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芩兰口服中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EclipseplusC18(4.6×150mm,3.5μm),流动为甲醇-10%冰醋酸梯度洗脱;绿原酸和咖啡酸检测波长为324nm,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苷检测波长为27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采用质联用法鉴定五个组分。结果: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苷五种成分在测定的范围内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80%~101.94%(n=6)。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良好,为测定复方芩兰口服主成分的含量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可靠的方法。

  • 标签: 复方芩兰口服液 绿原酸 咖啡酸 黄芩苷 连翘苷 汉黄芩苷
  • 简介:目的分析芯片技术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tG315、rpoB526和rpoB531的耐药突变基因位点模拟性质粒为实验材料,使用芯片技术,开展耐多药结核分歧杆菌检测。结果此法能够检测出最低的质粒浓度为1ng/mL,灵敏度较高。5次检测可判断出katG315、rpoB526以及rpoB531位点基因型,结合相关结果,计算SD值和荧光值。阴性对照的MFI为(37±9.95),质粒样本变异系数为6.73%-13.75%,证实此法稳定性强。结论该项技术在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灵敏性、重复性较好,可靠性高,能够精准的检测出各个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值得说明的是,芯片技术经济性强,操作简单,快速,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液相芯片技术 耐多药结核分歧杆菌 准确性 重复性 特异性 价值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GC同时测定复方樟脑乳膏中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盐酸苯海拉明四种主药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A-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1.0μm),载气为氮气,FID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9:1),线速率为80.0cm·sec-1,程序升温(120℃~180℃,速率为12℃·min-1;180℃~240℃,速率为60℃·min-1,保留12min)。结果: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和盐酸苯海拉明分别在0.3208~3.208、0.24048~2.4048、1602~1.602、0.08026~0.802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7%、99.55%、99.35%、99.05%,RSD分别为0.90%、0.33%、0.31%、0.22%(n=9),3个批次4个主成分的平均标示含量测定结果为100.44%、102.60%、、96.70%、96.9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复方樟脑乳膏中4种成分的含量。

  • 标签: 复方樟脑乳膏 樟脑 薄荷脑 水杨酸甲酯 盐酸苯海拉明
  • 简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不断的提高,人们对食品以及药物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各种分离分析技术也层出不穷。超高效液相色谱,具有样品组分容易吸收、样品处理方法简单、检测自动化、适用范围广、药物成分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以及分离速度快等诸多优点,为监测药品及食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平台。

  • 标签: 药物检验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策略
  • 简介:目的:建立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进行试验和结果判断。结果: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稀释2倍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50EU·mL^-1。对5批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进行常规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所建立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可用于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 标签: 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干扰实验
  • 简介:本文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高效-紫外检测法测定分离恩替卡韦光学异构体。恩替卡韦化学结构中有3个手性原子,恩替卡韦有7个光学异构体,其中有6个非对映异构体,1个对映异构体。在SymmetrixODS-AQ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上实现了恩替卡韦与非对映异构体的分离,在DaicelCHIRALPAKAD(4.6mm×250mm,10μm)色谱柱上实现了恩替卡韦和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检测波长为254nm。非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1,非对映异构体-2,非对映异构体-3)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71,0.0376,0.0377μg/mL和0.124,0.125,0.126μg/mL。对映体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4和0.46μg/mL。非对映异构体-1,非对映异构体-2,非对映异构体-3和对映异构体的精密度分别为0.36%,0.44%,1.04%和0.67%。对映异构体的回收率为98.4%–100.5%。该方法可用于控制恩替卡韦光学异构体的杂质限度。

  • 标签: 恩替卡韦 手性分离 非对映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 HPLC-UV
  • 简介: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滴定发展现状,了解滴定研究过程的重要意义,为之后滴定的发展奠定基础。分析总结国内外对滴定的应用现状,比较分析《中国药典》与GB/T601-2016中对滴定标准的异同。通过分析研究滴定应用进展,对其进一步应用的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滴定液 《中国药典》 GB/T601-2016
  • 简介:目的建立RP-HPLC同时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3种单酯型生物碱含量。方法色谱柱为InertSustain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A为乙腈-四氢呋喃(25∶8),流动B为0.1mol·L-1醋酸铵溶液(每1000mL加冰醋酸0.5mL),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4nm;柱温:30℃。结果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在进样量为0.0246~0.615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低、中、高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98.9%、97.8%,RSD分别为0.94%、0.88%、0.95%;苯甲酰乌头原碱在进样量为0.0987~2.4675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低、中、高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99.8%、100.3%,RSD分别为0.43%、0.25%、0.19%;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在进样量为0.0118~0.295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低、中、高浓度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99.8%、98.1%,RSD分别为0.91%、1.2%、0.9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骨刺消痛胶囊中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骨刺消痛胶囊 单酯型生物碱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苯甲酰乌头原碱 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 简介:目的:评价康复新与西帕依固龈对固定正畸早期牙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牙周各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间诊治的正畸早期牙龈炎患者80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西帕依固龈早晚漱口,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早晚漱口,比较两组患者漱口后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月、2月、3月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评分值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早晚漱口后的正畸早期牙龈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GI、SBI、PLI评分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早晚漱口后GI、SBI、PLI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复新与西帕依固龈治疗固定正畸早期牙龈炎的疗效优于单用西帕依固龈,有效改善了牙周各临床指标。

  • 标签: 康复新液 西帕依固龈液 固定正畸 牙龈炎 临床疗效
  • 简介:几乎每天,各个城市三级甲等医院的心内科门诊,人山人海,气势堪比春运.医生患者都如临大敌,严阵以待.那么是不是每天真有这么多严重的心脏病患者非看不可呢?实际上是一半以上的就诊患者根本就没什么心脏病,而是“心理疾病”.我们也会经常听到患者抱怨:“医生,我看了很多家医院,做了好多项检查,可是我得的病怎么就没查出来呢?”

