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移动医疗近年来如火如荼,各色APP、各种模式,令人眼花缭乱,据统计约有2000多种,可见行业的火热程度。近来医疗质量一词又被重新提及,使人不得不开始思考:传统医疗质量好歹有医院管理者在把控,移动医疗呢?总不见得线上问答、APP查询中对患者的态度好就是质量好吧?但是触及真正的移动医疗质量,又总觉得有点看不见摸不着,有点虚。

  • 标签: 医疗质量 预约挂号 使人 医疗器械 创业团队 令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移动DR在临床使用中的技术优势。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2015年床边片共计300例,DR、CR各150例,对图片进行图像质量、曝光条件、曝光时间的对比分析。结果移动DR的图像优良率、摄片时间、曝光剂量均优于移动CR,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移动DR已经可以取代移动CR为临床服务,且将有更加广泛的用途。

  • 标签: 移动DR 床边X线摄影 计算机X线摄影(CR)
  • 简介:每天早上,当你还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中,却忽然被手机上设定的闹钟叫醒,是不是感到很痛苦?为了减少这种痛苦,你是不是会把手机闹钟调到提前10分钟,在闹钟响起之后按一下"稍后提醒"继续小睡,以便在半睡半醒中再享受一会儿美好的赖床时光?

  • 标签: 阿德里安 国家健康 医学研究院 神经生物学研究 受调查者 睡眠质量
  • 简介:自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外,江苏全省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今年年底前,门诊全面停止静脉输液。对此,本刊联合江苏当地媒体走访了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级医院。采访过程中,不仅能看到国家对临床医疗'限三扶一'大方针实施下的初见成效,也有对级医院能否走出尴尬境地的隐忧与期盼。

  • 标签: 静脉输注 静脉输液 临床医疗 抗菌药物 病区管理 医疗机构
  • 简介:FDA警告抗真菌药Noxafil(泊沙康唑)有两种口服剂型,它们的给药剂量不同,缓释片剂与口服混悬液相比,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直接用毫克至毫克替代给药可能导致剂量不足或过量.为防止再次发生这类用药错误,已批准修改药品的标签,在标签上写明两种口服制剂不能直接按剂量相互替换,而应当进行剂量调整后再使用.

  • 标签: 美国FDA 安全信息 药品 口服剂型 给药剂量 生物利用度
  • 简介:目的通过对苯氮类药物滥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吉林地区苯氮类药物滥用趋势,运用药物滥用的监测手段来反映此类人群各项特征。方法检索《药物滥用监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分别以“吉林地区、2011~2015年、苯氮类”作为检索条件进行检索,并对检索数据进行列项分析。结果2011~2015年,吉林地区共有1188例报告涉及苯氮类药物滥用:滥用者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初中以上学历占83.8%,以无业和企业人员最多;滥用方式主要以口服为主;多从医院中获得药品;多数目的是缓解烦恼、抑制情绪;滥用时间最长大于15年。结论2011~2015年之间的1188例苯氮类药物滥用数据分析提示,此类人群一定要控制用药时间,以免剂量过大、时间过长形成苯氮类药物成瘾。

  • 标签: 苯二氮类 精神药品 药物滥用 吉林地区
  • 简介:目的:探究D聚体(Dtwopolyme,DD)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degradationproducts,FDP)检测在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期间于笔者所在九江市中医医院治疗骨折的6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择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受检者,设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实行DD与FDP检测,对比者在DD与FDP两项指标上的不同,并分析这两项指标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1对照组的DD为(0.25±0.08)mg/L,研究组中非长骨骨折患者的DD为(2.85±2.28)mg/L,长骨骨折患者的DD为(4.71±4.52)mg/L,躯干骨骨折患者的DD为(8.12±5.47)mg/L;对照组的FDP为(2.83±0.98)μg/L,研究组中非长骨骨折患者的FDP为(7.81±5.54)μg/L,长骨骨折患者的FDP为(12.21±10.08)μg/L,躯干骨骨折患者的FDP为(18.66±10.86)μg/L。研究组中各类型骨折患者的DD与FDP检测结果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2术后,未发生血栓者的DD为(1319±686)mg/L,发生血栓者的DD为(15311±4991)mg/L,未发生血栓者的FDP为(3429±1588)μg/L,发生血栓者的FDP为(45101±9461)μg/L,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DD与FDP可以作为前瞻性指标为骨折患者进行检测,临床可以借由这两项指标预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异常,以预防预后发生血栓等并发症。

  • 标签: D二聚体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骨折 临床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建立用HPLC法同时测定仙汤中淫羊藿黄酮类成分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Extend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A)和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23min,20%~28%A;23~55min,28%~40%A;55~56min,40%~90%A;56~62min,90%A;流速1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25℃;检测波长270nm。结果: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分别在1.9~25.0、2.8~36.0、2.1~27.0和1.3~10.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2.32)%、(99.8±2.21)%、(97.2±2.01)%和(99.3±1.30)%(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仙汤中淫羊藿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标签: 二仙汤 淫羊藿黄酮类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5例晚期胃癌患者,均为一线化疗治疗失败或缓解后再进展的病例,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21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化疗期间毒副反应。结果35例患者中,0例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13例进展(PD),有效率20%,疾病控制率62.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2个月。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毒性、关节疼痛、乏力、恶心呕吐、液体潴留、周围神经毒性及转氨酶升高,多为Ⅰ-Ⅱ度,对症处理后可逆转。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获益,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雷替曲塞 多西他赛 晚期胃癌 化学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盐酸甲双胍仿制药的一致性,以促进临床用药选择的有效与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与CBM数据库,纳入对比国产制剂与格华止的体外溶出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和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类型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结果:分别纳入7、10、5篇研究。纳入评价的国产制剂与格华止的体外溶出度与溶出参数存在显著差异;部分生物等效性试验显示部分国产制剂与格华止不等效;格华止普通片在部分有效性指标上可能优于国产缓释片,在安全性方面可能优于国产普通片。结论:现有证据无法充分支持国产甲双胍仿制药与原研药具有一致性,部分仿制药在药学特性、生物等效性和临床一致性方面与原研药相比可能有一定差距。

