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各年龄组脑外间隙积液的CT征象,正确诊断蛛网膜下腔积液和硬膜下积液,对临床判定病因、减少误诊、指导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CT诊断的186例脑外间隙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组,通过脑外间隙测量,CT增强表现,跟踪随访,参考临床表现等综合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蛛网膜下腔积液占57%,硬膜下积液占38%,混合积液占5%。婴幼儿组以生理性蛛网膜下腔积液(外部性脑积水)多见,其次是缺血缺氧性脑病。其他年龄组以硬膜下积液多见,外伤居多,感染性疾病次之。结论脑外间隙积液包括蛛网膜下腔积液和硬膜下积液,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主要有生理性、病理性和原因不明三种。正确的CT诊断,对临床明确病因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脑外间隙积液 CT X线计算机
  • 简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指口腔颌面部及颈上部潜在性筋膜间隙中所发生的细菌性炎症的总称,常表现急性过程,病情发展迅速,如治疗、护理不及时,会导致感染性休克、败血症、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应予以高度重视。我科2005年10月-2008年10月共收治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32例,治疗护理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护理效果 感染患者 细菌性炎症 感染性休克 呼吸道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CSEA中不同穿刺间隙对于剖宫产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在 2013年 10月至 2014年 11月收治的 106例作为分析对象,分为 A组与 B组, A组的穿刺间隙为 L2-3, B组为 L3-4。结果 B组麻醉的总有效率高于 A组,两组差异明显( P<0.05); 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A组( P<0.05)。结论在 CSEA中将 L3-4作为麻醉穿刺间隙,不但能够提高麻醉的成功率,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在剖宫产术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剖宫产 腰硬联合 麻醉 穿刺间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RAR(白蛋白比值)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对DM(皮肌炎)疾病产生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纳取我院风湿科于2020年2月-2022年2月时间段内接收的在本院初次住院治疗的DM患者50例纳入DM组,将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纳入健康组,对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和血常规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借助Spearman对DM患者RAR和疾病活动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组相比,DM患者的RAR水平有明显升高的迹象(P

  • 标签: []RAR 红细胞分布宽度 皮肌炎 疾病活动度
  • 简介:目的探讨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潜行性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共27例。其中单节段减压10例,2节段减压17例。术后6个月~2年随访优良率100%。结论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手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充分,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椎管扩大术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谓十障碍性疾病,可侵犯全身各个系统的器官及组织,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当组织器官的含糖量高,各种微生物易生长繁殖,治疗不当或遗漏,将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我科收治的伴有糖尿病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人12例,对其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感染病人 糖尿病 口腔颌面部 护理 多间隙 组织器官
  • 简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一种评估红细胞大小不均的指标,在进行全血分析时常规检测,常用于诊断不同类型的贫血。有研究表明,高RDW值与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外周动脉疾病预后差呈正相关。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所以冠心病(CAD)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CAD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病风险显著增高~([1])。

  • 标签: CAD 严重程度 RDW 分布宽度 冠心病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安氏Ⅱ或者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使用0.46mm直丝弓矫治装置将患者上下牙列充分排齐整平,使用两步法将拔牙间隙关闭,拉尖牙向远中完成之后,随机分组,滑动法组30例,关闭曲法组30例。结果:对比两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内收4颗切牙疗程,P>0.05。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应用效果相当,因此,临床医生可根据个人习惯来选择。

  • 标签: 直丝弓矫治技术 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 拔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38例首次诊断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随访至发病后3个月,以改良的Rank量表评分(mRS)评价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MRS>2)与预后良好(MRS≤2)组进行比较。结果(1)RDW与患者预后情况相关。(2)预后不良(MRS>2)与预后良好(MRS≤2)组相比,RDW值更高。(3)Hunt-hess级别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升高的RDW与预后不良相关,或可成为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情况的因素之一。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者8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7d治疗后对新生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1例、腹泻2例、皮疹3例、维生素缺失2例,对照组出现发热4例、腹泻5例、皮疹6例、维生素缺失3例,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间歇和持续蓝光照射应用治疗新生儿黄疸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要掌握好照射时间,间歇蓝光照射比持续蓝光照射出现的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间隙蓝光照射 持续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应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参照组采取常规单管负压封闭引流术,实验组采取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症治疗5d后临床治疗效果及伤口愈合时间、拔管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77%、伤口愈合时间(6.21±1.11)d、拔管时间(4.53±0.65)d、肉芽组织生长时间(12.34±1.32)d显著优于参照组的40.96%、(8.11±0.87)d、(6.84±0.87)d、(18.21±1.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40例观察组患者全麻后不作处理,对40例观察组患者全麻后行患侧髂筋膜间隙阻滞,并对2组的完全清醒时间、术中全麻用药量及拔管时间、完全清醒躁动评分等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经我院后续统计分析得出,在2组术中麻醉的用药量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少(P<0.05),此外在2组的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等对比方面,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应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有着较好的麻醉效果,且麻醉用药量更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简便,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应当推荐使用。

  • 标签: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髂筋膜间隙 阻滞 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实行肌间隙入路,对其功能障碍、椎旁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项研究于2020年7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1年7月。选用此时间段到本医院接受救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病人作为研究主体,共计存在74例病人,依照入路方案的不同归为对照组(常规入路方式)与实验组(肌间隙入路),每小组内部37例。分析两小组病人的临床手术信息、临床医治疗效、并发症发作率、功能障碍及椎旁肌功能。结果:实验组病人得有效医治后,其在院时间、术中失血量、VAS评分得到理想减低相比于对照组更理想,手术时长耗时更久;实验组病人得有效医治后,其临床医治疗效、椎旁肌功能得到理想提升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并发症发作率、功能障碍明显减低,组间对比含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实行肌间隙入路,有效减低术中失血量,进而规避并发症的出现,确保手术质量得到理想提升。

  • 标签: 肌间隙入路 脊柱胸腰段骨折 功能障碍 椎旁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腹股沟疝行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 TAPP) 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选择92例展开分析,通过随机数字法划分成对照组 46例和实验组 4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实验组采取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 TAPP) 治疗,对于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4.3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19.57%), P< 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中,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 TAPP) 更具有治疗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术 老年腹股沟疝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中年L1椎体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肌间隙入路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以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8月-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L1椎体骨折中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肌间隙入路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结果:以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作为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整体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且以术前、术后2周、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四个阶段进行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年L1椎体骨折患者治疗而言,为患者实施肌间隙入路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所以能够在该类患者治疗过程中推广上述治疗术式。

  • 标签: L1椎体骨折 中年患者 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效果观察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中比较常见的排卵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在育龄期妇女中为5%~10%[1]。在PCOS的发病中,卵巢局部多因子调节系统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且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间隙连接蛋白43(Cx43)是在卵泡发育及成熟中卵巢组织表达最多的连接蛋白,对卵巢卵泡的发育发挥关键性作用。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大鼠 卵巢颗粒细胞 间隙连接蛋白 卵巢组织 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