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口腔科小器械包括各种扩大针、车针、拔髓针、磨头等,这些小器械在给病人治疗过程中,接触到口腔的唾液、脓液、血液、粉尘,易污染各种病原微生物,若未得到彻底的清洗与消毒灭菌,将导致各种疾病交叉感染,因此每位病人用过的小器械都必须彻底的清洗与灭菌

  • 标签: 消毒灭菌 小器械 口腔科 清洗 疾病交叉感染 病原微生物
  • 简介: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精细手术器械的逐步推广与应用,对术中精细器械灭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器械价格昂贵,尤其是内镜摄像系统、光纤等均属不耐高温、不耐湿的设备,因此其灭菌方法受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以其快捷、高效、安全、无毒及对精细仪器损伤小等特点在手术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低温等离子 器械灭菌 手术室 应用 灭菌器 灭菌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流程护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6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未开展标准流程护理工作期间接收的医疗器械360件为对照组,2021年7月-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标准流程护理工作期间接收的医疗器械360件为试验组。对比灭菌合格率等指标。结果:关于灭菌合格率,试验组的数据是99.44%,和对照组的92.78%相比更高(P<0.05)。关于满意率,试验组的数据是100.0%,和对照组的80.0%相比更高(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用标准流程护理,灭菌合格率更高,护士满意率也更好。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满意率 标准流程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精细化管理详细研究,并对此管理办法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价值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选取了我院100件污染的手术器械配合本次研究。研究期间将所有器械分组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研究组50件主要结合精细化管理干预,参照组50件结合常规干预,同时对两组不同管理下消毒灭菌的效果进行分析,针对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器械包布质量合格率、器械洗涤、包装的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器械包布质量合格率统计数据均显高,相反参照组显低;研究组器械洗涤质量和包装质量平均评分较高,和参照组相比占有很大的优势;组间各项数据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意义(P<0.05 )。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处理时,结合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可全面提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增强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因此,精细化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护理质控管理方法与干预效果。方法:我院2020年1~10月之间的50例器械消毒灭菌事件与2021年1~10月之间的50例器械消毒灭菌事件为本次研究重点,消毒灭菌器械事件的选择为随机抽取,2020年间实施基本消毒灭菌质控干预,视为对照组;2021年实施优化消毒灭菌质控干预,视为观察组,对比回收供给及时、清洗质量、包装标准的评分以及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的几率。结果:观察组回收供给及时、清洗质量、包装标准的评分偏高,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的几率偏高,(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消毒灭菌 护理质控管理
  • 简介:目前临床上用于手臂灭菌灭菌液很多,我院手术室于1990~1998年间先后使用过75%酒精、天洁灭菌液、诗乐灭菌液,用于医护人员手臂的灭菌。我们对临床工作人员抽样60人,分成三组,Ⅰ组使用诗乐灭菌液,Ⅱ组使用天洁灭菌液,Ⅲ组则应用酒精。对三者的灭菌效果进行了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灭菌液 灭菌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清洗与消毒灭菌方法用于内镜器械处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18年 6 -2019 年 6 月需清洗消毒的胃镜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方式分为手工组和清洗工作站组,分别通过手工清洗和一体化清洗工作站清洗。清洗结束后,从手工组和清洗工作站组分别随机抽取 80条内镜,比较两组内镜细菌培养结果合格率以及洗消规范性,同时统计两组的人工耗时、总耗时和消毒时间,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①清洗工作站组 79条合格, 1条不合格,合格率为 98.8%;手工清洗组 58条合格, 22条不合格,合格率为 72.5%。清洗工作站组的合格率高于手工清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洗消规范性,清洗工作站组 75条规范, 5条不规范,规范率为 93.8%;手工组 70条规范, 10条不规范,规范率为 87.5%,清洗工作站组规范率高于手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②清洗工作站组内镜平均手工耗时为( 3.9±0.5) h,显著短于手工组的( 6.8±0.6) h,消毒时间为( 24.5±2.5) min,明显短于手工组的( 30.2±2.3)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耗时分别为( 12.7±1.1) h和( 12.4±1.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一体化清洗工作站可显著提高胃镜的清洗效果和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 清洗效果 清洗效率
  • 简介:摘要:进入无菌区的物品均应无菌化,目前行业内,多采用湿热灭菌法(脉动真空灭菌柜)对无菌区洁净服、工器具、器皿、灌注器、清洁工具等进行灭菌。湿热灭菌法是指物品在灭菌器内利用高压蒸汽杀灭微生物,具有穿透能力强、传导快、无残留、灭菌能力强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脉动真空灭菌柜的验证方法及灭菌效果监测。

