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浸果处理,研究了10%苯醚甲环水分散粒剂对采后芒果的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有效成分质量浓度为200和300mg/L的苯醚甲环处理后,经常温(25℃)和低温(13℃)贮藏的芒果均表现出发病率降低、好果率增加、转黄时间被推迟及果实失重率下降的现象;处理组芒果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V。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表明使用10%苯醚甲环水分散粒剂进行芒果保鲜处理,除可明显延长芒果贮藏时间并提高贮藏保鲜效果外,还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风味和营养品质。其中,200mg/L浓度处理的芒果防腐保鲜效果显著好于300mg/L的处理。

  • 标签: 苯醚甲环唑 芒果 防腐保鲜 贮藏品质
  • 简介:由炭疽属真菌(Colletotrichumspp.)引起的炭疽病是草莓育苗期的主要病害,在世界各地普遍发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湖北省内17个不同地区采集分离的103株草莓炭疽病菌株对咪鲜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咪鲜对湖北省草莓炭疽病菌的EC50值分布范围为0.0142~0.2156μg/mL,平均值为(0.0938±0.0299)μg/mL,其敏感性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作为湖北省草莓炭疽病原菌群体对咪鲜敏感基线的参考值。

  • 标签: 草莓 炭疽病 炭疽菌 咪鲜胺 敏感性 COLLETOTRICHUM
  • 简介:丙硫(阿苯达)是一种人用杀虫杀菌成分,对植物多种混发病害和病原体感染都有抑制作用。2012年,贵州道元生物植物源农药研究所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和上市公司益佰制药苗药研发团队成功研制丙硫创新型绿色杀菌剂,并取得了一系列全国独家专利。2013年公司获得丙硫农药原药及制剂正式登记证号。同年由本公司独家生产的丙硫系列制剂“施宝灵”、“施道灵”、“排毒养叶”、“乐和喜”、“道元卫士”、“把根留住”正式在中国上市。

  • 标签: 杀菌剂 贵州 北京中医药大学 植物源农药 产品
  • 简介:继新安集团95%草甘膦钾盐原药、95%草甘膦异丙盐原药获得首家农药登记后,11月21日新安集团95%草甘膦二甲盐原药(农药登记证号:PD20142521)再次获得首家农药登记,登记证截止日至2019年11月21日。

  • 标签: 草甘膦异丙胺盐 原药 农药登记 登记证号
  • 简介:近日,爱思达生命科学北美公司与富美实联合宣布,已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签订了一项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富美实将开发、销售爱思达两款重要的草坪护理和观赏植物产品——杀菌剂DISARM(氟嘧菌酯)和除草剂XONERATE(氨草酮)。上述协议于2014年8月12日起生效。杀菌剂DISARM(氟嘧菌酯)产品系列包含四种剂型,每一个剂型均为适应特定的区域气候、疾病和草坪类型量身定制。DISARM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以百菌清或DMI为基础的产品的预混剂。

  • 标签: 许可协议 植物产品 氟嘧菌酯 生命科学 区域气候 量身定制
  • 简介:对采自江苏省姜堰、靖江和常州3个地区的水稻恶苗病样品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对咪鲜和氰烯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77株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fujikuroi;咪鲜对水稻恶苗病菌的EC50值在0.020~1.333μg/mL之间,分离到的菌株对咪鲜均表现为中抗和高抗,其中中抗菌株18株,占23.38%,高抗菌株59株,占76.62%,说明咪鲜高抗菌株已经成为江苏省的恶苗病菌优势群体。氰烯菌酯(JS399-19)对水稻恶苗病菌的EC50值在0.012~2.040μg/mL之间,菌株的敏感性频率近似正态分布,EC50均值为(0.684±0.265)μg/mL,建议将此值作为江苏省水稻恶苗病菌对氰烯菌酯的敏感性基线。

