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48例腹腔严重细菌患者进行了疗效试验。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5.8%,治愈显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和62.5%,治愈显效率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泰能 腹腔细菌感染 抗菌效应
  • 简介:国产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17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有效率和细菌阴转率均超过90%。和对照组诺氟沙星相比,无显著差异。169株细菌纸片法药敏试验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假单胞菌20%(6/30)耐药,大肠杆菌21.6%(11/51)耐药。药物副反应9.4%。测定3种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口服组和静脉组的血药浓度与文献报告一致,肌往后血药浓度偏低。

  • 标签: 氧氟沙星 药物敏感 药代动力学
  • 简介:国产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17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有效率和细菌阴转率均超过90%。和对照组诺氟沙星相比,无显著差异。169株细菌纸片法药敏试验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和其它假单胞菌20%耐药(6/30),大肠杆菌21.6%耐药(11/51)。药物副反应9.4%。测定3种不同给药途径血药浓度,口服和静脉组和文献报告一致,肌注后药浓度偏低。

  • 标签: 氧氟沙星 药物敏感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菌疾病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的价值。方法:2023年1月-2023年12月,从本院收治的疑似细菌疾病的患者中选择66例,同时段抽取在本院开展体检的健康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者均开展血常规、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金标准确诊60例,血常规检验确诊45例,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确诊59例,诊断符合率相比,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高于血常规检验,P<0.05;对比疑似患者与健康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白细胞水平,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而且确诊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细菌疾病,准确性较高,能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值得推荐。

  • 标签: 细菌性感染疾病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对于细菌性角膜病变恢复后期的患者,通过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观察其在改善角膜刺激症状和促进角膜修复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9眼诊断为细菌性角膜病变患者,通过积极抗感染处理后,采用临床对照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治疗用药;治疗组在按常规给予治疗用药的同时加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观察比较2组患者角膜刺激缓解症状和角膜愈合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缓解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P〈0.05),术后1周行角膜荧光素检查,治疗组溃疡创面愈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适当的时机合理使用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可减轻细菌感染性角膜疾病患者的痛苦,能有效的促进角膜的修复,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方便等优点。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软性 亲水性 感染性角膜病变 细菌性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哌拉西林-舒巴坦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细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普外科术后细菌患者60例资料,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静脉滴注给药3.375g,而治疗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静脉滴注给药3.0g;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抗细菌感染的总有效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基本相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患者术后细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上述不同剂量的疗效相似,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临床用药时可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用。

  • 标签: 哌拉西林-舒巴坦 不同剂量 普外科 细菌性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老年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二代头孢的效果,并分析其药学原理。方法 本次收集资料随机抽取了82例2020年5月-2021年5月接诊的老年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按照电脑排序均分为2组,各41例。其中,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为参照组,接受应用二代头孢治疗的为研究组,将不同方案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接受研究组方案治疗后症状消失的用时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接受研究组方案治疗有更高的有效性,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在老年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二代头孢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状,适合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老年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二代头孢 药学原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菌结膜炎的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选择本院眼科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74例细菌结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大蒜素滴眼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大蒜素滴眼液针对细菌结膜炎的临床治疗具有显著作用,具有极高的抗菌性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且降低患者复发率,再加上安全性较高不易引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细菌性结膜炎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制订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和治疗细菌脑膜炎的建议。细菌脑膜炎病人在发病的初始阶段,一般先在基层医疗单位或急诊科接受治疗,通常在感染科医生、神经内科专家、神经外科专家的会诊指导下进行。与其它许多感染性疾病相比,细菌脑膜炎的抗微生物治疗的依据不是来源于按照随机前瞻双盲设计的临床实验,最早的治疗依据多从实验动物感染模型获得。经常使用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兔子,将其麻醉后置于实验台上,

  • 标签: 细菌性脑膜炎 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 IDSA 2004年 抗菌药物 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头孢呋辛钠和左氧氟沙星在老年细菌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组采取的方法是随机抽样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使用的治疗药物分别是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治疗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总结不良反应,将两组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对比总体疗效,两组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对比用药安全性,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钠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均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

  • 标签: 老年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左氧氟沙星 头孢呋辛钠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替尼津栓用于治疗细菌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将252例细菌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对照组122例。治疗组在阴道灌洗后阴道放置替尼津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阴道灌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4.62%,有效率84.62%,治愈后3个月内复发率26.67%;对照组治愈率22.95%,有效率63.11%,治愈后3个月内复发率60.71%。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替尼津栓用于治疗细菌阴道病方法有效,复发率低。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替尼津栓 疗效评定
  • 简介:自发性细菌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指无腹腔脏器穿孔、炎症而发生的急性腹膜细菌。SBP的发生多有严重的肝病基础,同时也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占肝硬化总感染的1/3,比泌尿道感染和肺炎常见。

  • 标签: 肝硬化 腹膜炎 药物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的方法、疗效及其优势。方法2003年1月-2012年12月超声引导下对54例肝脓肿患者进行穿刺抽脓或引流,并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54例共进行62次穿刺置管引流,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2.9d。随访1~6个月肝脏完全恢复正常48例,病变部位纤维钙化表现6例,无出血、胆漏、腹腔感染、脓肿反复出现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介入治疗细菌肝脓肿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 标签: 肝脓肿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细菌阴道病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细菌阴道病孕妇112例。根据就诊编号奇偶性分组:奇数编号的56例进入对照组,单纯使用甲硝唑栓;偶数编号的56例进入试验组,联用克林霉素胶囊。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妊娠结局。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98.21%vs87.50%),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低(5.36%vs21.43%),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细菌阴道病对妊娠结局有不良影响,联合使用甲硝唑栓和克林霉素胶囊具有较强抗菌效果,保护母婴健康。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甲硝唑栓 克林霉素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