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楔状缺损经不同方法预备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161颗楔状缺损牙齿,按照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不制备洞组和制备洞组,不制备洞组78颗牙齿,制备洞组83颗牙齿。不制备洞型,仅磨除表层玷污牙本质和按龋洞Ⅴ类洞制备洞型两种方法预备,3MFiltekTMZ350充填修复,参考改良的USPHS系统对1年及2年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制备洞型组修复体质量无论在1年或是2年复查时成功率均高于不制备洞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6,P〈0.05)。结论楔状缺损按Ⅴ类龋洞制备洞型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楔状缺损 Ⅴ类洞 树脂
  • 简介:目的为满足剖宫产术后产妇的镇痛需求,本文对硬膜外持续恒量注药(CC)模式和肛塞双氯芬酸钠栓剂模式,进行临床效果对比观察。以指导临床选用最佳镇痛方案。方法对100例无合并症的剖官产术后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硬膜外持续恒量注药(CC)模式镇痛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栓剂塞肛镇痛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病人行24hBP、HR及SPO2连续进行监测。并观察镇痛效果、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BP、HP及SPO2均在正常范围;实验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8±2.16h,对照组为28±2.31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大于对照组。结论两种镇痛模式各有优点。临床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镇痛模式。

  • 标签: 镇痛方法 对照组 患者 剖宫产术后 SPO2 肛门排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TFF)的疗效。方法:本次入组对象为80例TFF病例,试验以2022.01~2023.05为期限,经双盲法分为两组,规格为40例/组。实验组病例实施带锁髓内钉固定,对比组病例实施加压钢板内固定。比较并发症、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长。结果:与对比组病例相比,实验组病例的并发症合计比例更低(P<0.05)。与对比组病例相比,实验组病例的疗效优良率更高(P<0.05)。与对比组病例相比,实验组病例的骨折愈合时长更短(P<0.05)。结论:临床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TFF的疗效优良,可减少并发症,加速骨折愈合,有推广优势。

  • 标签: 加压钢板内固定 带锁髓内钉固定 胫腓骨骨折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法以及治疗后的效果。方法盲选2017年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中医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以及一年内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一年内复发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方法可用于治疗偏头痛患者,疗效显著且复发率极低。

  • 标签: 中医 内科 偏头痛
  • 简介:目的医院消毒供应室细节质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针对本院消毒供应室当中的400份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的200份未实施细质控管理,在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的200份实施细节质控管理,对比实施前后工作效果。结果对比实施细节质控前后消毒供应室清洗、包装、消毒达标数量,结果显示,实施后达标数量明显比实施前高,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实施前后清洗区、包装灭菌区、无菌品存放区、患者满意度的各项得分,结果显示,实施后得分均比实施前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质控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室 细节质控 包装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颈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79例颈髓损伤患者为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效果。结果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显著,观察组更具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髓损伤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方法能够使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得到更好的改善,使患者的致残率降低。

  • 标签: 颈髓损伤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找到最理想的麻醉方案。方法上述病例在手术前全部予以(0.2±0.05)鲁米那与(0.2±0.1)mg东蓖右碱,通过肌内注射。全麻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每千克(3.5±0.5)Ug芬太尼,每千克(1.1±0.3)mg异丙酚,每千克(0.04±0.01)mg咪陛安定,每千克(0.7±0.2)mg阿曲库胺,(200±30)s后予以气管插管。麻醉机通气数值:每千克潮气量为(7.4±1.2)mL,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5±3)次,气腹后呼吸频率提升到每分钟(18±2)次。麻醉维持:保持泵注瑞芬太尼每分钟每千克(0.19±0.06)Ug,异丙酚每千克每小时(5.5±0.6)mg,缓解气腹后停用药物。完成手术病例符合拔管指标,进行吸痰拔管。腰一硬联合麻醉组,在患者腰第三、第四缝隙以及腰第二、第三缝隙进行,腰一硬联合穿刺成功后,0.5%布比卡因(1.8±0.4)mL腰麻,麻醉平面超过T6。在手术前予以微泵静脉滴注每千克(0.8±0.3)mg氯胺酮,在此基础上加入异丙酚每千克(3.6±0.2)mg,通过面罩进行吸氧。半小时后予以硬膜外用2%利多卡因,从第一次试验剂量的(3.8±0.1)mL增加到(5.8±0.4)mL,确保每小时每次(4.7±0.3)mL。完成气腹后停止使用静脉麻药。结果全麻组患者血压麻醉前平均为9.71,气腹后半小时为10.6,气腹后1h为9.77,术后20min为9.64;全麻组患者麻醉前心律每分钟平均为86.42,气腹后半小时为92.14,气腹后1h为73.22,术后20min为86.33。腰一硬联合麻醉组患者血压麻醉前平均为7.68,气腹后半小时为10.2,气腹后1h为10.54,术后20min为9.21;全麻组患者麻醉前心律每分钟平均为85.23,气腹后半小时为96.78,气腹后1h为93.47,术后20min为84.16。全麻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4%,术后清醒时间为20.6min;腰一硬联合麻醉组患者不良反应为1.19%,术后清醒时间为18.2min。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予以全麻呼吸能够�

