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催乳素升高是抗精神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男性乳房女性化、女性乳房胀痛、溢乳、月经失调症状、性功能障碍、骨质疏松及代谢障碍等,发生率为25%~89%。抗精神药物所致催乳素症(HPRL)的发生与性别、年龄、药物种类及剂量等相关。发病机制可能是抗精神药物阻断垂体前叶D2受体而减弱多巴胺抑制泌乳素细胞分泌的作用,导致催乳素水平升高。抗精神药物所致HPRL须与严重应激或抑郁状态、妊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衰竭、垂体肿瘤及卵巢病变等进行鉴别诊断。抗精神药物所致HPRL的治疗包括停用致病药物,降低药物剂量,换用致HPRL风险较低的药物,也可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中药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高催乳素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症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间的相关性,为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提供依据。方法1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患者头颅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脑血管临床诊断标准分为脑梗死组62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62例,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结果脑梗死组、TIA组、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经方差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脑梗死组与TIA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子,临床可通过降低和控制缺血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来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的康复率。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简介: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参具有改善微循环、抗氧化、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等作用。实验证明应用丹参能减轻酒精所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但是能否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尚鲜见报道。为此.本研究通过高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探讨丹参对实验大鼠脂肪性肝炎的影响。

  • 标签: 脂肪肝 脂肪性肝炎 大鼠 丹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氧联合膳食对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7W龄清洁级的大鼠40只,随机分成NC、NHF、HC及HHF组,喂养8周后禁食12h进行大鼠口服糖耐量,收集血浆测定TC、TG、LDL、HDL;收集肝脏、心脏、肾脏、脾脏、睾丸周围及肾周脂肪组织,漂洗后称重。结果:常氧和低氧饲料喂养体重均高于普通饲料;NC组比较HHF组和NHF组心脏重量均较大;肾周脂肪和睾丸周围脂肪重量NHF组高于NC组;饲料喂养大鼠血糖曲线下面积高于普通饲料,但低氧条件下曲线下面积小于正常氧;常氧和低氧TC和TG及LDL饲料均高于普通饲料,但低氧联合低于单纯组。低氧联合及单纯均会对大鼠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结论:、低氧、低氧联合对大鼠血糖和血脂均有影响,相对而言低氧条件下饮食对于维持血糖有利。

  • 标签: 低氧 高脂 血脂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症病因,以及干预措施,预防胆红素脑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410例新生儿胆红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10例患儿中,感染因素170例,母乳性黄疸46例,围产因素74例,溶血因素32例,代谢性疾病18例,早产因素70例。治愈391例,好转19例。结论多种病因可以造成新生儿胆红素症,因此需要及早寻找病因,给于患儿早期干预。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应用垂体移植诱发大鼠泌乳素症,观察其对大鼠动情周期的影响。方法雌性幼鼠(鼠龄为37~39日)接受同龄幼鼠提供垂体行垂体移植术。结果术后30天,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PRL水平达(43.12±8.36)ng/ml,对照组PRL为(687±124)ng/ml。实验组排卵的动物只数及排卵个数均明显减少,动情周期延长,并停留在动情间期(D期)。结论泌乳素症抑制大鼠动情周期的发动及排卵。

  • 标签: 高泌乳素血症 大鼠 排卵功能 垂体移植 动情周期 动物模型
  • 简介:新生儿胆红素症(以下简称胆)对病儿神经毒性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听力的损害备受重视,为了更有效的防治新生儿胆对患儿的危害,本文收集了我院新生儿胆158例,分析其病因,进一步探讨防治措施。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防治 病因 临床医务工作者 神经毒性
  • 简介:症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故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1995年我院对20例重度妊症的患者,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体回输疗法(UBI),收到了明显的效果。1一般资料20例均为初产妇,年龄最小22岁,最大27岁,妊娠周效28周~40周。住院前曾在当地医院行一般的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对症处理,效果不好转入我院。最长治疗10天,最短治疗3天,尿蛋白卅以上,有4例有颗粒管型,都有明显的颅内压增高(头痛头晕,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症状。2方法

