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铁是人和动物机体所需的一类微量元素,在动物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时补充铁可以提高机维的免疫力,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本文从动物免疫的角度概述了铁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因子和吞噬细胞的关系。

  • 标签: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因子 吞噬细胞
  • 简介:本试验所研究的新型生物饲料原料BGB是餐桌垃圾通过微生物酶法发酵获得,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试验研究了BGB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免疫机能及其饲养环境的影响。试验选用出生体质量相近(405±216g)1日龄AA(ArborAcres)肉仔鸡公雏3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基础日粮(对照)、基础日粮±5%BGB、基础日粮+1G%BGB、基础日粮+5%BGB。自由采食和饮水。

  • 标签: 饲养环境 免疫功能 微生物酶法 基础日粮 生长 肉鸡
  • 简介:1动物硫酸软骨素的结构及性质硫酸软骨素是从动物软骨组织中提取、纯化所得的酸性粘多糖。产品呈白色或微黄色粉末,略带成味,无臭,易溶于水,水溶液具粘稠性,加热不凝结;在乙醇、丙酮或冰醋酸中不溶,分子量5000~30000,一般含有50~70个双糖单位,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S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D-氨基半乳糖以1,3苷键连接形成二糖,而二糖单位之间以β-1,4苷键连接而成。

  • 标签: 硫酸软骨素 保健功能 药理作用 动物 高分子化合物 酸性粘多糖
  • 简介:随着抗生素时代的即将过去,寻找对动物与人类有益无害的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养殖业向前发展的根本所在。其中,益生素是最先被提出的抗生素替代品,益生素是可直接饲喂动物的在动物消化道内起有益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它以活的形式在动物消化道中与病原菌通过竞争性抑制,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并直接参与胃肠道微生物的平衡,达到胃肠道功能正常化的目的(Fuller,1998)。

  • 标签: 动物生产 益生素 营养功能 抗生素替代品 胃肠道微生物 应用
  • 简介:试验选用体重约25kg的社长大三元杂交猪60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15%、20%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结果表明:添加5%、10%水平的苜蓿草粉可显著提高25~50kg生长猪、的增重效果及饲料转化率(P〈0.05),对淋巴细胞和ANAE阳性细胞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

  • 标签: 苜蓿草粉 生长猪 生产性能 免疫功能
  • 简介: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也是最顽固的传染病。本病既可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蛋垂直感染。此病造成的危害如下:(1)白痢病种鸡的成活率、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雏鸡生产性能显著下降,并导致后代死淘率和永久带菌者大量增加.(2)隐性白痢种鸡或其种蛋的销售,相当于散播本病、扩大疫情。

  • 标签: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 净化措施 种蛋受精率 垂直感染 水平传播 生产性能
  • 简介:引起猪拉痢的原因大致有三种:一种原因是病毒症引起的,冬天易发;治疗效果差,要重在预防。一种原因是细菌引起,常见有大肠杆菌引赶的。此类疾病以预防为主,发病可以治疗,生产中要加强水源、场地消毒,加强猪场管理。一种原因是饲料引起的猪拉痢。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引起的猪只拉痢,从微生态学角度讲,都是由于体内菌群平衡失调所引起,各种预防手段的目的在于维持这种菌群的平衡;而各种治疗手段的施行,在于恢复这种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下面就猪的不同原因引起的拉痢及治疗方法进行一下介绍。

  • 标签: 猪场管理 治疗效果 菌群平衡 防治 预防为主 场地消毒
  • 简介:仔猪饲养管理的任务是提高成活率、个体重和断奶窝重。现代养猪已从传统的仔猪7~8周龄提前到4~5周龄断奶。仔猪在30d左右即遭受出生和断奶两大应激,尤其是仔猪出生时由水生到陆生、由无菌到有菌、由被动营养到主动营养、由恒温到变温等四方面的环境变化,加上生长快,代谢旺盛、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机能不健全,缺乏先天免疫能力、容易生病等生理特点,

  • 标签: 仔猪 有效措施 断奶窝重 消化机能 饲养管理 环境变化
  • 简介:强化饲养管理是增强牛体健康,减少营养性不足的基本方法。因为母牛喂过多的精饲料而运动又不足,容易使奶牛过肥,发情异常,妨碍生育。尤其高产奶牛精料过多,更易引起代谢疾病,进而造成不孕和犊牛生长期营养不良,发育受阻,影响生殖器的发育,易造成初情期推迟,初产期出现难产或死胎,既影响繁殖性能,也影响生产性能。

  • 标签: 奶牛不孕 技术 防制 发育受阻 饲养管理 高产奶牛
  • 简介:布鲁氏菌病(简称为布病)虽然可以感染60多种畜禽,但最主要的易感群体还是牛、羊、猪,近几年呈现高发趋势。临床主要危害是引起生殖系统发炎,导致生殖障碍,严重影响繁殖力,母畜表现为子宫炎、乳房炎、流产、不孕,产死胎、弱胎,公畜表现为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关节炎、滑液囊炎、淋巴结炎。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综合预防 生殖系统 生殖障碍 种畜禽 繁殖力
  • 简介:断奶仔猪发生腹泻有多方面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一些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往往伴有腹泻;环境应激易导致仔猪消化功能紊乱,诱发腹泻;早期断奶心理应激以及分群、换料等条件下都易诱发消化道疾病,而营养应激是造成仔猪腹泻的基本因素,在养猪生产中,由于补料方法和饲料质量造成仔猪腹泻是最常见的。在饲养管理上,断奶仔猪早期进行补料是减轻仔猪断奶后饲粮应激的一项有效措施,断奶前补料不仅可以弥补仔猪通过母乳摄入的营养不足,而且能促进仔猪消化道的发育,使其逐渐适应固体饲料,通过补料能有效地增强仔猪断奶后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少腹泻发生率,在饲料营养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

  • 标签: 仔猪腹泻 营养控制 传染性疾病 消化道疾病 补料方法 消化功能紊乱
  • 简介:氨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气体,能强烈地刺激鸡呼吸道黏膜和眼角膜。它主要来源于鸡排泄的粪便及鸡舍地面上潮湿垫料之中,当鸡粪在舍内长时间不清理,垫料严重潮湿,长时问不开窗通风换气,无排风设施等均可造成舍内氨气蓄积,使氨气浓度增大。氨气危害常发生在寒冷季节,尤其是育雏阶段,养鸡户往往偏重于对育雏舍的温度、湿度的要求,而忽视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对雏鸡的危害,特别是舍内温度达不到要求标准。

  • 标签: 氨气浓度 鸡舍 控制 气体含量 舍内温度 通风换气
  • 简介:蛋鸡的产蛋性能是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鸡苗、饲料、饲养管理方式、疫病防治是制约产蛋性能的四个重要因素,因此选择优质的雏鸡、饲喂优质的饲料、改善饲养方式,搞好日常管理、进行周密的疫病防控是搞好蛋鸡养殖的四大关。

  • 标签: 蛋鸡养殖 生产性能 饲养管理方式 产蛋性能 疫病防治 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