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活性污泥是一种以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和金属氢氧化物为主的污泥状褐色絮凝物。活性污泥是在废水中以有机污染物作为培养基,在充氧曝气条件下,对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汇合连续培养而成。污泥中至少有50种细菌繁殖生存。它具有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性能,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

  • 标签: 活性污泥法 适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使用间歇经口管饲的应用方式,以及对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间歇经口管饲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使用间歇经口管饲法治疗后,恢复效果比常规的留置鼻饲管效果好,患者对于治疗的接受程度和护理满意度高。结论 使用间歇经口管饲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治疗效果,降低治疗中出现问题的风险,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间歇经口饲管 脑卒中吞咽障碍 应用方法 护理
  • 简介:建立RP—HPLC同时测定何首乌中8种活性成分的方法,其072种二苯乙烯类(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和6种黄酮类(芦丁、木樨草素、槲皮素、槲皮苷、山奈酚和异红草素)。采用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二苯乙烯类和黄酮类分别在320、350nm波长下检测。结果2种二苯乙烯类和6种黄酮类与色谱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6.8%-102.5%,RSD均小于4.8%。结果证明本方法可用于何首乌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也可用于何首乌药材的质量控制。

  • 标签: RP—HPLC 二苯乙烯类 黄酮类 何首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联合经口间歇管饲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4月到2022年9月期间,因脑卒中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病人中,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共计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口间歇管饲,按照等比例抽选实施均分,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评定两组病人吞咽功能、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经口间歇管饲法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干预效果
  • 简介:中药经过了长期的临床试验,具有可靠的治疗效果,并为新药开发提供极好的活性化合物库,已逐渐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中药中通常含有成百上千的化学物质,但其中只有少数的化合物具有药理作用,而其余大多数成分的存在使得分析和筛选中药的活性成分非常困难。因此,探寻用于分析和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的策略是中药研究中长期关注的问题,细胞膜色谱已成为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的有效方法。本文将概述细胞膜色谱的原理、特点、应用前景及其在中药研究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细胞膜色谱在中药活性成分分析和筛选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 标签: 细胞膜 细胞膜色谱法 筛选 活性成分 中药
  • 简介:目的研究丁苯酞连续多次灌胃给药对大鼠CYP3A酶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灌胃给予橄榄油;实验组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丁苯酞40、80、160mg·kg^-1(以橄榄油溶解)。对照组和实验组均连续灌胃5d,于第6日尾静脉注射探针药物咪达唑仑(4mg·kg^-1)后由眼底静脉丛取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DAS2.1.1药物动力学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以SPSS18.0软件对组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咪达唑仑在0.06~3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日内、日间RSD〈13%;绝对回收率为80.59%~96.5%。咪达唑仑单用及与低、中、高剂量丁苯酞合用比较,药动学参数AUC0~t、AUC0~∞、t1/2、CLZ、VZ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丁苯酞对大鼠体内CYP3A酶活性没有影响。

  • 标签: 丁苯酞 咪达唑仑 药动学 CYP3A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首次建立了~种新的同时定性定量分析葛根芩连微丸中12种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250min×4.6mm,5.0μm),以乙腈~0.02mol/L醋酸铵溶液(含0.3%--乙胺,1%冰醋酸调pH4.3)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为250、280、346nm。本方法可同时定性和定量分析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甘草苷、甘草酸等12种成分。各种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均良好(r〉0.9995);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RSD值分别小于0.97%,1.69%和1.71%;回收率的范围为97.4%-100.2%,RSD值小于1.87%。所建方法简单、可行,可提高葛根芩连微丸的质量控制水平。

  • 标签: 同时定量分析 葛根芩连微丸 HPLC—DAD 生物碱 黄酮 三萜皂苷
  • 简介:建立同时测定当归龙荟片中芦荟苷,黄芩素,芦荟大黄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的HPLC方法。采用DiamonsilC(18)柱(200.0mm×4.6mm,5μm)分离,以甲醇-乙腈体积分数为0.3%磷酸溶液(220:4:200,v/v/v)为流动相进行沈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5nm。芦荟苷的线性范围为1.450~29.00μg/mL(r=0.9992),黄芩素的线性范围为0.4050~8.100μg/mL(r=09994),芦荟大黄素的线性范围为0.1100~2.200μg/mL(r=0.9997),汉黄芩素的线性范围为0.2160~4.320μg/mL(r=0.9991)。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RSD%=0.88%),101.0%(RSD%=0.89%),100.0%(RSD=1.3%)和100.1%(RSD=1.1%)。为当归龙荟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 标签: 当归龙荟片 芦荟苷 黄芩素 芦荟大黄素 汉黄芩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活性炭一直用于医药和化工市场。由于活性炭的短缺,以活性炭为原料生产的药品还停留在实验室内,没有将产品推向市场或大量用于临床。

