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为探讨方法模式对源ELISA法各分析参数的影响情况及影响机理,设计并合成了4种与对硫磷结构相似的竞争半抗原,通过建立不同模式的同源与源ELISA分析法,比较了不同模式下的抗原抗体用量、灵敏度、检测限及不同样品添加回收率。结果表明,源分析对抗原和抗体的用量比同源分析有所增加,但源分析可大大提高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在源分析中,直接竞争包被抗原的ELISA(CC模式)方法重现性较差;直接竞争包被抗体的ELISA(AC模式)抗原抗体用量最多,检测灵敏度较低;间接竞争ELISA法(IC模式)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抗环境和基质干扰的能力较强,为源ELISA分析中较优的模式。

  • 标签: 对硫磷 异源分析 ELISA 农药残留
  • 简介:为明确2,4-滴辛酯的环境行为规律,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2,4-滴辛酯在不同温度、pH值、水体及初始浓度下的水解特性及其在不同pH值、水体、光源和初始浓度下的光解特性。结果表明:中性(pH=7)条件下,初始质量浓度为5mg/L的2,4-滴辛酯在15、25和35℃下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346.6、231.0和173.3h;25℃下,5mg/L的2,4-滴辛酯在pH值分别为4、7和9的缓冲溶液中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77.0、231.0和138.6h;2,4-滴辛酯在稻田水、自来水和河水中的水解速率高于其在蒸馏水中的水解速率,4种条件下的半衰期分别为23.1、25.7、40.8和63.0h;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1、3和5mg/L的2,4-滴辛酯在pH值为7的缓冲溶液中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31.0、173.3和138.6h。300W汞灯照射下,2,4-滴辛酯在酸性条件下的光解速率大于其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49.5、77.0和138.6h;2,4-滴辛酯在河水和稻田水中的光解速率高于其在自来水和蒸馏水中的光解速率,4种条件下的半衰期分别为6.7、7.6、43.3和46.2h;2,4-滴辛酯在不同光源下的光解速率依次为500W汞灯>300W汞灯>500W氙灯;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1、3和5mg/L的2,4-滴辛酯在pH值为7的缓冲溶液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63.0、43.3和40.8h。2,4-滴辛酯水解及光解的主要产物是2,4-滴,其降解机制主要是酯水解反应。研究结果可为2,4-滴辛酯的合理使用及其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2 4-滴异辛酯 水解 光解 环境行为 半衰期 风险评估
  • 简介:为了寻找新的高效、低毒灭螺药,以取代苯乙腈为原料,经成肟、磷酰化等反应,制得9个新的二丙基磷酸酯类化合物(3a-3i),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证。初步杀螺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3b和3h具有显著的杀螺活性,其半致死浓度LG50值分别为0.50mg/L和0.35mg/L。

  • 标签: 二异丙基磷酸酯 合成 钉螺 杀螺活性
  • 简介:测定了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敏感-乙霉威抗性(Ben^s—Die^R)、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乙霉威敏感(Ben^R—Die^S)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乙霉威抗性(Ben^R-Die^R)3种类型的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oriumfulvum菌株对不同类型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蕃茄叶霉病菌对供试药剂的敏感性与其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及乙霉威的敏感性无关。根据药剂对3类菌株EC50值的平均值,16种杀菌剂抑制菌丝生长的活性依次为腐霉利〉乙烯菌核利〉菌脲〉戊唑醇〉百菌清〉嘧霉胺〉醚菌酯〉代森锰锌〉8.羟基喹啉铜〉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灭锈胺〉烯酰吗啉〉烟酰胺〉三唑酮;抑制孢子萌发的活性依次为醚菌酯〉腐霉利〉百菌清〉乙烯菌核利〉灭锈胺〉8一羟基喹啉铜〉菌脲〉代森锰锌〉嘧菌酯〉烟酰胺〉嘧霉胺〉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烯酰吗啉。通过紫外诱变共获得17株抗菌脲突变体,突变频率为4.5×10~。其中低抗、中抗和高抗菌株分别占17.65%、70.59%和11.75%。这些突变体对腐霉利和乙烯菌核利表现交互抗性,对苯并咪唑类、脱甲基抑制剂(DMIs)、QoIs等药剂的敏感性与亲本菌株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与亲本菌株在生长、产孢、致病能力等方面也无显著差异,但对渗透胁迫的敏感性要显著高于亲本。

  • 标签: 番茄叶霉病菌 杀菌剂筛选 异菌脲 抗药性突变体
  • 简介:一种可与任何类型超细粉碎机配套,适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建材、包装等行业的新一代超细粉分级机,由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在综合分析、吸收消化国外多种分级原理及设备的基础上,采用液体力学原理研制而成。该机一投放市场,即受到新老用户的青睐。

  • 标签: XFJ超细粉体分级机 粉体材料 液体力学原理 研制技术
  • 简介:对AChE的Km、Vmax和Ki值的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小菜蛾和绒茧蜂对甲胺磷和甲基柳磷的抗性与AChE对杀虫剂的不敏感性有关。田间监测结果表明,每年9月至次年2月期间。由于田间杀虫剂选择压较高,小菜蛾AChE对有机磷较不敏感而在每年的6月至8月期间,AChE敏感性有所升高,达到全年的最高点,寄生于同一虫源的绒茧蜂AChE敏感性的变化也呈明显的相关性。绒茧蜂AChE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小菜蛾,尚未达到高度不敏感水平,当田间选择压极高时,可导致小菜蛾AChE呈高度不敏感,此时绒茧蜂AChE也表现出较高的不敏感性。

