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兽用抗生素是目前我国畜牧业中使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药物,在控制畜禽的传染性疾病和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抗生素的不当使用,也对公共卫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综述了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对公共卫生的危害,提出了合理应用的一些措施。

  • 标签: 畜禽养殖 抗生素 传染病 危害性 合理使用 建议措施
  • 简介:牛奶体细胞数,是指每毫升牛奶中所含的体细胞的数量。简称SCC,其主要成份是白血细胞,占99%。国际乳业通识,SCC越低,生鲜乳质量越高;SCC越高,对生鲜乳的质量影响越大。因此被各国专家认为是生鲜乳质量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牛奶体细胞数是乳房健康的指示性指标.反映乳房的健康与奶牛的产奶能力、牛奶质量的好坏有关,也反映一个牧场的总体管理水平。牛奶中体细胞数增加会使产奶量减少,还会影响牛奶的质量,使牛奶产生酸败气味,并且减少奶制品存储时间。在奶牛的养殖中控制、降低体细胞数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影响牛奶体细胞数的因素介绍如下:

  • 标签: 牛奶质量 体细胞数 乳房健康 指示性指标 SCC 乳质量
  • 简介: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奶牛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的一种传染病。以高热、贫血、黄疸和产奶量急剧下降为主要症状。病程一般为3~7d。2006年以来,笔者共诊治该病56例,由于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均获治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牛附红细胞体病 奶牛 诊治 细胞表面 传染病 产奶量
  • 简介:由于气候影响,饲养管理技术落后,一些奶牛场出现母牛趴卧不起,而畜主对此症状缺乏认知,延误了最佳有效治疗时机,致使奶牛被淘汰,给奶牛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分析原因可能是一些疾病的症状,应引起读者重视。

  • 标签: 奶牛场 综合症 饲养管理技术 经济损失 症状 母牛
  • 简介:2012年,清丰县种猪场饲养的6头种公猪,先后出现了蹄裂:主要表现为病猪行走僵硬、蹄裂、跛行,行走时地上有血迹.皮肤粗糙,角质层增厚、结痂。

  • 标签: 猪蹄 防治 种公猪 种猪场 角质层 病猪
  • 简介:奶牛血乳是产后奶牛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乳汁呈红色的一种疾病,本病致使大批牛奶被废弃,给奶牛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文中分析了奶牛血乳的发病原因,根据临床经验介绍防治措施,为提高养奶牛的经济效益提供支持。

  • 标签: 奶牛 血乳症 防治
  • 简介:宝应县逐步向生猪生产大县迈进,母猪生产数量迅猛发展。笔者在为农户作技术指导过程中遇到不少母猪生产瘫痪的病例,若治疗不及时,会发生永久性瘫痪而被淘汰,有的甚至死亡,给饲养户带来很大的损失。为减少此类病畜给生产带来影响,就实践中总结的一些体会表述如下。

  • 标签: 瘫痪症 母猪 防治 生猪生产 生产数量 生产瘫痪
  • 简介:1流行特点肉鸡腹水综合多发于15-50日龄,一般是冬季和早春,与冬春季节舍内饲养通风不良而造成缺氧有关。也与此时正值肉用仔鸡迅速生长有关。2发病机理肉鸡生长过快,心肺功能不能很好满足和适应快速增长的肌肉对血氧的需要所致。由于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心肺功能不全,循环障碍,血液中液体随着血压升高,从血管中渗出,积存在腹腔,形成腹水。

  • 标签: 肉鸡腹水综合症 致病因素 防治 流行特点 通风不良 冬春季节
  • 简介:对于牧场管理而言,最关键是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其中体细胞直接影响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其它乳成分。通过体细胞数的变化,可反映牧场管理水平及牧场经营状况。体细胞数(SCC)是指每毫升牛奶中所含的体细胞量,它反映牛场奶牛乳房健康状况.几乎参加DHI项目的每头泌乳牛都进行体细胞检测。它包括多种类型的细胞白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等,高体细胞记录预示着大量的白细胞的存在和乳房感染几率较大。DHI报告可提供全群奶牛各胎次每月体细胞数值,可按照不同胎次统计出不同体细胞水平的牛头数及所占百分比。

