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临床合理用药需要,分析某院患者住院期间细菌类别、分布特点、耐药性。方法 对该院患者的微生物标本进行培养,并对其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药敏试验分析,对革兰氏阳性菌高度敏感的有达托霉素、万古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较为敏感的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结论 由于该专科医院的特殊性,患者的自主意识和卫生意识较差,容易导致医院内的交叉感染。

  • 标签: []  致病菌  耐药性  细菌耐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Ⅲ期褥疮患者采用磺胺嘧啶联合湿润烧伤膏方案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Ⅲ期褥疮患者,共计8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中40例患者在护理期间应用湿润烧伤膏;观察组中40例患者在护理期间应用磺胺嘧啶联合湿润烧伤膏。对比两组褥疮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皮肤状态、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局部皮肤外观复常和治疗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褥疮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皮肤状态、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局部皮肤外观复常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Ⅲ期褥疮患者采用磺胺嘧啶联合湿润烧伤膏方案实施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Ⅲ期 褥疮 磺胺嘧啶银 湿润烧伤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前牙冠根折患者的牙体牙髓结合正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口腔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上前牙冠根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研究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案,研究组采用牙体牙髓结合正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咀嚼功能。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体牙髓结合正畸治疗在上前牙冠根折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可推广。

  • 标签: 恒上前牙冠根折 牙体牙髓 正畸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序贯外用地奈德乳膏与克硼罗软膏的具体效果。 方法:采用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93例轻中度特应性皮炎,其中30例采取克硼罗软膏治疗为对照1组,30例采取地奈德乳膏治疗为对照2组,另外33例实行序贯外用地奈德乳膏与克硼罗软膏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不良反应、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轻中度特应性皮炎实行序贯外用地奈德乳膏与克硼罗软膏治疗效果良好,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明显降低,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

  • 标签: 序贯外用 地奈德乳膏 克立硼罗软膏 轻中度特应性皮炎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观察顽固性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采用火针联合自拟消汤治疗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瘦素、脂联素的影响。方法:我院就诊于2021年10月10日~2022年12月30日顽固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8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实验组(卡泊三醇软膏+火针+自拟消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瘦素、脂联素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瘦素、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瘦素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可以选择火针联合自拟消汤治疗方案,临床效果理想,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瘦素、脂联素情况,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拟消银汤 火针 顽固性寻常型银屑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瘦素 脂联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机械拍背在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晋江市医院收治的74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机械拍背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排痰量、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治疗第1、5d,两组患儿的日排痰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d,观察组患儿日排痰量(85.64±3.73)mL高于对照组的(60.78±7.68)mL(P<0.05);治疗第7d,观察组患儿日排痰量(40.32±6.38)mL低于对照组的(64.25±5.66)mL(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恢复时间、影像学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率5.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结论 大叶性肺炎患儿经机械拍背治疗后,有助于加速患儿康复,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大叶性肺炎 机械拍背 排痰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电气机械系统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可靠性和维护管理对于确保生产正常运行和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本论文深入探讨了电气机械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维护管理策略如何提高系统性能和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我们将探讨可靠性工程原则、预防性维护、条件监测和备件管理等关键概念,同时强调了数据管理和培训的重要性。此外,我们还将讨论维护管理中的安全性因素,以确保维护工作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 标签: 电气机械系统 可靠性 维护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 将本院2022.1~2023.1收治的82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各含41例的干预组(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与参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与DVT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无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FIB水平低于参照组,而TT、APTT、P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深静脉血栓 预见性护理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机械排痰在支气管肺炎儿童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支气管肺炎儿童取样76例,入院时间2022年01月至2023年05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儿童,分别给予机械排痰治疗配合护理(实验组)和人工叩击排痰治疗配合护理(对照组),观察儿童康复效果。结果:儿童康复时间比较,实验组各项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短,P<0.05;肺功能指标比较,实验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肺炎儿童治疗中应用机械排痰治疗配合护理,能够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改善儿童肺功能指标。

  • 标签: 支气管肺炎儿童 机械排痰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介入机械取栓手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颅内大血管病变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选自(2021.01-2023.01)我院收治者,共有76例。随机均分为对比、联合二组,38例/组,治疗手段分别为内科保守治疗及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加机械取栓或者单纯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不同治疗的治疗有效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分析治疗有效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第一项联合组高于对比组(P<0.05),第二项组间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保守治疗或者静脉溶栓治疗而言,为研究患者使用静脉溶栓加机械取栓或者单纯栓塞取栓治疗更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机械取栓 颅内大血管病变 急性缺血性卒中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患接受中医护理服务对预防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2例机械通气病患,时间分布界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通过随机科学分组,参照组归入31例,执行常规护理操作,实验组归入31例,执行中医护理操作,对两组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发生概率3.2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概率3.23%,与参照组(29.03%、25.81%)相较之,差异对比P<0.05。结论:机械通气病患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期间,加强中医护理,能够降低获得性衰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概率。

  • 标签: 中医护理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病房 获得性衰弱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早期微生物肠内营养后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以随机的方式抽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我院治疗的92例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有46例。对参照组中46例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实验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提升脱离成功率,患者的预后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微生态肠内营养 老年 神经重症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痰痂形成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治疗结局、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谵妄患者来说,基于eCASH实施的镇痛镇静策略,对于改善谵妄能够起到的实际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2月之间,在我院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并且出现谵妄的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成实施常规镇痛镇静的对照组,以及基于eCASH的镇痛镇静观察组,每个小组30例患者。对谵妄发生情况、临床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的谵妄发生率、临床评价指标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eCASH的镇痛镇静策略应用在患者的谵妄改善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谵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快康复。

  • 标签: eCASH 镇痛镇静 监护室机械通气 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10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观察指标,观察组则加入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应用,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效果。方法 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中筛选60例患者,其中30例实施神经介入治疗,纳入对照组,另外30例采取静脉溶栓联合神经介入治疗,纳入观察组。对比治疗效果、预后。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神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