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三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胆囊良性病变合并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实施三胆囊阑尾腹腔镜联合切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90min,术后无重要并发症发生。结论三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镜检和胶体金在疟疾寄生虫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疟区发热患者66名,均进行血样涂片制作以及血样留存处理,采用镜检和胶体金对全部血样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数据的比较而言,发现镜检对于疟疾的敏感度为95.31%,特异度为93.94%,漏诊率为4.69%,错诊率6.06%;胶体金的敏感度为92.19%,特异度为90.91%,漏诊率为7.81%,错诊率9.09%。结论:镜检与胶体金对疟疾的诊断均有较好效果,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是结合诊断的疗效更好。

  • 标签: 疟疾 疟原虫 镜检法 胶体金法 临床适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培养、夹层杯用于结核杆菌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攸县人民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208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肺部感染、咳嗽、咯血的患者,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后分别进行PCR、痰培养、夹层杯涂片试验技术检测,比较三种技术阳性检出率及检测时间。结果PCR技术对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40.87%,痰培养检出率23.08%,夹层杯痰涂片检出率19.23%;PCR技术检出率高于夹层杯涂片、痰培养(P<0.05),痰培养检出率略高于夹层杯涂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样本进入实验室到发出报告时间,夹层杯涂片、PCR技术明显短于痰培养,且夹层杯涂片时间短于PCR技术(P<0.05)。结论 PCR技术、培养、夹层杯涂片检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价值,其中夹层杯涂片、PCR技术检测时间短、检出率高,且夹层杯涂片检测时间更短,但夹层杯涂片检出率略低,故需要临床更进一步研究。

  • 标签: PCR技术 培养法 夹层杯涂片法 结核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及胶体金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辖区内定点治疗医院咨询门诊HIV抗体阳性患者18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LISA与胶体金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HIV抗体检测的准确性。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HIV抗体检测准确性,显示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最大稀释比例,为ELISA比胶体金高(P<0.05)。结论:在HIV抗体的检测当中应用胶体金的敏感性比较高,但是ELISA的准确性相比于胶体金更高,两种检测方式各有优势,可互相补充,进一步提升HIV抗体检测准确率。

  • 标签: ELISA法 胶体金 准确性 HIV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与细胞培养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01月--2020年12月采集的2605例疑似流感样本作为课题对象,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培养检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方法获得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细胞培养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p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 细胞培养 流感病毒 检测效果
  • 简介:1例80岁男性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长期口服华林钠(3mg,1次/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0~3.00。因肺部感染伴发热加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1次/8h)静脉滴注、复方氨林巴比妥(2ml)肌注射、洛索洛芬钠(30mg)口服等。加药前凝血酶原时间(PT)27s,INR2.45。2d后,患者出现痰中带血。次日停用华林钠。停用华林钠第2天,患者突发左上腹剧烈胀痛并可触及包块,触痛明显,当日PT42s,INR4.46。次日腹部超声检查示左侧腹直肌内有4.5cm×2.7cm×1.5cm囊性结构,腹部CT检查见左侧腹直肌内圆形高密度影,考虑左侧腹直肌血肿可能性大。立即给予维生素K110mg,1次/d肌注射,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换为头孢他啶。2d后,患者腹痛基本消失,PT16s,INR1.11。1周后恢复口服华林钠(起始量2.25mg,1次/d),并根据INR调整剂量。1个月后腹部超声复查示血肿明显减小(3.5cm×0.8cm)。

  • 标签: 华法林 腹直肌 血肿
  • 简介:目的:用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检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mdr-1基因的表达,以了解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方法。结果:75例本中mdr-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37.3%(28/75),mdr-1基因平均表达量为10^4.88±1.15拷贝/ml。结论:FQ-PCR方法检测mdr-1基因表达具有简便,准确,特异性强,可定量等优点,对化疗方法的制定,疗效的预测及考察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荧光定量检测 RT-PCR MDR-1基因 基因表达 消化系统肿瘤
  • 简介:摘要:本研究致力于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药物纯度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条件,本研究旨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同时降低操作复杂性和成本。研究采用了多种药物样品进行测试,通过调整色谱条件,如流动相的组成、柱温、流速等,实现了对药物成分的更有效分离和定量。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重现性,而且在操作上更为简便高效。这一发现对于制药行业中药物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纯度 方法优化
  • 简介: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被证明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以及胃肠道以外有关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并在胃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起重要作用。根除幽门螺杆菌已成为治疗以上疾病的关键手段。

  • 标签: 螺杆菌 幽门 胃内酸化法 检出率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检验的自动化进程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就尿液分析仪而言,由于它的检测既简便、快捷、检测项目多,又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故已成为临床上尿液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决不可代替传统的显微镜对尿液有形成分(细胞、管型、结晶、肿瘤细胞等)的检测,且由于尿液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下的检测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也不同,很难找出两者的对应关系,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直接的核算方式,因此,仪器只是一个筛选实验,尿液的显微镜检测在尿液检测中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研究就对尿液的显微镜检测的重要性做一介绍。1尿镜检在尿液检测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结晶、肿瘤细胞的检测来说明尿镜检在尿液检测中的重要性。1.1干化学法检查尿中白细胞的原理[1]尿白细胞试剂带的主要成分是吲哚酚酯、重氮盐。粒细胞胞浆内含有酯酶,此酶可作用于模块中的吲哚酚酯,使其产生吲哚酚,后者发生氧化缩合反应或与重氮盐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细胞的多少呈比例关系,此种方法简便、检测快捷,但下列因素对它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都可能造成影响:不同型号的试剂带测定尿白细胞的敏感度不同,使用时必须注意批间差异,以免因试...

