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Calcaneus)是人体足部最大的一对骨骼.人站立时,每侧约负担体重的1/4.临床上骨折约占跗骨骨折的60%~65%,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大部分骨折涉及距下关节面,预后较差,即使精心治疗也总有部分患者遗留持续性疼痛和严重功能障碍,致残率高达30%[1~3],其原因在于骨折后复位、固定难度大,骨折畸形愈合.因此,力求恢复骨折后跟的正常形态和位置成为治疗骨折的关键.作者通过阅读与总结大量有关的形态结构特点及损伤机制等文献,综述形态结构上的易骨折性和发生骨折的复杂性,为临床治疗骨折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跟骨骨折 临床意义 解剖学特点 形态结构特点 跗骨骨折 骨折畸形愈合
  • 简介:颧骨、颧弓骨折在头面部外伤骨折中较为常见,手术复位后如无有效地固定固位措施,常可发生轻重不等的骨折段塌陷移位,以致影响面容美观及开口受限。以往文献曾介绍金属杆与复位的骨折段共同缝合固定及石膏帽牵引、微形钢板内固定等方法。作者设计、制造的拱桥式骨折固位保护架,近年临床治疗10例颧骨、颧弓病人均获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

  • 标签: 颧弓骨折 保护架 拱桥 临床应用 手术复位 折骨
  • 简介:腕部舟状骨折在手外科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不论骨折后时间长短,一律采用前臂超腕石膏管型固定,除非骨折近端发生明显的缺血性坏死,而且临床症状又较明显时,才采用近端块切除,有时也将桡骨茎突同时切除。我们采用移植法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折8例,经过临床观察发现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例病人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最大33岁,最小17岁:5例操作工,1例农民工,1例教师,1

  • 标签: 骨移植 腕舟状骨骨折 愈合时间 陈旧性 临床观察 治疗方法
  • 简介:小名、乳名、真名、笔名、艺名……名字分类五花八门。在不同的时期、场合,人们喜欢用各种名字出现,因为名字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自己的期望,是一张“名片”。然而,随着社会活动增多,一些企业发现,“出生”以来一直沿用的名字,已经不能满足现状的发展需要,于是纷纷流行起“改名”这一玩意儿,因为名字毕竟不像身体发肤,不一定受诸父母,往往有改动的余地。

  • 标签: 流行 发展需要 改动 出生 身体 发现
  • 简介:缺损修复目前正被广泛研究。公认以新鲜自体移植的效果最好。它不仅具有支架作用,而且具有诱导及生成作用。与自体移植相比较,同种异体部分脱矿移植的材料广泛,可以满足形态和数量的要

  • 标签: 骨移植 异体脱矿骨 骨缺损
  • 简介:目的:采用股方肌肌蒂瓣移植以尽快恢复股骨头的血运,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方法:经髋关节后外侧手术入路,将骨折解剖复位后,用三枚折断式螺纹钉内固定,于股骨颈后方凿槽,切取股方肌肌蒂瓣嵌入骨槽内;结果:本组80例,经随访76例获性愈合,愈合率95%;随访时间6个月-5年,失败4例,占5%;结论:股方肌肌蒂瓣的股止点较宽,具有充分而固定的血管供应,采用此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可尽快地恢复股肌头的血运,提高骨折的愈合率。多枚可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对股骨颈髓腔的血供干扰较少,固定牢固可靠,骨折断端的接触紧密,有利于骨折愈合。此术式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共选择的好方法之一。

  • 标签: 治疗 股骨颈骨折 股方肌 骨瓣移植
  • 简介:牵引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对牵引病人亦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我们自1993年起开展了系统化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例均为骨折后需牵引的病人,男125例,女75例,年龄10~70岁,平均36.5岁。其中下肢骨折(单侧及双侧)118例,上肢骨折82例。在洽疗的同时均行床边牵引。

  • 标签: 骨牵引 系统化整体护理 宣城市 上肢骨折 护理措施 骨折后
  • 简介: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的下颌制备直径2cm的全层缺损,分别植入胶原复合羟基磷灰石和自体,处死前3周及1周进行四环素标记,术后2,8,12.24,48周处死动物。标本制备成6μm厚的不脱钙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动力学基本参数测定,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两组四环素内外标记带之间平均距离宽度及矿化沉积速率差异显著;而平均类骨质宽度及矿化延迟时间无显著差异。胶原复合羟基磷灰石植入后4周即出现矿化高峰,其成活动早于自体。认为此材料具有良好成作用,可替代自体修复颌缺损,并可免除患者二次手术供的痛苦,是一种经济实用,较为理想的缺损修复材料。

  • 标签: 胶原 羟基磷灰石 颌骨缺损 骨动力学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聚四氟乙烯膜、几丁质膜和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稀膜引导种植体颊侧裂隙状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12条杂种狗,拔除左侧四个前磨牙,3各月后植入4枚直径3mm长10mm的种植体,在种植体的颊侧制作5mm的裂隙状缺损,3枚种植体分别覆盖几丁质膜、聚四氟乙烯膜、钛网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另一种植体作对熙。术后2、4、8、12周取材,测量颊侧裂隙状缺损高度,组织学定性及定量方法观察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盖膜的三纽从第2周开始就有明显的再生,至第12周时裂隙状缺损完全为新充填;对照组在任何时间点,缺损区新的量少于盖膜的三组,相差显著。结论聚四氟乙烯膜、几丁质膜和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均能引导种植体周围裂隙状缺损区再生。

  • 标签: 骨缺损 种植体 引导骨再生 修复 几丁质膜 实验研究
  • 简介:患者,女,25岁,孕1产1,足月妊娠入院待产。孕期无任何不良反应,无特殊用药史。患者自幼(三个月时)左上肢骨折,畸形愈合,以后反复肢体骨折并畸形愈合。需持双拐行走。查体;身高83cm,体重35ks,蓝色巩膜,听力差,智力正常。鸡胸,四肢异常短小,畸形,双下肢活动受限。

  • 标签: 成骨不全 蓝色巩膜 畸形愈合 足月妊娠 临床特征 母婴
  • 简介:患者,女性,5岁。因左眼球突出半个月入院。于半月前家长无意中发现患儿左眼球突出,但无视物不清、复视及其他不适感,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行CT检查发现“左眶右侧壁囊性骨肿瘤”。查体:左眼球外突18mm,右眼球14mm,眼球各方向活动正常,无其他任何阳性体征。CT示:

  • 标签: 左眼球突出 后壁 异常增生 查体 囊性 眼科门诊
  • 简介:腰椎椎弓峡部裂导致腰椎滑脱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手术治疗的方法很多。1996-03~1998-10笔者等对1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施行了后路全椎板减压,椎体间及横突间双植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8例中男7例,女11例。年龄35~58岁。病程8个月~10年。单纯腰痛2例,腰痛合并单侧下肢放射痛6例,腰痛合并双下肢放射痛5例,合并间歇性跛行

  • 标签: 腰椎滑脱 植骨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