  • 标签: 心脏病患者 “心病” 三级甲等医院 医生患者 内科门诊 就诊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新在口腔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手术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康复新,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康复新液 口腔科 口腔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桑姜感冒注射联合霍香正气口服直肠给药治疗小儿暑湿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4例小儿暑湿呕吐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患儿采用桑姜感冒注射联合霍香正气口服直肠给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胃复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姜感冒注射联合霍香正气口服直肠给药治疗小儿暑湿呕吐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为患儿止吐,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霍香正气口服液 桑姜感冒注射液 小儿暑湿呕吐 胃复安注射液
  • 简介:目的:将薄芝糖肽注射的多肽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加强对多肽含量的控制。方法:采用碱水解方法分离糖肽键,并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多糖与多肽进行分离,用福林酚反应标准曲线对多肽进行含量测定,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及多糖一蒽酮反应标准曲线对分离产物进行鉴定与分析,再利用凯氏定氮的方法测定分离的多肽的收率。结果:对薄芝糖肽进行72h的碱水解效果较好;运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别以水和80%乙醇进行洗脱可以将多糖和多肽进行有效分离;经过分离后的多肽采用定氮法测定收率为95%,效果良好。结论:应用碱水解的方法可以实现糖肽键断裂,用大孔吸附树脂实现了多糖多肽的基本分离,多肽收率较高,并可以对分离产物进行定量。

  • 标签: 薄芝糖肽注射液 多肽 含量测定 碱水解
  • 简介:目的:分析丹红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文献报道的196例丹红注射不良反应,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规律。结果:196例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占51.02%;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的患者占5.10%;59.69%的病例在用药60min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主要以过敏反应为主的全身性损害占55.10%。结论:临床医生应当严格按照其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与用法用量使用丹红注射,用药60min内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制剂的安全性研究,完善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相关内容。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哥本哈根减肥”可谓是风靡已久,超重肥胖人士、想要瘦成一道闪电的爱美女性趋之若鹜。那么此法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

  • 标签: 哥本哈根 减肥法 肥胖人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乙酰半胱氨酸注射的使用情况,探讨其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2060例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的病例,对适应证、疗程、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给药途径、溶媒、溶媒量、配伍禁忌、滴注速度及36例发生ADR/ADE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60例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的病例中,超说明书用药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溶媒选择不适宜(66.96%)、给药剂量不适宜(18.10%)、溶媒量不适宜(11.99%);36例ADR/ADE病例中,引起ADR/ADE的因素有未标注滴速(100.00%)、溶媒及溶媒剂量不适宜(69.44%)、无适应证用药(11.11%)。结论: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合理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药品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ADR/ADE发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评价 合理用药
  • 简介:本文对20年来关于中医病名胸痹的病名沿革、基本病机、治疗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手段进行了汇总。证明了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方法体系已经比较完备,有大量文献证明中医药治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收效良好,临床实践中应当加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退热时间(3.76±1.21)d、皮疹消退时间(6.92±0.89)d、咽峡消肿时间(5.41±1.27)d及病程(11.98±1.36)d;实验组退热时间(1.99±0.67)d、皮疹消退时间(5.42±0.58)d、咽峡消肿时间(3.33±0.87)d及病程(9.62±1.25)d。实验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咽峡消肿时间及病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未出现任何异常的身体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治疗小儿口足病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明显的缩短病程,且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疗效 热毒宁注射 中医疗法
  • 简介:1例83岁男性患者,因急性肺栓塞给予华林钠片(3mg,qd)、低分子肝素钠注射(5000IU,q12h,iv)抗凝治疗,用药第3天,监测INR由1.06升至1.09;之后的3d增加华林剂量至4.5mg·d^-1,监测INR2.16(达标)。当日,患者因右臀部疼痛予以骨科会诊考虑骨质疏松,给予依托考昔片(60mg,bid)和复方塞隆胶囊(60mg,bid)对症治疗,服药第3天患者出现一过性鼻出血,查INR3.42,将华林减量至3mg·d^-1并停用依托考昔和复方塞隆胶囊,2d后INR4.34;给予停用华林,6d后INR降至2.21,重新服用华林3mg·d^-1,予以出院。出院两周后随访,患者INR分别为2.16、2.03、2.20,未再出现鼻出血及其他出血迹象。

  • 标签: 华法林 出血 国际标准化比值 依托考昔 复方塞隆胶囊 相互作用
  • 简介:目的研究荧光素钠注射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7年6月我省上报的荧光素钠注射413例,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413例报告中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其不良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速发型,累及系统-器官以胃肠系统损害最为常见,占总例次的58.58%,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用药部位损害。严重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以全身性损害为主。过敏试验不能完全预测不良反应。结论用药过程需重视和持续关注荧光素钠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医护人员要做好用药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监护和救治工作。

  • 标签: 荧光素钠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