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采用Tai法对1997年至1999年以来湘西烤烟良种区12试验点7烤烟品种(系)产量、产值均价3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稳定分析.结果表明,在95%概率保证下,参试7品种(系),K326、K346、云烟87、RG17等4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平均值稳定综合表现较优,是产量理想、质优且稳定类型;红花大金元虽然产量表现较优,稳定较好,但产值均价平均值中等,且不够稳定;315K358两品种(系)性状平均值及其适应性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以产值作为主要评价性状,把产量质量进行综合概括,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出新品种推广价值.研究还发现,产值构成因子是产量均价,它们之间相关不显著,性状间具有独立性,因果关系并非是简单线性关系.

  • 标签: 烤烟品种 经济性状 稳定性 分析
  • 简介:为有效评价卷烟产品质量稳定,基于物理指标、烟丝常规化学指标主流烟气化学指标,进行多特征统计分析,进而采用相似度分析建立了不同批次卷烟产品质量稳定定量评价方法,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法考察了不同品牌之间差异程度。结果表明,相似度方法可有效检验不同批次卷烟质量波动情况,得到结果与感官评价得到结果基本一致,同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可良好地区分不同牌号卷烟样品。说明,基于多特征指标的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为卷烟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定量描述方法。

  • 标签: 卷烟 质量稳定性 多特征 相似度分析 主成分分析
  • 简介:利用扫描电镜、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比较了几种烟丝表面形态、断面形态、结晶结构与热稳定差异,结果表明:天然烟丝组织干瘪,排列紧密,膨胀丝组织光滑膨大;天然烟丝纤维素结晶度高,膨胀丝纤维素结晶度较低;3种烟丝热稳定差别不大。

  • 标签: 烟丝 表面形态 断面形态 结晶度 热稳定性
  • 简介: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来料烟丝结构与卷制后单支重虽烟支密度及其稳定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大于3,35mm长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烟支密度影响趋势与对其稳定影响趋势相反,即随着大于3.35mm烟丝比例增加,卷烟单支最培煳支密度减小但其稳定下降;不同长度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烟支密度及其稳定影响程度不同,大于5.60mm烟丝影响较小,2.80~4.75mm烟丝影响最大。

  • 标签: 烟丝结构 单支重量 烟支密度 稳定性 灰色关联分析
  • 简介:对7种品牌市售电子烟及30种电子烟液,从烟液烟碱含量、单次充电最大抽吸口数、烟碱释放行为进行分析比较,为深入研发电子烟产品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1)电子烟液常温放置半年,具有良好稳定;(2)电子烟液实测值盒标烟碱值差异较大;(3)不同品牌电子烟电池容量差异较大,可抽吸口数在50-420之间;(4)抽吸烟弹可释放烟液量烟杆电池电量对烟碱释放行为有明显影响。

  • 标签: 电子烟 电子烟液 烟碱 释放行为
  • 简介:烟草(NicotianatabacumL.)现有的可将烟碱转化为降烟碱转化株都不够理想。目前认知水平对这一特性在白肋烟表现也知之甚少。研究就非稳定植株遗传特性对其后代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对可能造成这种遗传非稳定原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非稳定性 白肋烟 烟碱 植株 嵌合体 遗传特性
  • 简介:为筛选出优质抗病雪茄烟种质资源,在云南德宏开展72份雪茄烟种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PASwarrHibshman产量高;Havana142上中等烟比例高;多数种质烟叶外观质量好或较好;烟叶K2O为1.82%~5.75%,钾氯比为6.47~44.23,化学成分变异系数:糖碱比〉氮碱比〉两糖差〉总植物碱〉还原糖〉总糖〉钾氯比〉Cl-〉K2O〉总氮;Havana142、LittleHill、Havana211等感官评吸质量档次为较好,其余种质为较好-或中等+;多酚变异系数(29.38%~72.34%)排列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将72份资源聚为5类,雪茄内包皮被归在品质较好第1、2类,雪茄外包皮被归在第3、4类,雪茄茄芯被归在第3、4、5类。筛选出抗PVY种质5份,对TMV免疫10份,抗TMV3份,抗黑胫病种质1份,可供生产育种选择利用。

