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检验科标本,分析致病菌株及细菌耐药性。结果①共分离出200株致病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占37.5%,革兰阳性菌125株,占62.5%。②葡萄球菌类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克林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均比较高。②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67.0%、67.0%、64.0%、62.0%、30.0%;肺炎克雷伯菌头孢噻肟、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43.0%、40.0%、22.5%。③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结论医院应加强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全面提升微生物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疾病治疗提供客观指导。

  • 标签: 临床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地奥司片治疗肛肠手术术后创缘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的120例肛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6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60例患者采用地奥司片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达96.67%(58/60),正常组有效率为76.67%(46/60)。实验组明显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水肿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片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非常有效,可直接改善患者术后水肿和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肛肠外科手术 创缘水肿 地奥司明片
  • 简介:目的观察并讨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同时给予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指标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FPG以及2hPB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率高达98.53%,与对照组(85.30%)结果比较显著较高,P<0.05,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糖尿病患者 社区 血糖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阴手术术前阴道准备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内阴手术患者200例,在术前阴道准备中使用唯妇康、碘消毒剂进行阴道冲洗用药,观察比较2组患者阴道冲洗前后细菌菌落的生长情况。结果使用唯妇康阴道用药后,降低术后感染,有统计学意义,效果显著。结论在阴手术中应用唯妇康减少操作流程,减低感染风险。

  • 标签: 唯妇康 碘消毒剂 阴道用药
  • 简介:目的探究腹小切口输卵管结扎术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定在本院接受输卵管结扎的妇女43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对妇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腹小切口结扎术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手术时间为10-25min,平均(22.43±2.12)min,术中出血量为3-8ml,平均(5.32±2.03)ml,全部妇女结扎手术成功,术后未出现感染情况,1例患者出现轻微出血情况,清理出现膀胱损伤,2例出现子宫角部撕裂情况,5例术后伴有轻微腹部疼痛情况,均未出现肠管等脏器损伤情况。结论针对女性节育工作,输卵管结扎术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风险较小且避孕成功率较高,基本满足女性节育需求,值得推广完善。

  • 标签: 育龄期女性 绝育适应症 膀胱损伤 子宫角部撕裂
  • 简介:目的研究共同参与护理理念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妇产科室收治产妇中,随机选取16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参与组采取共同参与护理模式,普通组则使用传统护理模式,评估两组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结果参与组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普通组,组间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共同参与的新生儿同室护理理念,对于提升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见效显著,值得在科室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护理能力,母婴同室 共同参与式护理理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并评价袋鼠护理方法在小儿急性肠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小儿急性肠炎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化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结合袋鼠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应用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96.00%,而对照组为78.00%。并且实验组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小儿急性肠炎的患者治疗期间使用袋鼠护理方法,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袋鼠式护理方法 小儿急性肠炎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一键分诊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效果以及影响。方法选取近一年急诊突发事件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的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试验组10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分诊,试验组实行一键分诊,对两组患者就医平均候诊时间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平均候诊时间为20.3分钟、满意度为68%,试验组平均候诊时间为8分钟、满意度为92%,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一键分诊,最大限度利用了医疗资源,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保障了医疗安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一键式分诊 突发事件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将动脉取栓术、介入溶栓术两种治疗方案应用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两种方案的治疗总体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市中心医院中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入的所有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中分别录入30例患者开展研究。对照组组应用单纯动脉取栓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介入溶栓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效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动脉狭窄残余为6(20.00%),实验组患者的动脉狭窄残余为1(3.30%),并且实验组患者发生血管再闭的情况较对照组而言更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介入溶栓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降低患者的病变狭窄程度,并且也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管再闭塞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取栓术 动静脉溶栓 介入溶栓术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引导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90 例脑瘫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5 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引导教育,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 研究组患儿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干预中,应用引导教育可有效促进患儿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能力等各项功能改善,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在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肿瘤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开颅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存活率85.36%、复发率9.75%均优于对照组的65.00%、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率ADL评分、C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在脑肿瘤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式 脑肿瘤 开颅肿瘤切除术
  • 简介:目的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行为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存在睡觉、玩手机等课堂消极行为,课堂上不与教师主动交流,遇到不懂的知识也不向老师提问;严重时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情绪和课堂设计,最终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旨在开展“互动”教学研究,矫正学生等课堂消极行为。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比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按学号随机选取200名学生,设置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开展互动教学研究,观察组学生随堂测验、动手能力及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互动”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互动参与度,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课堂教学 高职高专 教学方法 课堂消极行为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家属参与护理在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 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110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 组、对照组,每组患者 55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 护理,研究 组实施家属参与护理。 采用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量表( SSMIS )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SSMIS 各方面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6.3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家属参与护理可提升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自我管理能力 家属参与式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损伤患者通过密闭负压封闭治疗,引流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不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腹部损伤的患者共200例,根据引流袋更换时间的差异分为A(n=50),B(n=50),C(n=50),D(n=50)四组;A组患者引流袋及水封瓶更换频率为1次/d,B组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次/3d,C组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次/周,D组患者至拔管前不进行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比较4组患者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和水封瓶瓶内细菌阳性率。结果D组患者水封瓶和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且C组水封瓶和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腹部损伤患者,每周进行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机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损伤,密闭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水封瓶引流袋更换时间
  • 简介:目的探析脑瘫儿应用引导教育康复训练法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瘫儿童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儿童在此基础上实施引导教育训练方法,训练三个月后检测两组儿童适应性发育商(DQ)及临床恢复情况并予以评估。结果根据末次随访记录,观察组儿童康复有效率为80.13%,对照组为52.5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性(P<0.05)。观察组儿童在应答、认物、肢体协调、走路、平衡等5个方面D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儿童脑瘫患儿应用引导康复教育训练法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和提高儿脑瘫儿童的各项能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儿童脑瘫 引导式教育 康复训练法
  • 简介:目的研究全局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全局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9例,比较观察指标、心理情绪与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卧床与住院时间短,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并发症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全局护理能缩短卧床与住院时间,改善心理情绪并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 标签: 全局式护理 冠心病介入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全局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探讨其临床护理价值。方法从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出18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全局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计算和比较,以了解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95±1.73)天和(7.78±2.04)天,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全局式护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