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奶牛的瘤胃内栖居着大量微生物,其中70%瘤胃细菌能利用非蛋白氮(NPN)分解产生的氨作为唯一的氮源,合成菌体蛋白供宿主利用。尿素含氮量非常高,而且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尿素的分解速度是微生物对其利用速度的4倍。如何降低尿素的分解速度是避免奶牛氨中毒和提高尿素氮利用率的关键。目前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日粮中添加脲酶抑制,目的是抑制瘤胃微生物脲酶活性、减缓尿素分解速度,使碳水化合物发酵和菌体蛋白合成趋于同步,从而提高氮素利用率。

  • 标签: 脲酶抑制剂 奶牛养殖 瘤胃微生物 分解速度 氮利用率 应用
  • 简介:植酸梅能降解植,释放植中的磷分,解除其营养抗性,提高食物及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排泄物中有机磷含量,预防由磷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促进人、畜磷、钙、锌等营养水平的提高。因此植酸梅被广泛应用在饲料和粮食工业中,用于降解饲料和食物中的植。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

  • 标签: 植酸酶 固态发酵 木薯渣 有机磷含量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营养水平
  • 简介:影响矿物元素的消化吸收。植分子中含有一分子肌醇和六个磷酸基团,由于磷酸基团呈负电性,可与Ca^2+、Fe^2+、Zn^2+、Cu^2+、Mn^2+等阳离子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从而降低了这些矿物质元素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表明:一分子的植可以结合3~6个Ca^2+形成难溶性的植钙,因此降低了钙的生物利用率。而钙是动物

  • 标签: 植酸酶 蛋鸡 饲料 消化吸收
  • 简介:1产品分类1.1纯牛乳:以牛乳或乳粉为原料,脱脂、部分脱脂或不脱脂,经发酵制成的产品。1.2调味牛乳:以牛乳或乳粉为主料,脱脂、部分脱脂或不脱脂,添加食糖、调味剂等辅料,经发

  • 标签: 酸牛乳 部分脱脂 产品分类 乳粉 调味剂 食品添加剂
  • 简介:随着农村畜牧业的发展,畜禽饲养量不断增多,因饲养环境条件差,管理不善,畜禽误食氟乙酰胺(敌蚜胺、1081)灭鼠毒饵中毒现象时有发生。牛羊等中毒后,发病急,常规解毒药治疗无效,致死率可达100%。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根据其发病程度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自2002—2004年,共治疗牛羊等畜禽181例,治愈152例,治愈率83.9%。

  • 标签: 畜禽 氟乙酰胺 中毒事件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治疗方法
  • 简介:【俄罗斯《晨报》10月20日报道】题:新制剂将使我们变得更年轻更聪明(作者斯捷潘·阿法纳西耶夫)。俄罗斯生物医学研究所科研康复医疗中,心教授亚历山大·伊特凯斯表示,该中心研制出一种由若干食用制剂调成的鸡尾酒,可以延缓衰老进程。

  • 标签: 制剂 老鼠 康复医疗 生物医学 衰老进程 俄罗斯
  • 简介:在养鸡(蛋鸡、肉鸡)的生产过程中,人们常注重对鸡供给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饲料,但往往不注意对脂肪的供给。实践证明,鸡饲料在营养成分比较全面的基础上,如果再添加适量脂肪(动物油、植物油或加工油的下脚料等),不但能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 标签: 脂肪 喂鸡 促生长 防病 碳水化合物 生产过程
  • 简介:采用液质联用仪法测定生鲜乳中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5种β-内酰胺类药物在5~100ng/mL的浓度范围内,其回归标准曲线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23~0.9998,回收率在65.6%~102.2%范围内,变异系数为3.45%~9.23%。本试验为大批量生鲜乳样品的β-内酰胺类药物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生鲜乳 Β-内酰胺
  • 简介:益生菌是一类对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宿主肠道,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为了验证益生菌在治疗犬的肠道疾病中的临床效果,作者于2017年1至5月,使用犬猫益生菌进行了临床应用,通过统计临床收集所有治疗病例,分析了该益生菌制剂的临床疗效,证实犬猫益生菌在治疗肠道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益生菌制剂 肠道疾病 治疗 犬猫 活性微生物 临床效果
  • 简介:奶牛冬季痢疾是一种以急性腹泻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大多数牛场每三年爆发一次。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冠状病毒是冬季痢疾的病因。一直以来对本病还没有有效的控制或防治措施。我们在抗感染微生物理论指导下运用微生态制剂对本病进行全群防治,使疾病流行期缩短了至少一个星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奶牛冬季痢疾 微生态制剂 芽孢杆菌
  • 简介:脂肪病是一种以动物体内脂肪组织发生非正常黄染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幼龄水貂.一般是由于长时间饲喂变质的动物性饲料,特别是贮存过久的鱼引起的.本文病例发生于哺乳母貂,由于该场饲喂大量的冻刀鱼,诱发了本病.

  • 标签: 水貂 皮下脂肪 饲料 氧化酸败
  • 简介:1纤维素及其作用机制纤维素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一组的总称.的纤维素分为CI、CX和纤维二糖酶.CI主要作用于天然纤维素,使之转变为非结晶的纤维素.CX又分为CX1和CX2两种.

  • 标签: 纤维素酶 应用 作用机制 养殖业 饲料添加剂
  • 简介:2002年3月16日—6月5日,我们对烟台绿叶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绿针神"制剂进行了临床药物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绿针神"制剂:系烟台绿叶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出产的一种水剂,规格为5ml/支,标明为注射液,其主要成份为喹诺酮类抗菌药及最新抗病毒成分。

  • 标签: 制剂 动物保健品 临床型乳房炎 药物试验 有限公司 注射液
  • 简介:1激素对家禽脂肪代谢的调控1.1激素对家禽脂肪合成代谢中ACC的调控乙酰辅酶A羧化(ACC)是催化动物脂肪合成的限速,它主要通过异构修饰和共价修饰途径来实现其调控作用,异构修饰调控是一种典型的长链乙酰(CoA)反馈抑制,柠檬可以激活该的活性,因而成为大多数动物机体中细胞质乙酰辅酶A的前体。ACC的共价修饰调控表现为可逆性磷酸化。一般认为,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所引起的磷酸化和解聚作用会增加柠檬的依赖性并降低ACC的活性。最近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有脱磷酸化及聚合作用,从而增加了柠檬的敏感性,进而对该有激活作用,并认为胰岛素是完全的转录后的调节效应,但Coupe(1990)发现在注射胰岛素后,ACC活性及其mRNA水平都会增加,因此,胰岛素对ACCmRNA的调控也许是间接的,近来更多认为血液葡萄糖水平以及胰岛素会影响ACCmRNA水平,生长激素似乎降低了猪的ACCmRNA水平,而甲状腺素T3能增加ACCmRNA活性。

  • 标签: 家禽脂肪代谢 机理研究进展 脂肪代谢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