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有效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损毁临时用地进行复垦利用生态重建,利用t检验主成分分析法,对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弃土场、拌和站取土场5类临时用地土壤质量变化,以及5类临时用地之间土壤质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土场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质量分数酶活性最低,土壤酸化严重;施工营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质量分数酶活性最高;拌和站土壤密度度最大,田间持水量最小;弃土场土壤密度度最小,速效钾养分质量分数最高;施工便道土壤各指标在5类用地中,均处于中间水平(P〈0.05)。土壤有机质、速效磷以及氮素等养分缺乏,土壤酶活性降低,是引发弃土场、取土场土壤质量下降主要原因;土壤紧度、密度增大,孔隙度减小田间持水量降低是导致施工便道、拌和站施工营地土壤质量下降主要因素。不同类型临时用地土壤质量差异极显著(P〈0.001),在临时用地复垦生态重建中,应采取针对性土壤改良措施。主成分分析是损毁土地土壤综合质量诊断分析有效研究方法。该研究可为工程建设损毁土地复垦利用、生态重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高速公路临时用地 土地复垦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参加了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示范县工作,开始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实践,前后跨越10多年。通过实践,对水土保持方案编报认识不断深入,编制质量也不断提高。进一步认识到必须从源头上加强水土保持管理,立法与行政执法是有力保障;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对专业技术职称要求管理,是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报质量基础性工作;科技示范园为方案编制树立了榜样;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对永久绿化美化区域以园林绿化标准进行绿化;落实监督、监测措施是水土保持工作必不可少手段,以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制度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 标签: 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 认识
  • 简介:淤地坝建设是治黄减沙关键措施,为了加快淤地坝工程修建,需要利用快速筑坝技术,而快速筑坝中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快速筑坝质量控制方法,具有很强可操作性,对快速建筑淤地坝工程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淤地坝 快速建筑 质量控制 爆破 水力冲填
  • 简介:本文针对福建山区自然生态特征,着重从水土保持、地表植被保护、少占土地等构成生态环境要素,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存在影响自然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生态保护措施对策,以供借鉴。

  • 标签: 山区公路建设 生态影响 对策
  • 简介:为了解不同护坡模式下边坡防护工程建设初期植被恢复状况,依托北京西六环现有边坡工程,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12段边坡划分为六棱砖与厚层基材喷播植草2类护坡模式,分析不同模式坡位、坡长、坡向地形条件对植被恢复影响。结果表明:1)以厚层基质喷播植草模式为主Ⅱ类边坡植被恢复效果优于以六棱砖护坡模式为主Ⅰ类边坡;2)随着演替进程发展,建植初期植被表现出一定年际变化规律,2011年植被恢复效果较2010年差;3)坡位、坡长坡向不同使植被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性,Ⅰ类边坡中部植被生长较好,Ⅱ类边坡下部植被恢复效果好,坡长较长阴向边坡更利于植被恢复;4)六棱砖护坡模式更适宜在山岭重丘区应用,而厚层基质喷播植草护坡模式更适用于平原微丘区。

  • 标签: 公路边坡 聚类分析 护坡模式 六棱砖 厚层基材喷播植草
  • 简介:边坡生态修复施工过程中,由于企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对规范内容不熟悉、施工经验不足以及施工不当等原因,造成边坡生态修复工程普遍存在较多质量通病。为提高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本文对边坡生态修复常见坡面处理不当、植物选择不合理、坡面排水设置不完整、施工不到位等质量问题逐一析,以期对边坡生态修复施工管理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边坡 生态修复 质量通病
  • 简介: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各层次烤烟各生长期土壤中无机氮质量含量影响,大田试验中设置5个氮肥施用量并分配在基肥、苗肥追肥时期施用,烟苗移栽后第5周开始7次钻取3个土层样,样品冷藏贮存并用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硝态氮铵态氮质量含量。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在移栽后第6周前0~20cm土壤中硝态氮质量含量大于铵态氮,施用氮肥越多,土壤中无机氮质量含量提高幅度越大,施氮肥对0~20cm土壤中无机氮质量含量影响在烟株生育前期远大于对20~40cm土壤中无机氮质量含量影响,同一时期不同深度比较,0~20cm土层中硝态氮质量含量略大于20~40cm40~60cm土层硝态氮质量含量;烟株移栽7周后,0~20cm土层中硝态氮被极大耗竭。各施氮量在各土层铵态氮质量含量变化幅度远大于硝态氮,铵态氮质量含量从第6周即开始上下波动,并在50mg/kg附近上下变动,第8周土壤各层铵态氮质量含量有一个上升峰,而硝态氮质量含量在第7周停止快速下降后进入0~100mg/kg范围较平稳波动阶段。认为:不同施氮量对于生育前期0~20cm土层硝态氮质量含量影响深刻,但促进烤烟打顶前足量吸收并形成健壮烟株合适施氮量还需结合烟草产量与品质而定;铵态氮调控是调节后期氮供应关键。