  • 标签: 活性炭 九十年代 二十世纪 实验室内 原料生产 市场
  • 简介:目的探求调控骨髓间质干细胞中药的共性。方法硅胶柱层析龟板活性部位浸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作洗脱剂,梯度洗脱,得到16个样品;采用MTT研究了它们对rMSCs的增殖调控作用,根据总离子图的相似保留时间和相应峰面积,获得促进rMSCs的增殖的指纹图;同样根据它们的总离子图的相似保留时间和相应峰面积也获得了抑制rMSCs增殖的指纹图;用中药龟板提取物有效部位指纹图谱预测中药汤剂“四物汤”和“栽培红厚壳果仁”共7个样品。结果活性实验结果显示Ts-2、Ts-3、Ts-11、Ts-12、Ts-16能促进rMSCs的增殖作用(P〈0.05);Ts-4对rMSCs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他样品对rMSCs的增殖作用不显著(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龟板活性部位指纹图谱预测其他中药活性正确率为86%。结论这种以生物活性为基础的指纹图谱具有科学性,为寻找相似活性的中药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龟板活性部位 气质联用 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指纹图谱 四物汤 野生红厚壳
  • 作者: 王雅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王雅蓉1.血尿酸水平监测痛风的发生主要与高尿酸血症有关,尿酸在体液中溶解度极低,其尿酸盐结晶易在关节及肌腱等组织沉积而发展为痛风。痛风石是痛风特征性损害,是由于尿酸单钠结晶沉淀所引起的慢性异物样反应,痛风石外观呈黄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初期质软,随着纤维增生,渐渐变硬如石。治疗痛风首先需要控制血尿酸水平,通常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要求控制在正常水平即<360umol/L,对有痛风石形成患者应<300umol/L才达标,达标益处:关节炎急性发作频率下降,痛风石溶解,有助于减慢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膜活性肽ps _2pa抗神经瘤细胞活性及机制开展深入分析。方法:通过检测膜活性肽ps _2pa对神经细胞增殖的具体参数情况,进一步对表达其生活活性。利用氢溴酸东莨胆碱培养小鼠脑神经瘤细胞调亡模型,同时将膜活性肽ps _2pa干扰浓度作为变量,测定细胞存活率以及神经细胞凋亡能力,探索其对抗神经细胞调亡功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添加膜活性肽ps _2pa组相对于与不添加膜活性肽ps _2pa组可以更好抵抗神经瘤细胞活性,可以更好抵抗神经细胞的凋亡能力。结论:通过基因工程培养的膜活性肽ps _2pa在抗神经瘤细胞活性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价值。

  • 标签: 膜活性肽ps _2pa 机制 神经细胞活动 抗神经瘤细胞活性
  • 简介:肝囊肿一直以手术切除和手术内引流为其主要治疗方法,近几年以B超引导穿刺并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方法,收到一定效果.但仍有较多副反应,复发率也较高.本组采用置管间歇无水乙醇注射法治疗肝囊肿,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囊肿 无水乙醇 治疗
  • 作者: 王雅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王雅蓉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及尿路结石。痛风间歇期是指两次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期。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痛风发病率日益增加,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疾病,痛风患者在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肿胀及疼痛时就诊率高,在痛风间歇期疏于治疗及关注,往往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病程较长者进一步发展成为痛风性肾病。病风间歇期到对血尿酸水平的监测、肾功监测及尿路结石检查、饮食及生活方式的管理是防止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时,分别选择间歇和持续蓝光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我院中数据资料,登记有效的82名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单组内纳入41名新生儿,分别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患儿选择持续蓝光照射,实验组儿童则选择间隙蓝光照射,对两组儿童的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并评估儿童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儿童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但对两组儿童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后,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但实验组儿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时,将间歇和持续蓝光治疗应用于其中,有助于改善儿童的黄疸症状,使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得到控制,在临床的可用价值较高,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间歇性蓝光照射 持续性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治疗安全性
  • 简介:聚集蛋白聚糖酶在关节软骨破坏中起重要的作用,对聚集蛋白聚糖酶1和聚集蛋白聚糖酶-2的双重抑制能有效防止关节软骨的破坏。转化生长因子-β、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活化T细胞核因子、转录因子Runx、制瘤素M、IxB激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抑制物、a2巨球蛋白、环孢素、雷公藤内酯、n-3脂肪酸和血小板反应蛋白结构域单元等,在基因转录、基因剪切和蛋白质翻译,以及翻译后的活化等水平上对聚集蛋白聚糖酶进行调节,它们对关节软骨的代谢作用可能成为关节炎性病变防治的一个新颖切入点。

  • 标签: 聚集蛋白聚糖酶 活性调控 降解 关节软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秦岭龙胆的体内外抗炎镇痛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实验和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评价秦岭龙胆的抗炎活性;在动物实验中,采用热板实验验证秦岭龙胆的镇痛作用。结果:实验表明,秦岭龙胆能显著抑制由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NO的释放和盲肠结扎穿孔实验抑制的炎症反应,并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结论:秦岭龙胆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活性

  • 标签:
  • 简介:丹参是一种传统医疗的草本植物,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丹参活性成分复杂,部分成分可影响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的活性,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探讨丹参对CYP450活性的影响及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对指导临床合理联用丹参与其他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丹参单体 丹参制剂 CYP450 药物转运体 核受体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