  • 标签: 雪茄烟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外观质量 化学成分 多酚
  • 简介:为了让卷烟感官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精准把握消费者真实需求,通过网络评论爬取和在线问卷调查两种途径获取代表性卷烟消费者感官评价数据,采用语义分析相关统计学方法,从感官描述词匹配频率词汇数、指标理解度几何平均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初步验证了中式卷烟消费体验感官评价指标的实用性适用性。研究发现:(1)网络评论分析问卷调查两种方法验证结果较为一致,并相互补充;(2)对于一级指标,消费者对描述满足感特征指标最为关注,其次为舒适感轻松感;(3)对于二级指标,从消费者关注感知程度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核心指标,包括"浓郁"、"醇厚"、"刺激"、"柔和"、"清新"、"劲头"、"甜润"、"顺畅"、"余味"、"杂气"、"嗅香""细腻"等12关注多、易感知指标;第二类为延伸指标,包括"成团"、"丰富"、"绵长"、"透发"、"均衡""愉悦"等6关注少、难以感知理解、但起到深化综合作用专业性指标。

  • 标签: 消费体验感官评价 网络评论 问卷调查 指标验证 卷烟 匹配
  • 简介:为探明各影响因素对工序加工质量影响,采用田口方法——稳健性设计对筛分加料工序进行了较为系统质量评价与参数优化。结果表明:1)热风温度对加料后叶片平均含水率温度影响均为最大,简体转速对加料后叶片平均含水率温度影响均为最小;2)物料流量对加料后叶片含水率温度波动影响均为最大,筒体转速对含水率波动影响最小,蒸汽压力对温度波动影响最小;3)为减小加料后叶片含水率温度波动,以质量损失最小化为原则,各因素水平最适组合为:热风温度75℃、蒸汽压力0.35MPa、物料流量4000kg/h、筒体转速13.5r/min;4)综合各因素对加料后叶片含水率温度影响大小,可将热风温度物料流量视为重要因素,蒸汽压力视为调节因素,简体转速视为次要因素。

  • 标签: 稳健性设计 SN比 筛分加料 质量评价 参数优化
  • 简介:以调制后2种烤烟、2种白肋烟以及1种晒烟为试验样品,在5年自然贮藏过程,定期取样测定不同类型烟叶内TSNAs其前体物生物碱、硝酸盐含量。研究表明,随贮藏时间增加,5种烟叶NNN、NNK、NAB、NATTSNAs总量均不断上升,经拟合符合二次曲线增长模型。白肋烟TSNAs含量最高,贮藏过程增加量最多,且以四川白肋烟NNNTSNAs总量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晒烟,烤烟TSNAs含量最低,且在贮藏过程增加幅度较小。TSNAs前体物生物碱及硝酸盐含量在贮藏过程呈下降趋势,以晒烟烟碱含量最高且下降幅度较大,以四川白肋烟降烟碱含量最高且下降幅度最大。硝酸盐含量在不同类型烟叶间差异大,白肋烟硝态氮平均含量3076.50μg/g,比烤烟28.05μg/g高109.68倍。烟叶TSNAs含量与生物碱硝酸盐相关性均较高,其中硝酸盐含量与贮藏后TSNAs含量相关性比贮藏前更大,与TSNAs形成更为密切。

  • 标签: 烟草 贮藏时间 烟草特有亚硝胺 生物碱 硝酸盐
  • 简介:贯彻落实“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战略任务,需要准确把握“卷烟上水平”提出背景、深刻内涵路径措施。分析认为,“卷烟上水平”是在烟草行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同时面临深刻变化内外环境改革动力有所减弱背景下提出来。要从“卷烟上水平”是行业一场新重大变革、是行业发展方式重大转变、是一项综合全面的系统工程角度全面理解其深刻内涵,并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做强做大知名品牌、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抓好综合配套建设等方面积极谋划路径措施。