  • 标签: 施氮量 烤烟 土壤 硝态氮 铵态氮
  • 简介:矿产资源开采造成了严重重金属污染,为选择合理植被恢复模式以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以淄博市四宝山破坏山体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为对象,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pH值等主要化学性质,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脲酶活性Cu、Zn、Cd等7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土壤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1)实验区土壤中重金属Zn轻度污染,CuCd重度污染,其他重金属均不构成污染;2)各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均低于灌草丛,其中黑松林对土壤Cu、Cd修复效果最好,侧柏林对土壤Zn修复效果最好;3)土壤重金属全量在垂直分布上规律复杂,有效量均表现为下层高于上层,土壤有效Cu、有效Zn、有效Cd下层比上层依次高9.24%~18.94%、0.97%~20.09%5.48%~35.51%;4)在影响土壤酶活性各种因素中,破坏山体土壤重金属有效量与土壤化学性质影响最为明显,处于同等重要地位。本研究发现,Cu、Zn、Cd均对4种土壤酶活性表现出了抑制作用,建议用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作为破坏山体土壤重金属Cu污染评价指标。

  • 标签: 土壤重金属 土壤酶活性 土壤性质 破坏山体
  • 简介:摘要坡耕地是指分布在山坡上旱地,平整度差,水土养分流失严重,作物产量低,严重制约着旱地农业健康发展。坡耕地综合治理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效果,而且还能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附加值并减少泥沙入水库。通过对六枝特区坡耕地综合治理实践,认为明确重点、强化施工过程控制、保证质量严格管理是保证坡耕地综合治理成果关键,通过治理,使坡地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促进了区域农业健康发展,并为贵州省坡耕地治理提供示范借鉴作用

  • 标签: 坡改梯 施工 管理
  • 简介:在分析施工区渣土容重基础上,用微型剪力仪对抗剪强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①弃渣堆积平台运渣道路渣土容重〉开挖边坡〉弃渣堆积边坡,均值分别为1.85g/cm^3、1.45g/cm^31.05g/cm^3,说明运渣道路经不断碾压,渣土密实,弃渣边坡自然堆积渣土,疏松多孔。②随着堆积年限不同,弃渣边坡抗剪强度大小有显著差异,堆积3年弃渣抗剪强度〉2年弃渣〉1年弃渣;同一坡面不同堆积部位弃渣,渣土抗剪强度呈坡上〈坡中〈坡下趋势。③渣土堆放时间越长,植被恢复程度越好,渣土抗剪强度就越大。④施工区不同类型植被覆盖下原生土壤抗剪强度大小依次为:高山松林〉灌木丛草地〉乔灌木混交林,分别为当年堆渣坡面的9.25、8.75、8.756.50倍,也是弃渣平均抗剪强度1.68倍。

  • 标签: 吉沙水电站 施工区 渣土容重 渣土抗剪强度
  • 简介: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率42.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率70.3%)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绿地率96.2%)为研究对象,以周边主要交通干道为对照,采用多功能精准型激光粉尘仪观测PM2.5质量浓度,研究城市不同绿地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绿地率对PM2.5质量浓度变化有较大影响,研究区内PM2.5质量浓度随绿地率增加而递减,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鹫峰国家森林公园PM2.5质量浓度最高值分别为140、6248μg/m3,均高于国家PM2.5质量浓度年平均标准(35μg/m3);2)研究区内城市绿地PM2.5质量浓度与其周边主要交通干道没有明显差异;3)气象条件对PM2.5质量浓度变化有较大影响,阴天PM2.5质量浓度较高,长时间保持在80~110μg/m3之间,降雨天则使PM2.5质量浓度明显降低,降幅约达80%。

  • 标签: PM2 5质量浓度 城市绿地 日变化 气象条件
  • 简介:采用传统统计学、GIS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河南省19822009年土壤全磷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2个时期土壤全磷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均为球状模型,均存在中等空间相关性;2)土壤全磷平均质量分数由1982年0.56g/kg增加为2009年0.66g/kg,增幅为17.86%,平均年增长水平为0.66%,其中豫东地区由0.65g/kg变为0.83g/kg,增幅27.69%位居全省第1位,豫南地区以6.12%增幅最低;3)主要土类中,全磷质量分数以主要分布在平原区砂姜黑土、水稻土潮土增幅最大,增幅分别为29.55%、29.27%18.46%,主要受秸秆还田以及施用有机肥等人为活动影响,此外,黄棕壤中全磷平均质量分数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6.45%。