  • 标签: 体细胞数 奶牛场 生产管理 牧场管理 乳蛋白率 奶牛乳房
  • 简介: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附红细胞体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的一类微生物。该病原体可引起牛发热、黄疸、贫血和产奶量下降等症状。1发病情况2012年7月25日,沈阳苏家屯区王某自家养殖的奶牛发病,病牛消瘦,四肢无力,疲倦喜卧,起立缓慢,病牛倒卧届需较长时间才能重新站立。食欲不振。曾在附近兽医院注射过青霉素,但效果不佳。2临床症状病牛消瘦,精神沉郁,四肢无力,疲倦喜卧,起立缓慢。食欲不振,瘤胃蠕动音弱,腹泻,尿黄。呼吸急促,鼻有灰白浆性鼻液,流泪。眼结膜黄染,口唇苍白。体温是40.4℃,心跳106次/分。

  • 标签: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 诊治报告 人畜共患传染病 附红细胞体感染 发病情况 四肢无力
  • 简介:奶牛毒血又叫奶牛肥胖综合,是由于妊娠期间日粮能量水平过高,母牛妊娠期过度肥胖而分娩前后发生的营养代谢病。临床上以食欲废绝、精神沉郁、胃肠蠕动停止、消瘦、间有黄疸、繁殖功能障碍为特征。本病多发生在高产奶牛的围产期,产奶量越高越易发病,尤其以分娩后1~2周内多发。在春、冬季节多发。一般发病率可超过30%,死亡率高达80%.

  • 标签: 妊娠毒血症 高产奶牛 中西医结合治疗 日粮能量水平 营养代谢病 分娩前后
  • 简介:1发病情况2011年9月,南阳市南郊某养殖户饲养的10头奶牛有1头发病,主要症状是高烧、眼结膜潮红、流泪等,用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治疗,疗效甚微,体温升高到4.1℃~42℃,1~2d后死亡。接着,又有3头奶牛发病,这次因及时诊断和治疗,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 标签: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发病情况 药物治疗 体温升高 养殖户
  • 简介:细胞数,是指每毫升牛奶中所含的体细胞的数量,英文专有名词为SomaticCellCount,简称SCC,其主要成份是白血细胞,占99%。目前各奶产国的国家标准均已采纳SCC作为对生鲜乳质量标准的一个强制性指标,并和生鲜乳价格挂钩以激励持续降低SCC,许多国家还在考虑推行更严格的SCC标准以促进奶牛场持续提高科学养殖和管理水平从而保证生鲜乳质量的持续提高。

  • 标签: 体细胞数 风险控制 质量安全 乳品企业 SCC 专有名词
  • 简介:本试验对天津市嘉立荷牧业有限公司第十四牧场1000头左右的荷斯坦泌乳牛奶样进行分析.然后统计体细胞数和产奶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胎次,不同月份体细胞数与日产奶量和乳脂率负相关程度,和与乳蛋白率正相关的程度不同。其中,一胎牛体细胞数与日产奶量的相关系数差异极显著所占比例较大(60%);二月、五月、六月、八月、九月体细胞数与日产奶量相关系数差异显著和极显著比例较大(分别为75%、75%、50%、50%、50%);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体细胞数与乳蛋白率相关系数显著比例较大(分别为50%、75%、75%、75%);二月体细胞数与乳脂率相关系数显著比例较大(75%)。说明胎次对体细胞数与产奶性能的相关的影响相对较小,月份的影响相对较大。

  • 标签: 体细胞数 产奶性能
  • 简介:1流行特点该病有两个血清型,PCV-1型没有致病性,PCV-2型具有致病性,其潜伏期为2w。据一些国家的血清学调查,多数猪场血清阳性率在30%~80%之间,仔猪出生后血清中含有较高的抗PCV母源抗体,在出生后8-9周龄这种抗体消失,在13~15周龄时血清中这种抗体又会重新出现,这正是8-9周龄前后仔猪易感染该病的原因所在。

  • 标签: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综合防治 临床诊断 母源抗体 血清学调查 血清阳性率
  • 简介:临床上引起猪腹泻的传染病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伪狂犬病、仔猪黄痢和白痢、肠炎型仔猪副伤寒、猪痢疾及猪梭菌性肠炎等,尤以病毒性腹泻为多见。现将上述几种以腹泻为主的猪传染病,依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等临床方面的特点进行介绍,并提出对这类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 标签: 猪传染病 临床诊断 防控措施 猪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流行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