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对松科Pinaceae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kaempferiGord的干燥根皮—土槿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硅胶,SephadexLH-20,MCI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离并鉴定了26个化合物,分别为:土槿丁酸(1),土槿甲酸(2),土槿乙酸(3),土槿丙酸(4),3β-乙酰氧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5),3β-乙酰氧基-齐墩果烷-9(11),12二烯(6),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7),3β-羟基-齐墩果烷-9(11),12二烯(8),CelangulatinC(9),CelangulatinE(10),17β-通关藤苷元B(11),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关藤苷元B(12),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巴豆酰基(顺芷酰基)通关藤苷元B(13),β-谷甾醇酯(14),伞形花内酯(15),5,7-二羟基香豆素(16),花椒毒素(17),异虎耳草素(18),芒柄花黄素(19),毛蕊异黄酮(20),CnidimolB(21),胸腺嘧啶(22),3-呋喃甲酸(23),2-呋喃甲酸(24),香草酸(25),原儿茶酸(26)。其中化合物5–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归属化合物1的1H和13CNMR谱数据。

  • 标签: 金钱松 土槿皮 化学成分
  • 简介:第九届IUPAC化学生物学国际研讨会暨第八届世界华人药物化学研讨会在京圆满落下帷幕,为了进一步促进药学工作者及时把握学科发展新趋势,开展学术交流,沟通研究信息,切磋经验体会,本次会议组织委员会将利用《中国药学》(英文版)(JournalofChinesePharmaceuticalSciences)作为加强交流合作的平台,于2013年组织出版"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专刊"。

  • 标签: 化学生物学 药物化学 中国药学 征稿启事 英文 会议组织
  • 简介:从制马钱子中分离并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番木鳖碱(1),马钱子碱(2),伪番木鳖碱(3),伪马钱子碱(4),裂环马钱素酸(5),咖啡酸(6),对羟基苯甲酸(7),对羟基苯乙酸(8),熊果醇(9),7,22,25-豆甾三烯-3-醇(10),羽扇豆醇(11),11-酮基-香树脂棕榈酸酯(12),儿茶酚(13),麦芽酚(14),腺苷(15)。化合物5-15为首次从马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制马钱子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 简介:尽管用于药物开发的经费和时间逐年攀升,但近些年来被批准上市的新化学实体类药物却很少。随着计算化学学科的进展,辅助以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技术,越来越多有前景的疾病治疗候选药物被发现。多种药物化学策略被发展用于药物早期评价研究。尽管如此,在药物开发的早期阶段,如何有效提高候选药物开发的成功率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待解决。本文主要综述了药物开发早期阶段新化学实体发现和评价的代表性案例。

  • 标签: 药物发现 早期药物评价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性
  • 简介:从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horridulaHook.f.etThoms的全草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山奈酚-3-O-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O-β-D-半乳糖(1→6)-β-D-葡萄糖苷(3)、小麦黄素-7-O-β-D-葡萄糖苷(4)、山奈酚-3-O-β-D-葡萄糖(5)、桂皮酰胺(6)、对羟基桂皮酰胺对羟基苯乙胺(7)、小麦黄素(8)、木犀草素(9)、槲皮素(10)、芹菜素(11)、山奈酚-4′-甲醚(12)、山奈酚(13)。其中化合物1、5、6、7、12、13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多刺绿绒蒿 化学成分 黄酮
  • 简介:第一次高烧费周折小虞出生在2010年10月底,由于小虞是剖官产,体质较弱,在2个月时突然生病了,发烧39~(2。当晚我想带孩子去医院,但那时下起了雪,乡下连车都叫不到。无奈之下只好给他物理降温,不停地用湿毛巾给孩子擦拭。熬到了第二天,白天可以睡觉了,但一点退热的迹象也没有,晚上又不停地出汗,哭闹个不停。这样烧了两天,终于可以通车了,,在去医院的路上,我脑子里各种想法都有,真怕宝宝离开我。