  • 标签: 中的重要性 尿镜检 尿液检测
  • 简介:目的:用凝胶检测哌拉西林钠中细菌内毒素.方法:按200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要求进行干扰实验和结果判断.结果:当哌拉西林钠浓度范围为0.06mg/ml至5mg/ml时,细菌内毒素与鲎试剂的反应不干扰检测,确定本品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05EU/mg.结论:可以用凝胶检测哌拉西林钠中细菌内毒素.

  • 标签: 哌拉西林钠 细菌同毒素检查 凝胶法 热原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对使用动静脉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瘘穿刺的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9年 3月 -2020年 1月 80例使用动静脉瘘进行血液透析患者,信封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实验组实施钝针扣眼穿刺。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组织感染、穿刺点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组织感染、穿刺点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使用动静脉瘘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钝针扣眼穿刺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满意度。

  • 标签: 钝针扣眼穿刺法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内瘘穿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实施ELISA和胶体金试纸条的价值。方法: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采取ELISA和胶体金试纸条检查,金标准为病原学检测,分析诊断准确度。结果:经检测,ELISA和胶体金试纸条检查后,对比灵敏度与准确度,并无显著差异,P>0.05;ELISA灵敏度高于胶体金,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乙肝表面抗原患者检测时,ELISA和胶体金试纸条均为可靠方式,其中ELISA灵敏度更高,适合常规检测;而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更为便利,适用于急诊或健康人员的筛查,但后期应进一步提升检测灵敏度。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ELISA法 胶体金试纸条法
  • 简介: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王辰在8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艾滋病毒检测窗口期已由之前的3至4周缩短至2周以内,这将有效减少在没有抗体产生的窗口期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可能性。王辰表示,目前,我国通过对艾滋病感染者实施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使新发感染率降低67%;联合治疗研究使艾滋病实现功能性治愈目标成为可能。部分艾滋病二线治疗药物防治创新进展顺利,一批创新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

  • 标签: 病毒检测 窗口期 艾滋病传播 中国 艾滋病感染者 新闻发布会
  • 简介:摘要:近几年,“长寿药”NMN备受市场关注和消费者青睐,NMN是烟酰胺单核苷酸的缩写。NMN制备方法有三种,日本的发酵、国内的化学合成法和酶,酶又分为半酶和全酶。半酶NRCl是化学合成,后面的NMN酶法制备。半酶合成的NMN因为使用到酶,可能潜在存在蛋白质残留,本文重点研究半酶合成的NMN中的蛋白质总含量检测

  • 标签: 半酶法 NMN 蛋白质总含量检测
  • 简介:本文对桦褐菌醇自问世以来的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评价,介绍了桦褐菌醇的发现过程、结构研究、药理活性、结构修饰和半合成,以及菌丝体的体外培养等,为桦褐菌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桦褐孔菌 桦褐孔菌醇 化学成分 抗肿瘤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免疫比浊与高效液相色谱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中存在的差异和偏倚的评价。方法 通过选择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8名作为本次的研究的实验组对象,与此同时选择128名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参考组,两组患者均运用免疫比浊和高效液相色谱对采集的标本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最后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性和偏倚等进行评价。结果 设定Y为免疫比浊的测定值,X为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值,最终得出直线回归的方程式=(0.966X+0.0491),r=0.9912,进一步表明两者间的相关性良好。免疫比浊和高效液相色谱均具良好重复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显著高于免疫透射比浊,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结果十分准确,能够当作临床的参考标准,而免疫比浊检测整体较为简单且容易操作,和高效液相色谱也具备一定的相关性,比较适用在广大的基层医院使用。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免疫比浊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采用免疫比浊和高效液相色谱的临床价值。 方法:此次研究主体为本院收集的常规血液标本,共计 70 份,所有标本均采用免疫比浊、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检测,对比检验数值的偏差。 结果:检验结果表示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取得的各项数值均高于免疫比浊,数值差异 为 P<0.05 。 结论:在糖化血红蛋白检验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可以作为临床参考标准,而免疫比浊因操作简便,适合推广应用于基层医院。

  • 标签: 免疫比浊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胶体金与核酸检测实时荧光RT-PCR方法比较。方法:选取新冠阳性和新冠阴性的咽拭子各100份,时间为2022年11月-2022年12月。分别采用胶体金和RT-PCR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核酸检测阳性的100例样本中,胶体金检出阳性99例、阴性1例;核酸检测阴性的100例样本中,胶体金检出阳性0例、阴性100例。以核酸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胶体金抗原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9.00%、阴性符合率为100.00%、总符合率为99.50%。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过程中,可采取抗原检测胶体金,能够达到较高的准确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抗原检测 胶体金法 核酸检测 实时荧光RT-PCR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