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地球以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外释放的能量达到100亿兆瓦,但这么巨大的能量"一直被忽略"。他们认为,从地球释放的红外辐射中获取能量是"有可能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辐射能收集器的设计方案。第一种方案的核心是一种能够高效辐射热量的冷却板,它吸收地面环境空气中的热量,然后把这些热量辐射到大气中,利用热量的流动来做功发电。

  • 标签: 红外辐射 地球 发电 热量辐射 研究人员 哈佛大学
  • 简介:据报道,拜耳材料科技日前宣布,运用其轻量材料聚碳酸酯(PC),他们为伟巴斯特第三代smartfortwo汽车打造出首款固定式全景天窗。该汽车天窗面积1.2m^2,质量仅9.8kg,比玻璃天窗大约轻50%。

  • 标签: 汽车天窗 全景 拜耳 红外 PC 材料科技
  • 简介:日本村田制作所与京都大学联合,开发出红外单晶透镜的低温压力加工技术及其装置。由于锗单晶又硬又脆,以前在室温加压很容易裂开,因此不可能进行压力加工,只能进行研磨加工。京都大学的中鸠一雄教授发现,如果在材料熔点附近的高温进行加压,

  • 标签: 压力加工 加工技术 锗单晶 透镜 红外 开发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Sb掺杂SnO2(SnO2:Sb)薄膜。研究了膜厚对SnO2:Sb薄膜红外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光光度计、霍尔效应测试系统对薄膜样品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SnO2:Sb薄膜为四方金红石型结构;当膜厚为1220nm时,薄层电阻最小,为157Ω/□;在红外波段,透射率随膜厚的增加显著下降,当膜厚为890nm时,在波长2000nm处,透射率接近于0,膜厚为1220nm时,在波长1750nm处,透射率为0。

  • 标签: 溶胶-凝胶 薄膜 红外 膜厚
  • 简介:位于英国威特岛的小岛Gurit公司海上业务单位SP公司,新近运用复合材料完成并交付1艘名叫C—Boat的快艇。

  • 标签: 复合材料 快艇 英国 SP公司 it公司
  • 简介:先前研究中用含磷固化剂来提高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的阻燃性能。这些固化剂中磷和氮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双酚A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阻燃性。这种氮和磷的协同作用很可能来源于中间态的P—N键,因为这些中间态键更容易生成磷酸酯产物而非不含氮的磷化物,导致环氧树脂燃烧时碳含量的增大。

  • 标签: 双酚A型环氧树脂 热行为 双酚A环氧树脂 结构 阻燃性能 协同作用
  • 简介:建立在众所周知的原理基础上的激光切割技术(thermallaserseparation,TLS)用于切割脆性材料。应用范围包括切割显示器玻璃(包括层状玻璃)、浮法玻璃生产线上的玻璃边缘、氧化铝陶瓷等。与其他的激光技术比较,用TLS取代机械法切割晶圆有诸多优点。本文论述了TLS在切割半导体硅片领域的应用。

  • 标签: 激光切割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线 晶圆 氧化铝陶瓷 半导体硅片 脆性材料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铝掺杂氧化锌(ZAO)纳米粉体。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Al2O3掺杂对ZnO物相结构和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l离子的掺杂并没改变ZnO的晶体结构,AP+对Zn2+的替位掺杂使晶格发生畸变,衍射角偏离,随Al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晶体的平均粒径减小。对ZAO纳米粉体样品的红外吸收特性分析表明:随Al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红外吸收出现蓝移。理论分析得出适当调节ZAO载流子浓度可以制备低红外发射率材料。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铝掺杂氧化锌 晶格畸变 红外特性
  • 简介:据报道,密歇根理工大学材料加工研究所开发出一种铝制动转子,比标准模型重量轻50%。装有这种转子的汽车重量减轻20-25磅,因此加速变快,停车制动距离缩短,排放降低。而且也会使消费者每年节约3~8加仑汽油。

  • 标签: 制动距离 转子 减重 包覆 材料加工
  • 简介: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能在低能红外光下分解的高分子材料,并成功地对首个新材料进行了实验,为低能近红外光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活有机体中的响应材料,在临床诊断与治疗、设计新型人体组织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协会杂志《高分子》上。近红外光能穿透皮肤10厘米以下进入身体组织内部,而且能以极高的时空精确度远程实施,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且低能量的近红外光不会对身体组织造成伤害,但却一直没有与这种波长范围的光响应的生物材料作为载体。领导该研究的艾达·奥姆塔莉解释说,如果有一种材料,受到近红外光照射后会分裂,人们就能在其中装满抗癌药物注入肿瘤,然后用近红

  • 标签: 高分子材料 近红外光 低能量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光分解 临床诊断
  • 简介: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全球太阳能发电正在迎来复苏,2007年全球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0万kW。

  • 标签: 太阳能热发电 装机容量 研究所 华盛顿
  • 简介: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黄富强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北京大学等合作,通过化学剥离成单层二硫化钽纳米片并将纳米片抽滤自组装而重新堆叠成二硫化钽薄膜。重新组装的二硫化钽薄膜打破了原母体的晶体结构,形成了丰富的均质界面,并获得了比母体材料更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和更大的上临界场。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杂志》。

  • 标签: 超导转变温度 钽薄膜 硫化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美国化学学会 高温
  • 简介:2010年10月份,瑞士的Ge0唱Kaufm踟公司在Dusseldorf介绍了该公司研制的在可2010K下进行成型和注塑成型相结合的模具。用注塑工艺生产汽车的轻体结构件。轿车的结构件材料采用有机板(一种经轧制的带有加强筋的玻璃纤维强化塑复合材料)。板材首先在模具中受热成型,然后在同一模具中用注塑法制造加强筋。

  • 标签: 注塑成型 热成型 模具 热塑复合材料 注塑工艺 纤维强化
  • 简介:针对赤泥、油页岩利用率极低的现状,基于蚀变原理,对赤泥、油页岩进行了蚀变处理。借助XRD、IR等一系列微观测试分析工具,研究了蚀变混合物料的物质组成、结构特性以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混合物料在700℃,煅烧2h时,活性明显提高。

  • 标签: 赤泥 油页岩 热蚀查 活性
  • 简介:简要论述了镁法生产海绵钛工艺技术发展现状,并对海绵钛生产中氯化工序中熔盐氯化和沸腾氯化技术、TiCl4精制工序中的除钒技术、还原蒸馏工序中I型炉和倒U型炉技术、镁电解工序中各种电解槽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比较,对海绵钛生产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海绵钛 氯化 除钒 还蒸 镁电解
  • 简介:重庆市在镁合金开发应用上又取得重要突破。从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镁合金冲压成形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应用”验收会上获悉,通过对镁合金冲压成形技术进行开发,已成功制造出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和汽车座椅座盆样品。今后,相关成果将广泛应用于上述领域,为笔记本电脑和汽车“减”。

  • 标签: 技术开发 镁合金 重庆市 应用 减重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