  • 标签: 自我药疗 学习 物理降温 湿毛巾 医院 孩子
  • 简介:目的研究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果实的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Sepha-dexLH-20柱层析等色谱法分离纯化黄荆子三萜类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1)、2α,3β-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2)、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3)、2α,3β,19α,23-四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4)、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5)、2α,3α,24-齐墩果三羟基-12-烯-28-酸(6)、乌苏酸(7)。结论化合物1、3、4、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黄荆子 三萜 化学成分
  • 简介:从苏木(CaesalpiniasappanL.)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出1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考察分别鉴定为菜油甾醇(1),原苏木素A(2),胡萝卜苷(3),β-谷甾醇(4),熊果酸(5),齐墩果酸(6),缠结素(7),丁香树脂酚(8),3,4,5-三甲氧基苯酚(9),丁香醛(10),松柏醛(11),香草酸(1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13),3,8,9-trihydroxy-6H-ben-zo[c]chromen-6-one(14),苏木酮A(15)。化合物5~7,9~13为首次从苏木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苏木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 简介:目的分析香槁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法对香槁树叶挥发油进行提取,并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成分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21%,主要成分前五位有桉双烯酮(16.61%)、β-波旁烯(14.09%)、芹菜甲素(9.96%)、5,8-二甲基-4-羰基-3-(丙烷-2-亚基)-萘-1-基乙酸酯(5.57%)和α-古巴烯(3.42%)等。结论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香槁提供参考。

  • 标签: 香槁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2012年8月25日至29日,由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化学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九届IUPAC化学生物学国际研讨会暨第八届世界华人药物化学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邀请了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140余位著名化学生物学及药物化学专家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并有近150份墙报交流。700余位来自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药学》(英文版)杂志设立专门展位,对期刊进行了宣传展示。

  • 标签: 化学生物学 国际研讨会 IUPAC 药物化学 世界华人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 简介:金丝桃素是金丝桃属植物中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1830年首次被正式报道,它是一种天然光敏型的二蒽酮类化合物。金丝桃素具有抗病毒,抗抑郁、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广泛的生物和药理活性,并用于光动力治疗。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金丝桃素具有很大的药用潜力和临床价值。本篇综述了金丝桃素的化学、植物来源和生物活性。

  • 标签: 金丝桃素 植物来源 化学 生物活性
  • 简介:千百年来,我国传统中医学将茶油视为延年益寿的食品,早在公元前《山海经》中便有茶油作为食用油的记载,同时将其归类为名贵中药,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邓小莲等[1]概述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经典著作中记载的茶油食用与医疗功能。《本草纲目》记载:"茶油性偏凉,有凉血、止血、

  • 标签: 茶油 药理作用 保健功能 化学成分 临床应用
  • 简介:各有关单位:根据《江苏省药学会一奥赛康医院药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和“十二五”期间医药科技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现将2012年度江苏省药学会一奥赛康医院药学科研项目招标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科研项目管理 医院药学 招标工作 药学会 江苏省 医药科技
  • 简介:由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CSSX)主办,中国药科大学承办,国际药物及化学异物代谢学会(ISSX)、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协办的“第十届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暨第三届ISSX/CSSX联合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9月21日-24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会议将采取大会报告、分组专题报告和墙报三种方式,并开展青年学术优秀论文和优秀墙报评选活动。欢迎全国从事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的科技工作者、海外学者和学生积极投稿,踊跃参加本次盛会。

  • 标签: 化学异物代谢 药物代谢 会议 学术 中国药理学会 国家重点实验室
  • 简介:由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CSSX)主办,中国药科大学承办,国际药物及化学异物代谢学会(ISSX)、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协办的“第十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暨第三届ISSX/CSSX联合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9月下旬在江苏省南,

  • 标签: 化学异物代谢 药物代谢 会议 学术 中国药理学会 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