  • 标签: 上水平 背景 内涵 路径
  • 简介:在保持HXD出口叶丝含水率温度恒定情况下,改变RCC循环风温度、RCC出口叶丝含水率、HXD负压、HXD蒸汽施加量、HXD工作风温、物料流量、HXD工艺气体流量7加工过程工艺参数,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及气质连用技术、内标法定量,测定了HXD出口叶丝21种中性香味成分、10种酸性香味成分、9种碱性香味成分,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烟丝常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1)7加工过程工艺参数变化对烟丝常规化学成分含量、中性香味成分含量、酸性香味成分含量、碱性香味成分含量香味成分总量影响不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较小,各种香味成分含量变化较大。(2)RCC出口烟丝含水率、HXD负压、HXD工艺气体流量以及HXD工作风温对香味成分变化幅度影响较大,为保证卷烟质量稳定,应着重关注这4过程。(3)总结得出了获得最大香味成分含量最佳工艺参数。

  • 标签: HXD 叶丝 香味成分 工艺参数
  • 简介: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01年湖北白肋烟样品7种多酚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白肋烟生长、采收、调制期间多酚含量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下部白肋烟多酚含量在采收前已达到顶峰,上部白肋烟多酚在生长过程逐渐积累,其含量在调制初期达到最高,超过中部下部烟叶含量.调制开始3周内白肋烟多酚含量急剧下降,减少80%以上,随后下降趋势变缓,不再发生剧烈变化.调制前绿原酸类成分在多酚含量最高,芸香苷等成分次之,莨菪亭等成分最少;当调制结束,芸香苷含量在多酚变为最高.此外,对绿原酸3种异构体在白肋烟生长、采收、调制期间含量变化也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采收 白肋烟 生长 多酚 酚含量 调制
  • 简介:为研究硝态氮含量对调制后烟叶高温贮藏过程TSNA形成影响,设计白肋烟田间施氮肥量试验、室内对烤烟烟叶添加不同浓度硝酸盐试验,并对白肋烟烤烟叶片烟梗分别取样,得到硝态氮含量差异较大样品。将样品在高温(45℃)条件下贮藏15d,以在低温(10℃)条件下贮藏作为对照,测定所有样品硝态氮TSNA含量。结果表明:烟叶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新调制烟叶硝态氮含量与TSNAs相关性较小,在高温贮藏15d后,其相关性显著增加,烟叶硝态氮含量与高温贮藏期间TSNAs增加量呈显著正相关;白肋烟烤烟均表现出烟叶主脉硝态氮含量远高于叶片,高温贮藏15d后,主脉TSNA增加量显著高于叶片;在人工添加硝酸盐试验,随添加硝酸盐量增加,烤烟烟叶硝态氮含量及高温贮藏后TSNA含量显著增加。以上说明硝态氮含量与高温贮藏过程TSNAs形成有密切关系,通过农业措施降低烟叶硝态氮积累是减少贮藏过程TSNA形成有效途径。

  • 标签: 烟草 硝态氮 TSNAS 高温 贮藏
  • 简介:肯塔基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并推动中耕作物生产保护耕作法。肯塔基农民是世界上接受保护耕作大规模种植玉米大豆首批农户之一。保护耕作用于白肋烟生产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但此前烟农兴趣始终不高。烟农不愿放弃传统耕作方式,缺乏合适移植机技术,对于控制杂草担忧以及更多是近来对于未来生产水平不确定性使得采用保护耕作进展减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关于烟草保护耕作研究再度恢复,引发了关于移植机,杂草控制新概念产生,包括作物管理。