  • 标签: 自血光量子疗法 重度妊高症 尿蛋白 红细胞压积 自体血回输疗法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症的病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新生儿胆红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胆红素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82例(34.75%),围产+感染53例(22.46%),感染因素36例(15.25%),母乳性黄疸27例(11.44%),其他因素26例(11.02%),原因不明12例(5.08%)。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人为剖宫产,使用催产素,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合理进行母乳喂养,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症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症患者,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透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透护理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磷、钙磷乘积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磷、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磷分别为(2.16±0.36)mmol/L、(1.54±0.32)mmol/L;钙磷乘积分别为(4.89±0.41)mmol~2/L~2、(4.10±0.26)mmol~2/L~2;经t检验,观察组的磷水平及钙磷乘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社会因子、环境因子、心理因子、生理因子、生活质量总分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症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磷水平及钙磷乘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生活质量 高磷血症 血透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总结新生儿胆红素症的护理。方法通过对96例新生儿胆红素症的病因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其治疗及光照疗法期间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96例新生儿,其中94例好转出院,2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结论新生儿的胆红素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则能更快而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取得家长的信任,更好的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光照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胆红素吸附在胆红素症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胆红素症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血浆吸附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两组患者胆红素、治疗结局。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浆吸附治疗后血清TBIL明显下降,PTA明显上升(P<0.05),ALT和PLT水平下降程度不明显。两组治疗后TBIL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治疗后2周最为明显,表明血浆吸附治疗2周对血清胆红素的清除能力最强

  • 标签: 血浆胆红素吸附 高胆红素血症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思连康治疗新生儿间接胆红素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新生儿胆红素症患儿随机分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连康,每次1片(0.5g/片),每日2次,用温水(〈40℃)送服治疗,对2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治愈时间、7d治疗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思连康是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症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 标签: 思连康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对新生儿胆红素症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胆红素症患儿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胎粪以及黄疸相关指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在胎粪以及黄疸相关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胆红素症患儿采用,综合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胎粪以及黄疸相关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胎粪以及黄疸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胆红素症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新生儿胆红素症86例,时间段2021年10月-2022年2月,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43例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43例蓝光照射+中药药浴治疗试验组,统计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好转率为95.35%,略高于对照组的79.07%(P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 中药药浴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微信群,加强对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进一步认识症,并且按照医嘱开展治疗和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9年4月份-2020年4月份在本院规律透析、病情稳定的84名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各42例。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化健康宣教,试验组(42例)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健康宣教,之后对比两组磷控制情况。 结果 试验组的透析患者,在健康教育的期间,结合微信平台的优势,在磷达标率上控制效果较好,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大(p<0.05)。结论 通过微信平台对透析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的磷水平,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 标签: 高磷血症 血液透析 微信 钙磷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胆红素症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新生儿胆红素症86例,时间段2021年10月-2022年2月,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43例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43例蓝光照射+中药药浴治疗试验组,统计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好转率为95.35%,略高于对照组的79.07%(P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 中药药浴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联素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所有受试者均检测颈一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a-PWV)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粥样斑块情况,同时检测血浆联素水平。研究对象分组:非糖尿组为对照组(A组,28例);单纯糖尿组(B组,30例);糖尿合并动脉硬化组(C组,30例);糖尿合并冠心病组(D组,30例)。结果①D组血浆联素水平(1.34±0.58mg/L)最低,a-PWV值(9.20±1.91m/s)和CIM了值(0.96±0.19mm)最高,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01),按照由D组到A组的顺序血浆联素水平依次升高,a-PWV和CIM了值依次降低,除B组和A组两组间CIMT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267)外,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1)。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浆联素水平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a-PWV和CIM了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两者呈显着负相关。③将2型糖尿病患者按血浆联素水平的25%、50%和75%百分位数作为分界点分为四组後发现,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联素水平的降低,a-PWV和CIMT逐步增高,且两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联素水平随着大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并且大血管功能改变(顺应性)比结构改变(动脉内中膜增厚和/或粥样斑块形成)较早出现。②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联素水平与a-PWV和CIMT的增加呈负相关,并且是影响a—PWV和CIMT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脂联素 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2型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