烃类 抗原 疫苗 合成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发酵豆腐细菌菌群组成,了解此类产品食品安全风险。方法从市场收集4个省份生产7个品牌发酵豆腐样品,并从中提取DNA,对16SrRNA基因V3区进行PCR扩增,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序列分析了解样品细菌组成特征。结果各样品获得序列数平均为4307条。序列分析结果表明7种样品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约占全部细菌97.4%;各样品在门水平上为4~13类,在属水平上,样品菌群组成复杂,大多数样品细菌菌属都在10类以上,并发现样品菌群组成与地域性和制作工艺密切相关;另外,部分样品检出较高丰度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克罗诺杆菌属等致病菌,及弧菌属、肠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等潜在有害菌属。结论产地和工艺对豆腐中细菌具有明显影响,现有发酵豆腐生产模式造成产品病原菌过度繁殖,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 标签: 发酵豆腐 16S rRNA基因测序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 简介:综合质量指数是用无量纲相对数来表示食品卫生状况一种统计方法。采用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两参数来进行评价。该计入了检测结果相对标准值离散程度差异.解决了采用合格率指标无法反映超标程度问题。本文应用综合质量指数对我市1986至1990年1759份食品检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拓宽了该使用领域。计算

  • 标签: 食品卫生状况 大肠菌群 指数法 食品检验 细菌总数 离散程度
  • 简介: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红曲霉菌株(MonascusruberGMA4)固态发酵产MonacolinK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提高产MonacolinK浓度,运用单因子实验筛选出可溶性淀粉和酵母粉为最适碳源和氮源,确定发酵产MonacolinK最佳培养时间为20天,初始含水量为40%以及添加前体乙酸钠浓度为1.2%,通过全因子实验,对影响产MonacolinK4个重要因素进行评估并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2个因子:初始含水量、乙酸钠。通过最陡爬坡逼近以上2个因子最大响应区域后,采用CentralCompositeDesign(CCD)响应面分析,确定产MonacolinK最佳工艺条件为:可溶性淀粉40g/L,酵母粉30g/L,乙酸钠14.6g/L,初始含水量51.2%,32℃培养3天,再26℃培养17天。在此条件下,MonacolinK产量达到15.49mg/g,比优化前条件:葡萄糖30g/L,蛋白胨20g/L,酵母粉20g/L,乙酸钠12g/L,初始含水量40%所得到MonacolinK浓度11.03mg/g提高了40.4%。

  • 标签: 红曲霉 Monacolin K 响应面法 优化
  • 简介:以燕麦麸皮为原料,以提高燕麦麸多糖得率为目标,研究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燕麦麸多糖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微波功率、液料比、pH和超声-微波协同时间对燕麦麸多糖得率及纯度影响,并通过二次回归中心组合试验、响应面分析确定燕麦麸多糖提取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39W、液料比36∶1、pH10、超声-微波协同时间18min。与传统水提法相比,燕麦麸多糖得率从4.3%提高到8.45%。通过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得出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燕麦麸多糖结构未发生改变。

  • 标签: 燕麦麸皮 多糖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 结构
  • 简介:研究桦褐孔菌黄酮及多糖最优提取工艺条件,通过热水浸提方法,以黄酮和多糖提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探讨了温度、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桦褐孔菌黄酮和多糖影响。最终确定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25(w/v),提取次数2次,此时桦褐孔菌多糖提取得率为1.16%,黄酮提取得率为3.92%。

  • 标签: 桦褐孔菌 黄酮 多糖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谱系选择诱导胚胎干细胞(ES)神经分化特点,建立ES细胞体外神经分化模型。方法通过悬滴和悬浮培养、Nestin阳性筛选培养、神经样细胞增殖培养以及神经细胞分化培养方法,建立体外诱导未分化ES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模型;观察各神经分化及各阶段ES细胞形态,并通过RT-PCR以及荧光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各分化阶段ES细胞神经特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表达特点;通过高效液相检测各阶段分化细胞分泌神经递质多巴胺能力。结果随着分化培养阶段延长,分化ES细胞中可见大量神经样细胞出现,分化末期可见清晰神经元结构(包括突触);分化早期,仅有部分神经细胞特异基因和蛋白表达,且表达水平低,随着培养阶段延长,特异基因和蛋白均表达,且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神经递质多巴胺水平在未分化和分化早期细胞中未检出,分化中后期可检测出并呈现随分化时间延长而增加趋势。结论建立体外谱系选择培养方法可诱导ES细胞分化获得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细胞,可为神经发育毒性研究提供模型。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谱系选择法 神经分化 体外试验 毒理
  • 简介:为探讨Hygicult裁片培养快速检测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餐饮单位环节表面大肠菌群效果,对代表3种不同清洁程度保健品生产单位、裱花蛋糕生产单位和餐饮单位636件环节样品,以及实验室人工污染标准大肠杆菌样品分别用栽片培养和常规发酵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率。在现场样品中,两种检测方法总体符合率为97.6%,其中,按食品行业分类,保健品生产单位、裱花蛋糕生产单位和餐饮单位样品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8.0%。96.2%和93.8%;按样品种类分类:容器、工具、操作台、手、裱带、碗碟、砧板和刀具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6.5%、96.4%、93.2%和89.2%;按样品材质分类:不锈钢、瓷器、手、塑料、木质和布质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6.5%、95.0%、91.8%和89.2%;上述两检测结果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实验室人工污染样品中,两种检测结果一致。Hygicult载片培养可以代替常规发酵作为食品行业环节表面大肠菌群污染快速检测方法。

  • 标签: 微生物学技术 细菌 大肠杆菌 危险性评估
  • 简介:火棘是我国丰富野生资源之一,其果实富含天然色素和果胶。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探讨了超声波提取火棘红色素工艺条件,并与常规溶剂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工作/间歇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火棘红色素提取效果影响,运用正交实验L9(3^4)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超声波提取火棘红色素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9,超声波功率350W,超声工作/间歇比6:4,提取温度40℃,提取总时间50min,提取3次;火棘红色素提取率为96.3%,产率为22.7%,色价为9.27。与常规溶剂法相比,超声波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次数少等优点,总体效果优于常规溶剂

  • 标签: 火棘 火棘果 红色素 提取 超声波法 常规溶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