  • 标签: 脉动真空灭菌柜,湿热灭菌,灭菌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CSSD对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检测管理。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未实施质量管理时期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质量检测管理时期为研究组,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清洗消毒灭菌的满意度。结果经调查,对照组清洗消毒灭菌的满意度为85.56%,研究组清洗消毒灭菌的满意度为94.44%,p<0.05,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规范器械清理过程,有利于提高CSSD清洗消毒灭菌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器械 清洗消毒灭菌 质量检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中应用全过程管理措施的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2022年6月未落实全程质控管理措施前的568件医疗器械作为对照组,以2022年7月~2022年12月落实全程质控管理措施后的574件医疗器械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对医疗器械消毒质量以及84名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工作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7.62%(82/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69/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中应用全过程管理措施可提升工作治疗及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

  • 标签: 全过程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灭菌中将器械优化流程应用的效果。方法:将500件器械选择,来源是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观察组集中清洗消毒灭菌中实施器械优化流程,对照组集中清洗消毒灭菌中实施常规流程管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比较,观察组湿包率、器械损坏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器械遗失率、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灭菌中应用器械优化流程,效果确切。

  • 标签: 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清洗消毒灭菌 器械优化流程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精细化管理运用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中心200件手术器械作为观察样本,均经消毒灭菌处理,并将其按照随机法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2020年1月-6月),接受常规管理,另一组为观察组(2020年7月-12月),接受精细化管理,两组各有手术器械100件,对比两组不同的管理效果。结果  器械清洗合格率以及消毒灭菌合格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灭菌 手术器械
  • 简介:脂质体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已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一但是由于脂质体的物理和化学不稳定性,使得脂质体的灭菌成为其工业化的瓶颈,对于如何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本文概述了目前为止脂质体灭菌所采用的灭菌方法及其适用性。

  • 标签: 脂质体 灭菌 稳定性
  • 简介:利用静电高压在室温条件下做了两种细菌和一种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灭菌实验。实验中用了星形线和芒刺极两种电极结构,研究了这三种菌的存活率与电压、电晕功率和处理时间的关系。作者等也研究了正、负高压,正、负脉冲高压和交流高压对灭菌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选取条件,这三种菌完全可被电晕放电场杀死。静电灭菌是一种新方法,到目前为止,特别是对非液体物质的静电灭菌,尚未见报道。尽管这一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但它为寻找新的灭菌途径提供了可能。

  • 标签: 静电高压灭菌 效果 微生物存活率
  • 简介:摘要:中药制剂的生产质量控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瓶颈,特别是直接入药的原生药粉的灭菌效果直接影响制剂能否符合质量要求,故在原生药粉入药前,对微生物限度超标的原生药粉一定要采用合适的灭菌方式,目前我国中药原生药粉灭菌方式主要有湿热灭菌、高温瞬时灭菌、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方式。本文以天麻粉为例,从实际生产的角度详细阐述天麻粉的不同灭菌方式,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 标签: 天麻粉 湿热灭菌 高温瞬时灭菌 辐照灭菌 微波灭菌 紫外线灭菌
  • 简介:摘要:中药制剂的生产质量控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瓶颈,特别是直接入药的原生药粉的灭菌效果直接影响制剂能否符合质量要求,故在原生药粉入药前,对微生物限度超标的原生药粉一定要采用合适的灭菌方式,目前我国中药原生药粉灭菌方式主要有湿热灭菌、高温瞬时灭菌、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方式。本文以天麻粉为例,从实际生产的角度详细阐述天麻粉的不同灭菌方式,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 标签: 天麻粉 湿热灭菌 高温瞬时灭菌 辐照灭菌 微波灭菌 紫外线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