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舍曲林[setraline]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情绪、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近期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经DSM-IV诊断脑卒中抑郁,评定舍曲林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脑卒中抑郁患者存在认知功能下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舍曲林可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论舍曲林适用于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患者 舍曲林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抗抑郁治疗 认知功能
  • 简介: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老年性痴呆确定为今后10年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精神疾病。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牵头,于2003年10月完成了《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编写,为工作在精神卫生领域第一线的专科医师、全科医师、综合医院心理科医师和临床社工师和精神卫生管理人员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 标签: 执抑郁药物 临床治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疾病控制
  • 简介:诊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疾病的病程和症状的发展变化;病史,尤其是以前有无躁狂症状,类似发作的治疗和效果情况;个人心理特点(心理发育,对环境变化、重大生活事件的反应);社交、工作和家庭情况;详尽的躯体、精神和辅助检查,依据相应的诊断标准确定诊断。

  • 标签: 抑郁症 药物治疗 精神病 抗抑郁药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伴发抑郁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自:995年1月至2000年5月脑梗死住院患者共754例,其中伴发抑郁69例(9.16%),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结论神经内科医师应提高对脑梗死伴发抑郁的重视,及时识别、诊断、治疗,以更好的提高对伴发抑郁的脑梗死的医疗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抑郁 诊断 治疗 神经内科 药物
  • 简介:抑郁药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许多新型抗抑郁药在国内生产.这类药物不仅有抗抑郁的疗效,对焦虑不安、强迫状态及恐怖症也有一定疗效.本文对在临床应用的4种国产抗抑郁新药作一介绍.

  • 标签: 国产药品 抗抑郁药 临床应用 吗氯贝胺 血药浓度
  • 简介: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的使用特点及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02—2004年使用抗抑郁药的品种、用量、销售总金额、用药频度、年平均增长率和药品日耗费用等情况。结果:销售总金额平均年增长率为16.79%,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3年中平均年增长率高达34.44%;用药频度列前5位的药品有氯丙咪嗪、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及文拉法辛;新型抗抑郁药因其不良反应相时少而轻,治疗地位不断上升。结论:该院在抗抑郁药使用中还存在用药较为集中的问题,新型抗抑郁药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抗抑郁药 费用 用药频度 2002—2004年
  • 简介:目的:评价近年来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等新型抗抑郁药不但疗效肯定,而且不良反应轻而少,易被患者接受,耐受性好,成为治疗抑郁症及相关障碍的一线药物.结论:抗抑郁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应用评价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新型抗抑郁药 应用情况 不良反应 一线药物
  • 简介:目的根据中学生抑郁症的心理特点,探讨健康教育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2004年10月调查我市6所中学8623名学生,发现抑郁症学生1681名,进行6—8月健康教育,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681名抑郁症学生经6~8月健康教育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1280人痊愈,余401人所患抑郁症状程度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中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对中学生抑郁症有重要治疗意义,可提高抑郁症学生的积极性和心理免疫力,促进心身健康。

  • 标签: 抑郁症 中学生 健康教育
  • 简介:作者在天津市肿瘤医院参加第20期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期间,查阅了贵院手术治疗腹膜神经鞘瘤20例。原发性腹膜神经鞘瘤少见,国内外文献大组病例报告甚少。

  • 标签: 腹膜后神经鞘瘤 手术治疗 预后 手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