  • 标签: 土壤 全磷 时空变异 土类 河南省
  • 简介:以深圳市观天路西延段道路工程项目为例,介绍该道路项目的基本情况水土流失成因与特点,按照深圳城市生态水土保持要求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进行了项目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为开发建设项目中类似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典型经验。

  • 标签: 道路工程 水土流失防治 水土保持设计 生态文明
  • 简介:以黄土高原北部陕西省吴起县为例,通过对不同灌木类型不同生长年限乔木林地土壤样品分析测试与数理统计,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人工林植被对土壤肥力质量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碱解N速效K,柠条林地是沙棘林地2倍以上,二者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柠条对土壤肥力提高效果优于沙棘,仅从对土壤性质改善来看,建议选择种植柠条。2)乔木林地,从幼年林地到成年林地,土壤全N、碱解N、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不断增加,土壤速效K、全P速效P略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养分表聚性加强。3)总体上,乔木林地0~100cm土层土壤碱解N、速效K、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N、全P、全K均高于灌木林地,表明乔木林地对土壤培肥效果优于灌木林地。

  • 标签: 人工林 土壤肥力 黄土丘陵区
  • 简介:通过利用短期施水代替降雨方法,研究长期干旱条件下突然施水对本氏针茅光合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施水后,本氏针茅叶水势得到恢复,RuBP羧化酶活性提高,表观量子效率、羧化速率最大光合能力明显增加,限制光合作用气孔因素非气孔因素得到缓解.同时,本氏针茅光化学活性在施水后部分恢复,光量子产量热耗散能力明显提高.不同水分条件下,本氏针茅叶片叶绿素荧光光诱导过程存在较大差异,施水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实际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淬灭上升速率较快,而持续干旱条件下叶片光诱导速率较慢.

  • 标签: 本氏针茅 长期干旱 短期施水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 简介:本文对永定县近年来种植绿竹成活率低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从把好苗木质量关、强化前期管护工作入手,采取施基肥、适时定植等主要技术措施提高种植成活率。

  • 标签: 绿竹 技术措施 成活率
  • 简介:丰泽区是泉州中心城区,近几年来随着人为不合理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扩大,人为造成新水土流失已达到让人担忧程度。本文介绍丰泽区水土流失现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防治对策。

  • 标签: 丰泽区 水土流失 影响因素 防治对策
  • 简介:研发出一种高强度、多孔隙新型"绿色生态混凝土"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护坡工程建设中。采用方法是:在护坡区填上客土,播下草种后夯实土壤,浇筑一层8~10cm厚"生态混凝土",让土壤中萌芽草本植物穿透多孔隙混凝土层后,快速在护坡表面形成致密绿色植被群,起到良好护坡、绿化作用

  • 标签: 多孔隙混凝土 护坡绿化 新技术应用
  • 简介:为给黄羊滩类似地区流动沙地人工造林提供科学依据,在黄羊滩流动沙地营造不同树种的人工林,探讨不同人工林地天然植被恢复效果防止风蚀差异。造林7年后调查资料表明:从物种丰富度衡量,小叶锦鸡儿侧柏人工林加快了天然植被恢复进程,新疆杨欧美杨107人工林延缓了天然植被恢复进程,沙枣榆树人工林对天然植被恢复影响不大;欧美杨107新疆杨人工林1年生草本占绝对优势,随林地环境条件改善,1年生草本逐渐减少,多年生草本、灌木逐渐增加,侧柏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地天然植物种生活型结构已趋于多样化。新疆杨欧美杨107人工林地处于流动沙地阶段,沙枣榆树人工林地处于半固定沙地阶段,侧柏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地处于固定沙地阶段。相同沙漠化阶段林地间天然植被相似性系数较大,不同沙漠化阶段林地间相似性系数较小。该地区人工造林树种以小叶锦鸡儿侧柏最佳,沙枣榆树次之,不宜选择新疆杨欧美杨107等杨树品种。

  • 标签: 沙地 植被恢复 土壤风蚀
  • 简介:公路建设带来经济发展与繁荣,同时影响到环境,尤其是水土流失问题。为防止水土流失发生,保障公路正常安全运行,促进路域生态系统建设,结合公路施工过程特点,探讨公路建设项目中水土流失特点,造成水土流失原因,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 标签: 公路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