  • 标签: 仿制药 二甲双胍 一致性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降脂颗粒中的虎杖苷、苯乙烯苷、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283nm、320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虎杖苷质量浓度在5.12~38.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0.13%,RSD为0.63%(n=6);苯乙烯苷质量浓度在1.91~19.0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63%(n=6);橙皮苷质量浓度在9.89~74.1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为0.31%(n=6)。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线性关系良好,可作为制剂质量控制的标准。

  • 标签: 降脂颗粒 虎杖苷 二苯乙烯苷 橙皮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聚体和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随机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入院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静脉血中的D-聚体和血清肿瘤标记物(主要检测CEA、CA199、CA724水平)并予以观察组患者治疗,然后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综合分析D聚体和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EA、CA199、CA724以及D-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EA、CA199、CA724以及D-聚体水平明显下降,且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且血清CEA、CA199、CA724以及D-聚体高水平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因素。结论血浆D聚体和肿瘤标志物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情况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本病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 标签: 结直肠癌 D-二聚体 肿瘤标志物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综合分析沙格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6例。对照组应用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沙格列汀+甲双胍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HbA1c、2hFBG、FBG、BM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HbA1c、2hFBG、FBG、BM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55/5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3%(47/5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7/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8/56),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甲双胍治疗妊娠糖尿病对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网络检索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CENTRAL)、Medline、EMBASE、ScienceCitationIndex等数据库,并纳入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1,对于异质性小的研究合并效应量。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总计1712例受试对象,其中853例患者接受甲双胍治疗,859例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通过Meta分析发现,甲双胍与胰岛素治疗组相比,在不良围生期结局(如胎儿死亡、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入住监护病房、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甲双胍可显著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RR=0.58,95%CI(0.43,0.78),P=0.0003]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住率[RR=0.74,95%(0.61,0.89),P=0.002)。结论:甲双胍不增加新生儿在围生期不良结局,并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和重症监护室入住率。但由于纳入样本总量较少,还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和规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以求进一步验证甲双胍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二甲双胍 胰岛素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合成含有硫代甲酸酯侧链的新型三氮唑化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合成了9个新目标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NMR、MS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测试其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所有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部分化合物对光滑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对照药氟康唑。结论:引入硫代甲酸酯侧链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

  • 标签: 三唑类衍生物 化学合成 抗真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诱发肱头肌运动反应阻滞成功率。方法择期上肢手术120例,在PNS定位肌间沟臂丛阻滞下,随机分为A组诱发肱头肌运动反应,B组诱发三角肌运动反应。比较两组注药时最小刺激电流量、麻醉维持时间、上肢区域各神经分支感觉阻滞时间、阻滞成功率。结果A组与B组注药时最小刺激电流量与麻醉维持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阻滞成功完善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神经阻滞成功率高于B组(P<0.05)。结论诱发肱头肌运动反应可以提高阻滞成功率。

  • 标签: 肌间沟 臂丛 肱二头肌 神经刺激器
  • 简介:目的对应用尿甘氨酰脯氨酸肽氨基肽酶检测方式对出现早期肾损伤症状的肝硬化疾病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47例肝硬化早期肾损伤疾病患者作为研究1组,47例单纯肝硬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2组,同期47例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速率法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尿甘氨酰脯氨酸肽氨基肽酶水平进行测定,对比测定结果和测定结果阳性人数。结果研究1组研究对象尿甘氨酰脯氨酸肽氨基肽酶水平(51.38±4.34)U/g·Cr高于研究2组(23.80±4.09)U/g·Cr和对照组(12.67±1.73)U/g·Cr;研究2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尿甘氨酰脯氨酸肽氨基肽酶检测结果阳性人数38例(80.9%)多于研究2组13例(27.7%)和对照组1例(2.1%);研究2组尿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甘氨酰脯氨酸肽氨基肽酶检测方式对出现早期肾损伤症状的肝硬化疾病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尿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早期肾损伤 肝硬化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甲双胍治疗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对OGTT检查及多生化指标影响。方法:按照1999年WHO诊断标准执行,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观察对象是心脏介入术后203例患者的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同时测定血游离皮质醇瘦素血肝功肾功等多项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一些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年龄因素(P〈0.05)性别因素(P〈0.05)游离皮质醇(P〈0.01)瘦素(P〈0.01)是心脏介入术后糖耐量异常的危险因素。②本组观察对象进OGTT试验确诊糖尿病98例(48%),诊断糖耐量递减102例(50.2%)。结论:①年龄性别皮质醇瘦素是心脏介入术后糖耐量异常的危险因素。②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糖耐量异常率高达98%。3甲双胍干预治疗对心脏介入术后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递减患者均有显著疗效。

  • 标签: 二甲双胍 OGTT检查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3例)和观察组(n=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利拉鲁肽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肥胖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对《中国药典》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有关物质氨苄西林聚体定位方法进行完善。方法:选择3根不同色谱柱,分别采用药典方法和氨苄西林系统适用性对照品标准图谱方法定位氨苄西林聚体峰,考察两者结果是否一致。结果:采用药典方法与氨苄西林系统适用性对照品法定位结果不一致。结论:现行标准欠妥,建议对聚体的定位方法修改为:取氨苄西林系统适用性对照品适量,加初始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mg的溶液,取10肛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的色谱图应与标准图谱一致。

  • 标签: 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氨苄西林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