  • 标签: 小菜蛾 绒茧蜂 乙酰胆碱酯酶 敏感性 有机磷杀虫剂 甲胺磷
  • 简介:以室内盆栽筛选结果为基础,以草甘膦铵盐及氯氟吡氧乙酸辛酯单剂为对照药剂,研究了增效配比草甘膦铵盐-氯氟吡氧乙酸辛酯(4∶1,有效成分质量比)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r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叶绿素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配比混剂处理对空心莲子草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实际抑制率与理论抑制率的百分比在80%~100%之间,表现出相加作用;而对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及丙二醛含量的实际抑制率与理论抑制率的百分比均在110%以上,表现出较强的增效作用。该配比混剂具有进一步加工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空心莲子草 草甘膦铵盐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 净光合速率 丙二醛含量
  • 简介:通过取代苯甲酸与N-羟乙基苯并噻唑啉-3-酮反应,制备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苯并噻唑啉-3-酮-2-基)芳香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认。采用比浊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lbus)及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及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优良的生长抑制活性,其半数抑菌浓度(MIC50)约为4mg/L。

  • 标签: N-羟乙基苯并异噻唑啉-3-酮 合成 抑菌活性
  • 简介:在前文总结了Hydantocidin新型类似物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Hydantocidin及其15个立体异构、硫代Hydantocidin和碳环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它们的除草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Hydantocidin 硫代Hydantocidin 全合成 结构改造 除草活性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拆分了戊唑醇(tebuconazole)、粉唑醇(flutriafol)和己唑醇(hexaconazole)3种杀菌剂的外消旋,并且制备了对映的纯品.以花生褐斑病菌Cercosporaarachidicol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苹果轮斑病菌Alternariamali、甜菜褐斑病菌Cercosporabeticola等5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3种杀菌剂的外消旋及对映的生物活性,比较了对映之间抗菌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戊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戊唑醇;(+)-粉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粉唑醇;(-)-己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己唑醇.

  • 标签: 杀菌剂 对映体 抗菌活性 植物病原菌
  • 简介:以抑菌活性生物测定结果为指导,采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从采自广西土壤的1株放线茵菌株GXWl发酵液中分离到1种未见文献报道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经质谱鉴定并与NcBInr蛋白数据库比对,认为其应为磷酸盐结合蛋白前(phosphate—bindingproteinprecursor,pre—PBP),分子质量为39.18ku。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GXWl归入链霉菌属,并鉴定为锈赤蜡黄链霉菌Streptomycesrubiginosohelvolus。

  • 标签: GXW1菌株 抗菌蛋白 磷酸盐结合蛋白前体 锈赤蜡黄链霉菌
  • 简介:为了对氯氟吡氧乙酸1-甲基庚酯对映进行分离分析,合成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DMPC),并将其涂敷在球形氨丙基硅胶(APS)上制成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采用该固定相在正相色谱条件下首次成功地对氯氟吡氧乙酸对映进行了拆分.考察了流动相中异丙醇含量以及流速对拆分的影响,并对拆分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当流动相组成为正已烷+异丙醇(99∶1,体积比),流速为0.5mL/min时,对映分离因子a为1.16,分辨率Rs为1.13.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1-甲基庚酯对映在氨丙基硅胶柱上能得到较好的拆分,依此可建立一个有效的对映分析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氯氟吡氧乙酸1-甲基庚酯 手性固定相 对映体拆分
  • 简介: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手性农药三唑醇及其非对映异构三唑醇A(对映异构1R,2S和1S,2R的混合物)与三唑醇B(对映异构1R,2R和1S,2S的混合物)在浙江杭州潮土(有机质含量1.90%,pH6.85)、金华水稻土(有机质含量1.63%,pH4.94)和兰溪红土(有机质含量0.38%,pH4.03)中的降解动态及对映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三唑醇在潮土、水稻土和红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6.4、105.0和154.0d,180d时降解率分别为91.9%、79.2%和57.7%;三唑醇在潮土中发生两次三唑醇A向B转化和1次三唑醇B向A的转化,而在水稻土和红土中,三唑醇A与B之间相互各转化1次。表明三唑醇对映异构的降解动态因土壤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三唑醇的科学合理使用及其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三唑醇 对映异构体 土壤 降解动态 半衰期
  • 简介:摘要:分别采用β-环糊精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涂敷型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拆分了农药己唑醇.结果表明,己唑醇对映异构在以上两种方法下都完全达到基线分离.考察了影响容量因子、选择性系数和分离度的各种因素.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固定相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己唑醇 对映体拆分
  • 简介:2-仲丁胺基-5-(2-氯吡啶-4-基)-1,3,4-噻二唑(BCPT)是早期发现的一个具有良好除草活性的外消旋先导化合物,报道了使用R/S-仲丁胺为原料分别合成BCPT的两个对映异构的方法。初步生测结果显示,3种噻二唑化舍物(外消旋和两个对映异构)对稗草的根和茎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S-(+)对映异构对茎的抑制作用强于R-(-)对映异构和外消旋,但对根的生长抑制作用三者间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吡啶衍生物 仲丁胺 1 3 4-噻二唑 除草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