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供应室细菌消毒中采用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供应室细菌消毒中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供应室细菌消毒中采用细节护理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包装质量、服务态度、护理满意度、供给及时值、收回及时值均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工作标准品应该用法定标准品进行标定。探究了运用凝胶法对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进行标定的检测方法,使用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效价为9000EU/支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CSE)标定标示效价为10EU/支的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WSE)。通过试验,检验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现行版的要求。

  • 标签: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鲎试剂,凝胶法,效价
  • 简介:摘要: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工作标准品应该用法定标准品进行标定。探究了运用凝胶法对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进行标定的检测方法,使用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效价为9000EU/支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CSE)标定标示效价为10EU/支的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WSE)。通过试验,检验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现行版的要求。

  • 标签: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鲎试剂,凝胶法,效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从2020年9月-2021年12月,我院接收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抽取94例,采用盲选的方式分为2个护理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统计护理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依从性评分更高(P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究呼吸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与耐药性的检测,了解呼吸科患者耐药性的分布情况,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方法: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2例呼吸科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收集和调查这12例患者的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具体分布情况,分析其耐药性。结果:根据实验调查显示,本次调查共计检测出134株病毒,其中有58株多重耐药菌,患者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血液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占比分别为39.66%、25.86%、20.69%;其中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革兰氏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占比分别为46.55%、24.14%、8.62%、6.89%。在革兰氏阳菌中,最常见的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其主要原因为这两种细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试剂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菌[4]。这些细菌主要是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头孢类等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性,导致临床治疗的难度增加。结论:临床上要根据耐药菌群的分布情况,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规范抗菌类药物的给药,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出现。             

  • 标签: 呼吸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 耐药性分析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脓性骨髓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数据。方法:100例患者参与,均患化脓性骨髓炎,对所有病例开展培养、药敏试验,记录细菌培养结果。结果:100例标本中,阳性标本89例,占比89.00%,阴性标本11例,占比11.00%,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9例,占比43.82%,第二是铜绿色假单胞菌14例,占比15.73%。药敏试验结果:敏感率从高到低分别是: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76.40%、环丙沙星敏感率62.92%、青霉素11.24%。结论:化脓性骨髓炎容易滋生很多细菌,需培养细菌,分析致病菌,开展药敏试验,结合药敏试验数据合理选择抗生素搭配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化脓性骨髓炎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细菌耐药性监测价值。方法:以2021年8月-2022年1月收取的100份微生物检验阳性标本作为观察对象,实施细菌培养,进一步通过鉴别、分离、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阳性标本中的细菌类别、耐药性。结果:100份微生物检验阳性标本经过分离总共获得100株菌株,其中57株革兰氏阴性杆菌、43例革兰式阳性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发现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的变形杆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偏弱。革兰式阳性杆菌中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唑林耐药性较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性较强,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耐药性偏弱。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检测细菌耐药性,革兰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各有不同。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革兰氏阴性杆菌 革兰式阳性杆菌 耐药性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疾控中心检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与成效。方法:选择疾控中心在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接诊的9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各样本病原菌检出情况显示,以肛拭子与呕吐物为主(64.44%),其次为剩余食物(25.56%)、餐具涂抹物(10.00%)。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以副溶血性弧菌(35.56%)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4.44%)、大肠杆菌(13.33%)、蜡样芽孢杆菌(10.00%)、沙门氏菌(6.67%)。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突发公共健康问题,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强化对食物中毒的监测和有关的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集中调查,对其进行集中取样,进行多个方向的检测,以便查明病因,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从多个角度进行防治。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基层疾控中心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疾控中心检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与成效。方法:选择疾控中心在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接诊的9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各样本病原菌检出情况显示,以肛拭子与呕吐物为主(64.44%),其次为剩余食物(25.56%)、餐具涂抹物(10.00%)。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以副溶血性弧菌(35.56%)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4.44%)、大肠杆菌(13.33%)、蜡样芽孢杆菌(10.00%)、沙门氏菌(6.67%)。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突发公共健康问题,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强化对食物中毒的监测和有关的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集中调查,对其进行集中取样,进行多个方向的检测,以便查明病因,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从多个角度进行防治。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基层疾控中心 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复发性尿路感染细菌检验和药敏试验情况。方法:将医院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接收的10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中断尿标本采集和培养,对细菌检验和药敏试验情况进行剖析。结果:本次10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菌检验共检出77株菌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60株,包括大肠埃希菌31株,阴沟肠杆菌13株,克雷伯菌属9株,铜绿假单胞7株。革兰氏阳性菌17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肠球菌属13株。革兰氏阳性菌对三代头胞菌素、氨苄青霉素药敏性在30%到50%。对其他类型药物敏感性表现为中等水平。结论:积极进行细菌检验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剖析,能够为复发性尿路感染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复发性尿路感染 细菌检验 药敏试验 剖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采取CRP+血常规检验后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到2020年接收的5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50%采取血常规检查,设定为对照组;50%采取CRP+血常规检验,设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方式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CRP 血常规检验 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细菌性阴道病是目前妇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一种阴道内菌群失调而引发的感染疾病。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病情容易出现反复发作,如果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症状会出现加重,可能诱发其他的不良反应,甚至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临床中的常用方式,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发病机制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分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发病机制 中西医结合 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盐酸苯达莫司汀中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20版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动态浊度法要求,通过建立细菌内毒素标准曲线和干扰试验,确定供试品无干扰浓度和动态浊度检测方法。并对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1-1.0 EU/ml,相关系数r> 0.980,标准曲线成立;供试品终浓度在0.05 mg/ml时回收率100%,对内毒素测定干扰最小。方法精密度变异系数均

  • 标签: 动态浊度法 细菌内毒素 盐酸苯达莫司汀 定量检测 干扰试验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采取超声介入治疗的方式,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2例患者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同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情况(P<0.05)。护理前患者护理满意人数为30例,占比36.59%,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人数为80例,占比97.56%,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在超声治疗的过程当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产生的抑郁以及焦虑的情绪,同时也能够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有效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细菌性肝脓肿 超声介入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采取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时的影响。方法:2021年9月~2022年9月,挑选64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疗效、总体复发率,数据有可比性(P

  • 标签: 甲硝唑 克林霉素 细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在菌血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对灵敏度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疑似菌血症患者中,择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的200例,分别对其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含量测定和血液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将其划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并对其血清降钙素原和细菌出现阳性的时间进行记录、比较。结果:在54例疑似菌血症患者进行血液细菌培养后,阳性124例、阴性76例,其血清降钙素原分别为(12.31±3.42)ug/L、(0.29±0.42)ug/L,差异显著(P<0.05)。在124例阳性患者在2d内呈阳性的,有98例,其血清降钙素原平均值(16.37±4.32)ug/L,有感染性休克的症状;在3~4d呈阳性的,有26例,血清降钙素原平均值(9.42±2.31)ug/L,感染较为严重,但相对98例较轻。结论:在菌血症发生后,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与血培养结果基本一致,可通过降钙素原变化来观察病情的严重程度,以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可结合实际状况来加以选用。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血液细菌培养 菌血症 诊断价值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细菌性肝脓肿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8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分成对照组(n=40)及研究组(n=40),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措施,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脓腔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研究组均更短(P

  • 标签: 循证护理 细菌性肝脓肿 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