  • 标签: 水稻恶苗病菌 咪鲜胺 氰烯菌酯 抗药性 敏感性基线
  • 简介:乙螨是日本八州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并于1998年商品化的惟一的2,4-二苯基-1,3-啉类新型杀螨剂,其通过抑制在哺乳动物和高级植物中没有而只存在于昆虫表皮和真菌细胞壁的几丁质的合成,可高选择性地防治害虫和害螨,具有高效、低毒和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的特性,符合当今绿色杀虫剂的要求和目标。本文概述了该类杀螨剂的先导发现、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设计新颖、高效、低毒、绿色的2,4-二苯基-1,3-啉类杀虫、杀螨活性分子提供参考。

  • 标签: 2 4-二苯基-1 3-噁唑啉 杀螨剂 结构修饰 构效关系 作用机制
  • 简介: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手性农药三醇及其非对映异构体三醇A(对映异构体1R,2S体和1S,2R体的混合物)与三醇B(对映异构体1R,2R体和1S,2S体的混合物)在浙江杭州潮土(有机质含量1.90%,pH6.85)、金华水稻土(有机质含量1.63%,pH4.94)和兰溪红土(有机质含量0.38%,pH4.03)中的降解动态及对映体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三醇在潮土、水稻土和红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6.4、105.0和154.0d,180d时降解率分别为91.9%、79.2%和57.7%;三醇在潮土中发生两次三醇A体向B体转化和1次三醇B体向A体的转化,而在水稻土和红土中,三醇A体与B体之间相互各转化1次。表明三醇对映异构体的降解动态因土壤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三醇的科学合理使用及其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三唑醇 对映异构体 土壤 降解动态 半衰期
  • 简介:2013年从湖北省7个小麦主产区分离获得106株禾谷镰刀菌,测定了其对戊醇和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戊醇和多菌灵对所有供试菌株的EC50值分别为0.064~0.778和0.090~0.858mg/L。采用SAS软件的W法对EC50分布进行了正态性检验,表明106株菌株对戊醇和多菌灵敏感性的频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其EC50平均值分别为(0.383±0.129)和(0.526±0.151)mg/L。不同地区来源的菌株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襄阳的菌株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显著低于其他6个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未出现对戊醇和多菌灵抗性菌群,两种药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仍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小麦赤霉菌 敏感性 多菌灵 戊唑醇
  • 简介:建立了水一沉积物系统中四氟醚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测定方法。沉积物样品依次经y(丙酮):V(水)=9:1混合提取和二氯甲烷萃取后,中性氧化铝与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用LC-MS/MS测定;水样经二氯甲烷萃取后直接用LC-MS/MS测定。结果表明:在0.5~5μg/L或0.5~5μg/kg添加水平下,四氟醚在水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9%~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13%,在沉积物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7%~103%,RSD为6.3%~11%。该方法中四氟醚的最小检出量为2.OPg,四氟醚在水中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5μg/L,在沉积物中的LOQ为0.5μg/kg。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基质干扰小,适用于水一沉积物系统中四氟醚残留的检测。

  • 标签: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四氟醚唑 水-沉积物系统 残留量
  • 简介:为明确啶菌嗯(SYP-Z048)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传导特性及其在植物根部的吸收方式,于番茄幼苗根部或叶部施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了啶菌嗯在根、茎、叶中的积累量;向含啶茵嗯的培养液中分别添加羰基氰一间一氯苯腙、葡萄糖或色氨酸,以及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分别测定了番茄幼苗根部对啶菌嗯的吸收量及地上部分药剂积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0、100和200mg/L啶菌嗯处理番茄幼苗根部2h后,在根部和茎部检测到目标药剂的含量分别为78.8、208.0、283.7μg/(gFW)和〈0.2、6.9、10.3μg/(gFW);16h后,100mg/L以上浓度处理组药剂可到达植株叶部;于中部叶片施加≥500mg/mL的啶菌嗯后72-124h内,虽然在茎中未检测到药剂,但在根和上、下部叶片中均可检测到,表明药剂可在叶间传导转运至整个植株。不同浓度的羰基氰一间.氯苯腙、葡萄糖和色氨酸,以及低温条件和pH值等因子对番茄幼苗根部吸收药剂量和地上部分药剂积累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啶菌嗯在番茄植株体内具有明显的向顶传导性及一定的向基传导性,同时其内吸传导过程以被动吸收占主导。

  • 标签: 啶菌唑(SYP-Z048) 高效液相色谱 内吸传导 被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