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地奈德联合特他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取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实施地奈德联合特他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奈德联合特他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较高,及时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扩张患儿支气管,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帕瑞昔钠对术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行无痛流产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的麻醉方式,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帕瑞昔钠的麻醉方式,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表现与术后宫缩痛情况,并分析帕瑞昔钠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5min、30min、1h的宫缩痛评分为(1.6±0.6)分、(1.8±0.5)分、(1.8±0.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的心理、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采用帕瑞昔钠可显著抑制患者的术后宫缩痛程度,且不会对血流动力学形成明显影响,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痛人流 帕瑞昔布钠 宫缩痛
  • 简介:目的:观察非司他联合中药痛风汤治疗湿热蕴结证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4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予非司他联合中药痛风汤治疗,对照组60例予秋水仙碱、别嘌醇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血尿酸(UA)值及临床疗效,并进行适当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UA值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UA值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疗效,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司他联合中药痛风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优于常规秋水仙碱联合别嘌醇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 标签: 非布司他 痛风 高尿酸血症 中药痛风汤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预注托啡诺对老年全身麻醉(全麻)患者拔管期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B1组、B2组、B3组和C组,各30例。B1组、B2组、B3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min静脉缓慢注入托啡诺0.01、0.02、0.03mg/kg,C组于同一时间点静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比较麻醉诱导药物静脉注入前即刻(T1)、手术结束时(T2)、拔除导管时(T3)及拔除导管后5min(T4)时的各生理指标。记录拔管时(t0)及拔管后5min(t1)、10min(t2)、20min(t3)时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和不良反应。结果在T3时,B2组与B3组血糖、皮质醇和血管紧张素-Ⅱ低于C组和B1组(P<0.05)。在T2~T4时,B2组与B3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C组和B1组(P<0.05)。B2组t1、t2时OAA/S评分(2.20±0.63)、(1.30±0.48)分低于其他三组(P<0.05)。B2、B3组术后躁动发生率(6.7%、0)低于C组和B1组,B3组呼吸抑制、循环抑制、嗜睡、头晕发生率(20.0%、13.3%、30.0%、30.0%)高于C组和B1、B2组(P<0.05)。结论0.02mg/kg剂量的托啡诺可以使老年患者苏醒平稳,拔管期应激反应降低,术后镇静适度,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布托啡诺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拔管期
  • 简介:目的:探究托啡诺与芬太尼在抑制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一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择期手术七氟醚麻醉患者,根据苏醒期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苏醒时间及拔管后5min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躁动例数和苏醒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拔管后5min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啡诺可有效抑制七氟醚麻醉患苏醒躁动,疗效确切,降低患者麻醉后拔管心血管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布托诺菲 芬太尼 七氟醚 苏醒躁动
  • 简介:目的观察对急性喉炎患儿给予护理干预与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急性喉炎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7例。参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研究组给予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两组给予相同的临床护理干预(治疗中、治疗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P=0.013〈0.05)。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为(3.73±1.01)d,吸气性喉鸣消失时间为(3.10±0.24)d、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4.10±0.20)d、声音嘶哑消失时间为(4.68±1.03)d;参照组咳嗽消失时间为(5.68±1.22)d、吸气性喉鸣消失时间为(5.13±1.03)d、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6.88±1.22)d、声音嘶哑消失时间为(6.46±0.73)d。研究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89、11.676、13.678、8.576,P〈0.05)。结论对急性喉炎患儿给予护理干预与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效果更加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 急性喉炎 护理干预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 简介:目的探讨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哮喘常规处理,对照组患儿同时给予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地奈德雾化吸入和孟鲁斯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哮喘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肺部听诊哮鸣音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孟鲁斯特 布地奈德
  • 简介:目的:观察甘露醇结合林佐胺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机械性眼外伤患者31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56例,156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甘露醇实施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甘露醇结合林佐胺实施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肿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眼压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消失时间以及眼压恢复正常的实际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出现率也要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甘露醇结合林佐胺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甘露醇 布林佐胺 机械性眼外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地奈德与溴化异丙托品应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患儿,将其平均分为三组。治疗组用布地奈德联合溴化异丙托品治疗,对照组A和B分别用布地奈德、溴化异丙托品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均优于两个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奈德联合溴化异丙托品治疗的效果最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 溴化异丙托品 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小儿喘息性肺炎5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联合组300例与对照组280例。2组均行抗感染及抗炎等基本治疗。同时联合组采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对照组仅予地奈德氧气雾化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咳嗽、喘憋及肺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所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喘息性肺炎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雾化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孟鲁斯特钠与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和鼻窦炎伴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和鼻窦炎伴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地奈德气雾刑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孟鲁斯特钠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血清ECP(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值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2.50%(P〈0.05);血清ECP值为(13.2±3.2)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17.3±3.8)μg/L(P〈O.05)。结论:采用孟鲁斯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和鼻窦炎伴轻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地奈德,前者可显著改善了患者血清ECP值,变应性鼻炎和鼻窭炎伴轻度支气管哮喘症状显著得以改善。

  • 标签: 孟鲁斯特钠 变应性鼻炎 鼻窦炎 支气管哮喘
  • 简介:目的探讨帕瑞昔钠给药时机对腹腔镜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术后炎性因子的影响,为预防及减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急诊手术,芬太尼、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及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维持,A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钠,B组患者在术毕时静脉注射帕瑞昔钠。观察指标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阿托品及麻黄碱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A组术前分别为(7.84±2.80)、(8.12±2.97)、(47.11±12.93)ng·L-1、(0.97±0.30)mg·L-1,术后24h分别为(24.11±10.73)、(20.95±14.61)、(113.26±23.85)ng·L-1、(1.45±0.39)mg·L-1,B组术前分别为(7.91±2.45)、(8.04±3.05)、(44.72±13.65)ng·L-1、(0.99±0.37)mg·L-1,术后24h分别为(32.73±13.64)、(33.47±23.74)、(95.60±21.39)ng·L-1、(1.94±0.86)mg·L-1,两组术后24h时以上指标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24h时IL-6、IL-8及TNF-α水平低于B组(P〈0.05),IL-10水平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24h时VAS评分及24h内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帕瑞昔钠在麻醉诱导前给药较术毕给药更有利于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抑炎因子浓度,用药时机对术后镇痛无影响。

  • 标签: 阑尾炎 药物时间疗法 帕瑞昔布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