  • 标签: 保护耕作 生产过程 耕作法 白肋烟 肯塔基 应用
  • 简介:为明确SOC1基因在叶片中生理作用,克隆到烟草SOC1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全长806bp。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后,获得26棵转基因植株,其中23棵鉴定为阳性植株,转化率为88.46%。与野生型烟草K326相比,获得SOC1过表达烟株开花提前,株高增加,叶片宽大。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SOC1过表达不影响叶片中Rubisco大亚基、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但提高了抗坏血酸氧化酶表达水平;提高了碳酸酐酶活性、蔗糖含量还原性抗坏血酸含量,并降低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表明SOC1可能通过影响氧化还原状态而提高碳酸酐酶活性光合速率。

  • 标签: 烟草 SOC1 转基因 光合 抗坏血酸
  • 简介:对香料烟陈化过程烟叶化学成分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香料烟在陈化过程烟叶淀粉、总N含量呈现出小幅度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烟碱含量明显下降,还原糖含量表现为陈化前期下降中后期有上升趋势,不同香型、不同部位香料烟之间在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感官评吸结果表明,香料烟在陈化过程总体感官质量及香型特征、香气质量、浓度、杂气、刺激性、余味燃烧性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通过陈化过程,不同风格香料烟特有的属性特征充分显现.

  • 标签: 香料烟 陈化 化学成分 品质
  • 简介:香气对烟草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烟草品种普遍存在香气量不足问题,对现有种质进行创新很有必要。诱变育种是创制新种质资源有力工具。本研究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导烟100产生突变,从中筛选获得5香气突变体fgr1-fgr5。与烟100相比,这5突变体表现出不同成熟性状较高腺毛密度。为进一步鉴定突变体香气性状,采用PEN3型电子鼻检测了突变体烟100新鲜烟叶烤后烟叶挥发性香气成分,并对电子鼻响应值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突变体分为两种类型:"晾晒烟类型""烤烟类型",这两种类型突变体具有不同香气指纹图谱。对香气代谢途径5关键酶基因进行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发现两种类型突变体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具有较大差异,表明它们在香气代谢相关途径具有不同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 标签: 烟草 突变体 香气 电子鼻 荧光定量
  • 简介: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制造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研究了烘烤过程烟叶淀粉、淀粉酶淀粉同工酶变化,及对色素降解影响.结果表明,在烟叶变黄阶段,淀粉急剧降解,48h后基本趋于稳定;淀粉酶活性从烘烤开始逐渐升高,并于36h前后达到一高峰,随后降低,在叶片水分40%~45%环境相对湿度70%以上,淀粉酶活性高,淀粉降解快,淀粉酶活性升高淀粉相对降解量呈动态正相关(rNC89=0.7517*,r云烟85=0.4479),在叶片水分含量降至10%左右,淀粉酶仍保持较高活性,但降解量很小,含量几乎趋于稳定.淀粉同工酶电泳胶板上明显可见3条酶带A、B、C,初步确定为a-淀粉酶、β-淀粉酶、R-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最高,且同工酶活性生理生化酶活性测定结果相一致.烘烤过程淀粉色素降解规律相同,数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rNC89=0.9649**,r云烟85=0.9428*.

  • 标签: 烟叶 烘烤 淀粉 淀粉酶 色素
  • 简介:对中部上部不同成熟度河南烤烟烟叶多种重要中性香味成分常规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结合毛细管GC及GC/MS对香味成分进行分离、定性定量,分析测定了异佛尔酮、氧化异佛尔酮、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等22种重要香味成分。根据行业标准测定了不同成熟度烟叶总糖、总氮、总植物碱等常规成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香味物质含量及所测物质醛类、酮类、醇类总量都随着成熟度增加呈增加趋势。上部烟叶随着其成熟度增加,总植物碱含量随之增加,还原糖、总糖含量及糖碱比随之减小,总氮、蛋白质含量则以尚熟最高;对中部烟叶而言,还原糖、总糖、总挥发碱、蛋白质、总氮含量以尚熟烟叶最高,总植物碱以成熟烟叶最高,糖碱比随着成熟度增加减小。

  • 标签: 烤烟 成熟度 中性香味成分 常规成分 气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