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我科行婴儿高压氧舱治疗患儿的护理经验,旨在使每位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儿得到最良好的关爱和护理,有效地保证患儿安全、有序、舒适的治疗,使患儿的脑损伤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发挥高压氧积极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婴儿氧舱 高压氧治疗 修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踝指数(ABI)的短期影响。方法96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仅给予饮食控制;治疗组(46例)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ABI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BI指数,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变化,治疗组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ABI值,对外周动脉硬化有改善作用。

  • 标签: 高胆固醇血症 踝臂指数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定位肌间沟丛神经诱发肱二头肌运动反应阻滞成功率。方法择期上肢手术120例,在PNS定位肌间沟丛阻滞下,随机分为A组诱发肱二头肌运动反应,B组诱发三角肌运动反应。比较两组注药时最小刺激电流量、麻醉维持时间、上肢区域各神经分支感觉阻滞时间、阻滞成功率。结果A组与B组注药时最小刺激电流量与麻醉维持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尺神经、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阻滞成功完善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神经阻滞成功率高于B组(P<0.05)。结论诱发肱二头肌运动反应可以提高阻滞成功率。

  • 标签: 肌间沟 臂丛 肱二头肌 神经刺激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对高海拔地区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症在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的临床疗效,探讨高海拔地区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症病房延伸护理的方法,为高海拔地区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提供新的康复护理模式。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名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延伸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CBS评分、平衡功能、ADL能力评分。结果4周后治疗组在Barthel指数、USN的改善程度、自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伸护理可改善高海拔地区脑卒中患者USN程度并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 标签: 延伸护理 高海拔 单侧空间忽略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源性肺水肿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氧气分压、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分压等临床指标,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死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久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在无创通气后氧气分压、血氧饱和度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呼吸和心率趋于稳定,所有指标在治疗前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治疗,死亡率为43.3%,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死亡率为16.7%,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症状缓解时间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使得患者死亡率大大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心源性肺水肿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4例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进行强心、吸氧、镇静、利尿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组74例患者,救治成功者73例,其余1例由于循环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抢救成功率为98.65%,其平均动脉压(MAP)、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和心率(HR)、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其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生命体征
  • 简介:目的探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的常规扩张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治疗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费用、治疗后心率、血压以及脉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肺动脉压下降迅速,且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常频机械通气 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随机选取100名机械通气鼻饲患儿,平均分配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进行安全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患儿发生脱管、堵管、误吸、肠胃并发症等情况的例数及概率,并调查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安全护理模式中的机械通气鼻饲患儿,共50例,其中出现脱管2例、堵管0例、误吸1例、肠胃并发症2例;传统护理模式的机械通气鼻饲患儿,共50例,出现脱管3例、堵管1例、误吸2例、肠胃并发症3例,两组患儿的脱管、堵管、误吸、肠胃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的对比结果示观察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患儿家属的满意调查结果示,观察组共50例,满意32例,一般13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为64%;对照组共50例,满意21例,一般20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42%,,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安全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是提高鼻饲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可行方法。

  • 标签: 安全护理模式 儿科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鼻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急性颅内动脉闭塞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患者,采用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为患者在围手术期配合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Solitaire AB支架 急性颅内动脉闭塞 围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甘露醇结合布林佐胺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机械性眼外伤患者31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56例,156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甘露醇实施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甘露醇结合布林佐胺实施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肿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眼压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消失时间以及眼压恢复正常的实际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出现率也要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甘露醇结合布林佐胺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甘露醇 布林佐胺 机械性眼外伤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