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形貌规整的锂藻,通过化学改性构建Giantsurfactant,最终实现稳定乳液的效果,并讨论了乳化方式、固体颗粒浓度、油水比例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改性锂藻相比,改性后的锂藻对乳液具有更好的稳定效果。

  • 标签: 皮克林乳液 锂藻土 两亲性
  • 简介:为了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此前,中国也曾多次面对产能过剩问题,但每次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结束后,产能过剩反而进一步严重。

  • 标签: 产能 平板玻璃 电解铝 国务院 水泥
  • 简介:利用十八伯胺改性钙基蒙脱(MMT)制备出有机MMT。研究了十八伯胺用量、乙酸加入量和改性时间对改性的影响,采用活化指数、接触角对蒙脱的有机改性效果进行评价,借助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I))对MMT改性前后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十八伯胺用量为4%、乙酸用量为8%(质量分数)、改性时间为4h时,蒙脱的改性效果相对最好。红外光谱和XRD显示,伯胺已进入到蒙脱土层间,使蒙脱土层间距从0.979nm增至1.676nm。

  • 标签: 十八伯胺 蒙脱土 液相 有机蒙脱土
  • 简介:加里弗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开发出一种碳块,它拥有非常复杂的纳米孔洞结构,可用于存贮天然气,存贮体积是本身体积的180倍,而工作压力只是普通天然气罐的1/7。这种由玉米芯作原料的块是第一个能达到美国能源部于2000年提出的180:1的存贮体积指标的工艺。

  • 标签: 玉米芯 压块 甲烷 存放 体积指标 天然气罐
  • 简介:以自制的碳/蒙脱石复合材料、硅藻为原料,用十六醇作为改性剂,研究超声分散和常规搅拌两种方法对碳/蒙脱石复合材料、硅藻效果表面改性的影响,通过分光光度计、接触角测定仪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处理过的碳/蒙脱石复合材料、硅藻粉体均较未处理前分散性好;超声分散方法有利于硅藻的表面改性,而碳/蒙脱石复合材料用搅拌的方法效果更好。将不同改性方法制得的粉体材料及未改性粉体填充到天然橡胶中,其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 标签: 碳/蒙脱石 硅藻土 表面改性 超声分散
  • 简介:以Ti(OBu)4和内蒙古杭锦2^#为主要原料,Sr(NO3)2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Sr元素掺杂改性的TiO2/杭锦2^#复合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紫外光照射下,以亚甲基蓝水溶液为光降解体系,考察了Sr的掺杂量和热处理温度对光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r的掺杂量为0.5%,焙烧温度为500℃条件下制得复合物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相同条件下的TiO2/杭锦2^#。该复合物催化剂的优点是易于从分散体系中分离和可循环使用。

  • 标签: TiO2/杭锦2^#土 锶掺杂 光催化剂 溶胶-凝胶法
  • 简介:采用有机改性的层状硅酸盐与聚丙烯/尼龙6通过熔融插层成功制备了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并发现相容剂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MPP)的加入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变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及正电子淹没寿命谱(PALS)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加入相容剂MPP后,材料的自由体积浓度显著降低,平均孔洞大小则略有增加,这与MPP与基体分子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 标签: 纳米复合材料 蒙脱土 聚丙烯 尼龙6 相容剂
  • 简介:以水合氯化钌和乙醇钠为原料,首先制备了乙醇钌的乙醇溶液。通过对乙醇钌的乙醇溶液进行雾化,以2:1的氮氧比为载气,在400℃常压条件下沉积了RuO2薄膜。采用XRD和AFM分别表征了薄膜的结构及表面形貌,证实了Ru02薄膜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为21.4nm。通过电化学测试,RuO2薄膜的容量可达0.818F/cm2(549F/g),充放电性能良好。经1000次循环测试,剩余容量仍然可达到初始容量的92.1%,同时发现RuO2薄膜具有较低的阻抗,有利于薄膜电容器以大电流快速充放电。

  • 标签: RuO2薄膜 雾化辅助化学气相沉积 充放电性能
  • 简介:在传统的纳米压痕实验中,常采用已知折减弹性模量的标准试样经过多组压痕实验的方法求得面积函数A.然而,这种常用的方式所求得的面积函数,在压痕接触深度非常小的情形下会造成较大误差.本文针对玻氏压头,采用纳米压痕实验修正其在小深范围内的面积函数,然后通过修正后的面积函数,使其在小深范围内测量的材料硬度值接近于真实值.

  • 标签: 纳米压痕 玻氏压头 面积函数 硬度 小压深
  • 简介:浸渗法是一类先进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总结了无浸渗方法制备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工艺特点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无浸渗工艺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工艺的可能机理,并指出了该工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

  • 标签: 无压浸渗 金属基复合材料 浸渗机理
  • 简介:在降低铝电解电耗工作的诸多方案中,降低系统各部位欧姆电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硬性方法,它与工艺参数、电解工人的操作水平基本不存在关联性,简单易行,无副作用,不需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及投入产出比极低。当系统欧姆电阻降低之后,选择降低电耗的技术路线有两条:一是直接降低电解槽设定电压;二是不降低槽电压而使极距自然提高,从而提高电效、降低电耗。两条路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标签: 铝冶炼 利润 降压 压降 铁碳 固定资产投资
  • 简介:研究了高纯煤沥青作为粘结剂应用于高纯石墨制备过程中的混捏、辊工艺,对高纯煤沥青各组分及结焦值进行了测定,考察了配料比、混捏温度、混捏时间、辊温度、辊次数等因素对混捏、辊压过程中物料的均匀程度、塑性及成型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混捏配料比为1:0.8、混捏温度为140℃、混捏时间为lh、辊温度为140℃、辊次数2~3次。结果表明,采用高纯煤沥青作为粘结剂应用于高纯石墨制备过程中的混捏、辊工序,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国内外煤沥青粘结剂指标的要求,不仅具有较强的粘结性能,且杂质含量极低,能够满足高纯石墨制备对原料纯度的要求。混捏及辊工序直接关系到后续高纯石墨产品的成品率。在此条件下,所得物料混合均匀、塑性好、糊料成型效果好且产品表面光洁致密度高,为下一步等静压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 标签: 高纯煤沥青 粘结剂 混捏 辊压 高纯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