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抗绿脓杆菌活性物质的筛选与相关成分。方法先分析了抗绿脓杆菌治疗的主要药物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材料与方法对于拮抗绿脓杆菌的筛选与培养、菌株的重复筛选的技术要求。结果经RDP研究与拮抗绿脓杆菌分离菌形态研究,结果显示,B1506菌株同源性达到了100%,其余4种同源性为99%。且B1506与B1505为不动杆菌属,其余3项为假单胞菌属。结论本实验通过多点采集的方法采集各类土壤样品,作为筛选抑菌活性物质产生菌的来源。经过优化的方法在筛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操作简单,结果灵敏准确。

  • 标签: 抗绿脓杆菌 活性物质 筛选 成分
  • 简介:血清药物化学是中药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方向,在中医药方面也奠定更好的基础,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在医学上发挥着自身作用,是研究中药药效发展迅速的科学有效方法之一。为了更好的发挥其疗效与其作用,在中药物质基础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加深刻意识此项工作对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推动工作的有效保障,提高整体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根据近几年的使用现状,和多方面的基础研究,作出简要分析,对血清药物化学在未来的进展作出有效的指引与判断。

  • 标签: 中药物质 基础方面 血清药物化学 中药研究 中药复方 未来展望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有关物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UltimateAQ-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0.01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pH2.0)-甲醇(98:2)为流动相,流速为0.7mL·min^-1,检测波长为205nm,进样量为50μL。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环-(甘氨酰谷氨酰胺)峰、焦谷氨酸峰和环-(甘氨酰酪氨酸)峰与各自相邻色谱峰可以有效分离;环-(甘氨酰谷氨酰胺)、焦谷氨酸、环-(甘氨酰酪氨酸)分别在7.863~52.42μg·mL^-1、5.256-35.04μg·mL^-1、0.9393~6.262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试验的RSD值均小于0.2%;重复性试验的RSD值均小于2.0%;环.(甘氨酰谷氨酰胺)、焦谷氨酸和环-(甘氨酰酪氨酸)定量限分别为3.15、14.0和7.5ng,检测限分别为0.95、7.0和2.5n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0%、101.5%和103.3%(n=9),RSD值分别为1.0%、0.9%和0.9%。9批样品环-(甘氨酰谷氨酰胺)的量为383~492mg·L^-1,焦谷氨酸的量为191~315mg·L^-1,环-(甘氨酰酪氨酸)的量为39~49mg·L^-1。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测定,能有效地反应药品质量。

  • 标签: 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 HPLC 有关物质 环-(甘氨酰谷氨酰胺) 焦谷氨酸 环-(甘氨酰酪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制剂中对氨基酚的含量方法。方法 色谱柱: Agilent C18( 4.6×250mm, 5μm);流动相: 0.05mol/L醋酸铵溶液 -甲醇( 85:15);检测波长: 244nm;流速: 1.0ml/min;柱温: 30℃;进样量: 10μl。结果 建立的 HPLC计算仪器的检测限浓度为 0.009μg/ml;定量限浓度为 0.03μg/ml;对氨基酚的理论塔板数为 19043;对氨基酚与对乙酰氨基酚的分离度为 34.55,符合相关规定。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有关物质对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 对氨基酚 含量测定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盐酸艾司洛尔以及其相关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探究,并形成一套可行的方法,分析其稳定性;方法完成样品的制备以后,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确定其中相关物质的总含量,分析该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分析条件如下:色谱柱为( 250mmx4.6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 -冰乙酸 -乙酸钠溶液比例为 40:1:60,检测波长为 280nm、流速控制在 1ml/min:结果:本品当中的赋型剂为甘露醇,调节液为盐酸或 NaCl, ph值为 4.5-5.5,在 24个月的长期实验当中成分无显著变化;结论:该药品所应用的处方以及加工制备条件良好,有着显著的稳定性,结果专属性强,本实验所建立的检定方法也有较强准确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艾司洛尔 含量测定 药物稳定性 色谱法 高压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