  • 标签: 麻醉方法 妇科腹腔镜手术 效果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本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60例,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后组接受常规重症护理,前组接受重症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P〈0.05)。结论重症强化护理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可以改善呼吸、心率状况,减少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类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在各项血气指标(PaO2、PaCO2等)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相对对照组在上述血气指标(除pH外)上有明显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炎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手术室腔镜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手术室内的腔镜器械120件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件,对照组采用2%戊二醛浸泡,观察组采用等离子灭菌机,比较2种消毒灭菌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清洁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1);观察组灭菌合格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结论等离子灭菌机相比于2%戊二醛浸泡对手术室内的腔镜进行消毒可以获得更好的消毒灭菌效果,有利于手术室内消毒灭菌工作的有效开展。

  • 标签: 手术室 腔镜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用于预防 ICU患者口腔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 2013年 9月至 2014年 9月本院 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危重急症患者 120例,随机分为 A组、 B组、 C组, A组患者给予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 B组患者给予口腔冲洗器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 C组给予冲洗加擦拭法。结果 经口腔冲洗器冲洗法和经冲洗加擦拭法后的患者真菌感染、口腔异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经棉球擦拭法后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口腔冲洗器冲洗法用于预防 ICU患者口腔感染相对简便、经济、有效。

  • 标签: 棉球擦拭法 口腔冲洗器 ICU 口腔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是分析PDCA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药理学错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研究所诊所收治的8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的所有病人都接受传统药物服务,观察组的病人则在药物服务中采用PDCA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药检失误发生率、药品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理学错误率明显低于监测组,药物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监测组,差异在统计上显着(p < 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质控的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在患者用药安全及处方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不仅能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还能改善药学管理和服务质量,提高处方管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DCA管理方法 医院药学服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诊治的70例老年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将其1:1随机划入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使用甲硝唑呋喃唑酮栓治疗,试验组联用康妇炎胶囊,对比两组治疗结局。结果:1)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4.29%vs74.29%),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8、CRP、TNF-α均明显降低,其中试验组检测值更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3)随访6个月,试验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更低(2.86%vs17.1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呋喃唑酮栓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老年霉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霉菌性阴道炎 康妇炎胶囊 炎性因子 复发率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诊治的70例老年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将其1:1随机划入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使用甲硝唑呋喃唑酮栓治疗,试验组联用康妇炎胶囊,对比两组治疗结局。结果:1)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4.29%vs74.29%),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8、CRP、TNF-α均明显降低,其中试验组检测值更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3)随访6个月,试验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更低(2.86%vs17.1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呋喃唑酮栓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老年霉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霉菌性阴道炎 康妇炎胶囊 炎性因子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士实施规范化产后访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70例分娩产妇患者,通过抽签访视分组,分析组实施规范化产后访视护理,基础组采取常规访视流程,分析对比两组产后相关知识评分及新生儿喂养技能评分。结果:分析组产后相关知识评分及新生儿喂养技能评分相比基础组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产后访视护理应用在社区护士当中整体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的产后掌握情况,使其提高新生儿喂养技巧。

  • 标签: 社区护士 护理 产后访视 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两种贴扎方法对孕期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 例孕期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 例,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贴扎。对照组采用Y字型贴扎,治疗组采用I字型贴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Roland-Morris残疾问卷(RMDQ)对患者的疼痛及功能能力和残疾进行评价,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天后,2组患者VAS评分、RMDQ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

  • 标签: 贴扎 孕期 下腰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食疗方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食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食疗方法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中医食疗 临床疗效 血糖指标
  • 简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炎症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是腹泻,粘液中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多见于青壮年,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利用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而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肠腔环境、病变部位及灌后体位,将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我们对传统的灌肠方法进行改良,保留灌肠之前先行清洁灌肠,然后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后的体位,以提高疗效及治愈率。

  • 标签: 改良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