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6月7日至9日,“健康城市建没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九届自我药疗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聪基金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北京市爱卫会联合主办。卫生部部长陈竺,全国人大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对健康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健康城市建没的开展给予了肯定。

  • 标签: 健康城市建设 工作经验 自我药疗 交流会 年会 国际会议中心
  • 简介: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1986年提出的为应对21世纪城市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而倡导的全球性行动战略,其中明确指出“城市发展要高度重视市民健康,通过政府、社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持续改进和消除威胁市民健康的影响因素,让城市成为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和健康服务协调发展的整体。”

  • 标签: 健康城市 湖北省 世界卫生组织 人类健康 城市发展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切除的6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均全切除,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1例患者新出现外展神经麻痹,5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基本恢复。1例患者术前呼吸机辅助呼吸2个月,术后呼吸无恢复,半年后死于肺部感染。5例患者术后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评分平均4.6分(平均随访时间为2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符合手术指征的,利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以全切,愈后良好。对于脑干深部或无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可以保守治疗。放疗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不肯定,应持谨慎态度。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脑干 显微外科于术
  • 简介: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引发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提取新型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成为新药创制的研究热点[1-2]。海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的高盐、高温、高压等特殊性,为新药开发提供了许多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

  • 标签: 海绵 抗肿瘤 活性成分 临床研究
  • 简介:海棉状血管瘤具有生长快,侵犯组织广泛,界限不清等特点,过去临床治疗采取手术切除、硬化剂注射及放射等治疗,多不能达到满意疗效。1996年以来我们用铜针留置术治疗32例海绵状血管瘤病人,取得了良好疗效,现详述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32例,男21例,女11例,最小年龄1个月,最大年龄37岁。血管瘤位于唇部6例,面部5例,会阴部4例,躯干部9例,四肢8例。血管瘤均呈瘤状生长,最小0.8cm×1cm,最大15cm×20cm,边界不清,按压时回缩,可穿刺抽出血液,无明显血管杂音。临床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

  • 标签: 血管瘤 海绵状 铜针留置 硬化剂注射 手术切除 留置术
  • 简介:目的分析铜针治疗血管瘤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评价其疗效以及相关影响,探索其方法的改进。方法收集铜针埋置治疗后1~13年的血管瘤标本13例,采用HE染色方法分析其病理学改变。结果铜针埋置后局部组织存在着针眼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显微镜下可以见到血管的轮廓,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管腔闭塞,管壁增厚,纤维化,部分管壁玻璃样变,血管周围有较多纤维组织增生。结论铜针治疗血管瘤疗效肯定,但局部仍存在着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等缺点,若将铜针进行改进,使其直径变小,术后进行弹性压迫,则可能可减少其副反应。

  • 标签: 血管瘤 铜针埋置术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了观察牙周病的治疗中局部使用的 替硝唑明胶海绵的临床效果 。 ,方法: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随机将本院住院的 100 名牙周病患者分成对照群和实验群。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替硝唑,实验组使用替硝唑明胶海绵治疗。 用 替硝唑明胶海绵单独处理了对比群的 50 名患者群,并局部吸收了实验组的患者。结果 : ,实验组和对比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8.0% 和 71.4% ,在统计学上显示出明显差异( p<0.05 )。结论:在牙周病的治疗中,局部使用 吸收性 替硝唑明胶海绵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推进的价值。

  • 标签: 局部应用 替硝唑明胶海绵 牙周病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TCCF)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经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对16例TCCF患者进行栓塞治疗。结果:16例患者中,14例瘘口一次性完全闭塞,1例瘘口闭塞不全,1例瘘口太小未闭塞。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性治疗tccf创伤小,疗效可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外伤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可脱性球囊 栓塞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0月到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做好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结果: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对血管内栓塞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评价较好、满意度较高。结论: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应该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海绵窦区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0月到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做好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结果: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对血管内栓塞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评价较好、满意度较高。结论: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应该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海绵窦区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护理
  • 简介:根据国家教委同意国家医药管理局对所属中国药科大学申请列入“211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部门预审的意见和相应要求,国家医药管理局特组成专家评审组于1996年5月5日至7日对中国药科大学“211工程”建设规划进行认真的评审,审议了学校建设项目的论

  • 标签: 211工程 整体建设规划 医药管理 专家评审 高等药学教育 地方政府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额颞颧入路肿瘤切除术用于海绵窦眶尖肿瘤患者的脑神经保护情况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海绵窦眶尖肿瘤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额颞颧入路进行肿瘤切除。对患者的病理情况、眼肌运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的行为能力、肿瘤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肿瘤复发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脑膜瘤(8例)是临床病理中最常见类型,眼肌运动神经功能1级者(12例)显著多于治疗前1级者(4例);Karnofsky表现评分,90分者(10例)和80分者(8例)显著多于术前90分者(0例)和80分者(2例);10例肿瘤全部切除,8例肿瘤近似全部切除,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未出现1种以上;术后随访期出现复发2例,死亡1例,死因在于肺衰竭。结论海绵窦眶尖肿瘤的治疗采用额颞颧入路肿瘤切除术可以最大程度保护脑神经,为了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额颞颧入路肿瘤切除术 海绵窦眶尖肿瘤 脑神经保护 临床效果
  • 简介:自1974年Serbinenko首创同轴可脱性球囊导管技术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以来,该技术经过不断改良已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现将2000年至2004年6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应用球囊导管技术栓塞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外伤性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可脱性球囊栓塞
  • 简介:当周围的一切都躁动不安的时候,在都市里闲逛是一种绝好的自我恢复和安慰的方式。也是向外面的世界敞开心扉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有时和风拂面,天高云淡;有时雨后晴天,万物清朗;还有一路吸引眼球的绚丽橱窗,巷子深处别具一格的小店……当我们放开步子,穿越在不同街区,那些蛰伏已久的风景都活跃起来,好似特意为我们安排的诸多惊喜。

  • 标签: 散步 城市 躁动不安
  • 简介:健康城市与健康管理密切相关,健康管理是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基石。世界卫生组织在1994年给定义:“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

  • 标签: 健康城市 健康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 社会环境 社会资源
  • 简介:目的:考察以明胶海绵为载体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在小鼠体内异位成骨能力,评价大肠杆菌表达的rhBMP-7生物学活性。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将复合rh-BMP-7的明胶海绵植入小鼠肌间隙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植入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1、2、3、4周取出埋植材料,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蛋白含量、钙含量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复合rhBMP-7的明胶海绵组在术后2、3、4周有骨细胞类似细胞和钙化灶的形成,术后2、3、4周蛋白含量、ALP活性和钙含量均明显高于明胶海绵对照组。结论:明胶海绵复合rhBMP-7植入小鼠体内有较强的异位成骨能力,是良好的生物载体,可用于rhBMP-7体内活性检测。

  • 标签: 明胶海绵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异位成骨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