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讨论经直肠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枪穿刺前列诊断前列癌。方法①直肠指诊阳性;②4ng/ml〈PSA〈10ng/ml,前列超声显示低回声结节;③PSA〉10ng/ml共102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6点穿刺活检。结果本组39例确诊为前列癌。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枪多点穿刺前列可为临床提供明确的前列癌组织学诊断,穿刺操作简便安全,取材成功率高。

  • 标签: 经直肠超声 自动活检枪穿刺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癌采用磁共振引导下实施前列穿刺活检的诊断效果。方法对26例临床可疑前列癌患者,采用结石位经会阴磁共振引导下前列穿刺活检并随访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包括术后感染、血精、血尿、血便等。结果磁共振引导下前列穿刺活检阳性检出为19例(73.08%),无术后感染病例,血尿5例(19.23%)血精2例(8.69%)。结论可疑前列癌采用磁共振引导下前列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前列活检方法,可以提高检出率,与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方法相比,明显减少了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磁共振 引导 经会阴 前列腺癌 穿刺活检
  • 简介:前列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膀胱前面的腺体。良性前列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在我国,年龄大于60岁的男性,前列发病率达50%,年龄大于85岁的男性发病率达90%。前列增生已经不仅是一般的医学问题,更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 泌尿外科疾病 医学问题 年龄
  • 简介:前列增生症是泌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血尿、尿潴溜等症状,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根治前列增生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摘除,而经尿道前列电汽化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方法,它克服了开放性手术的不足,具有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技术简单,费用较低及术后护理相对简化的优点。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前列腺增生症 术后护理 治疗 开放性手术 主要表现
  • 简介:目的观察高危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电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观察63例高危良性前列增生患者与同期72例前列增生患者手术前后的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结果63例患者手术后均恢复自主排尿,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与术前比较,均有意义;IPSS、最大尿流率与同期TURP术72例患者手术疗效对比无显著意义,而残余尿量绝对数值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危患者能在纠正基础疾病后,积极行TURP术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高危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前列电切术后前列偶发癌的临床治疗方式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8年2月术前诊断为良性前列增生症的395例患者病理资料,选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癌的病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经过,比较不同分期及相应治疗方法的预后效果。结果395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为偶发性前列癌的患者11人。TNM分期为T1a期5人,T1b期6人。其中8人接受前列癌去势手术,2人选择内分泌治疗,1人选择等待观察。结论前列电切术后虽然存在偶发癌的风险,但经过相关手术及药物治疗,患者治愈情况良好。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偶发癌 临床分析 处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40例,均为本院治疗的良性前列增生患者,治疗时间在2022年5月—2023年6月。所有患者以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7.28±10.93)min,出血量为(21.36±5.17)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为(9.08±1.23)d,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17.63±1.82)h,住院时间为(12.59±2.03)d。患者术后的IPSS、QOL、残余尿量降低,最大尿流率增加,对比术前,P<0.05。术后这些患者中有1例(2.50%)发生短暂性尿失禁,有1例(2.50%)发生膀胱痉挛,有1例(2.50%)发生尿路感染,并发症的总发生例数为3例,发生率为7.50%。结论: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手术创伤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术后康复更快。

  • 标签: []经尿道 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 简介:目的:评价前列总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与良性前列增生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分级、IPSS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89例有症状的良性前列增生症患者的IPSS,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分级,经直肠超声检查测得前列总体积,移行区体积,并计算移行区指数,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上述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分级与前列总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间皆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410,0.498,0.575(P<0.01)。IPSS与前列总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间的相关性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总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与良性前列增生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有关,其中移行区指数与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的相关性更强。

  • 标签: 前列腺移行区指数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出口梗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前列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患者来看门诊时,常常提出一些疑问,问得较多的有以下7个问题。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常见疾病 老年男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治疗前列增生症的手术分为开放性手术和腔内手术。开放性前列切除手术因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后恢复慢等因素逐渐被腔内手术如:经尿道前列电汽化术、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等离子前列切除术取代。经尿道前列电汽化术在我科已临床应用3年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一项新技术在临床的开展,如何从护理角度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及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是保障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笔者对前列电汽化术治疗前列增生的护理过程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慢性前列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的常见病,至今尚无特效疗法。我们从1997年5月至2003年5月对慢性前列炎门诊患者试用环丙沙星配合中成药前列安栓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环丙沙星 前列腺安栓 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单极前列电切术(TURP)及双极等离子前列切除术(PKRP)治疗BPH的围手术期数据、功效及术后生活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泌尿外科的137例BP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0例PKRP和67例TURP。分析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疗效。结果:两组在年龄、前列体积、PSA、IPSS、QOL、Qmax、残余尿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KRP组在术中出血量、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TURP组;然而,其在手术时间大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KRP组IPSS及QOL评分略小于TURP组(P<0.05);而两组在Qmax及残余尿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PKRP在治疗前列增生安全性、术后康复时间及生活质量均略优于传统的TURP。然而,在术后短期疗效上两组未有明显差异。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单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直肠前列穿刺活检术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接诊的120例前列癌疑似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经直肠前列穿刺活检术。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围手术期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并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配合完成活检,两组前列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发热、血尿、轻微血便及会阴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科学具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直肠前列穿刺活检术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促进活检术的顺利进行,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护理干预 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度前列增生症合并前列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水平。 方法: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70例轻度前列增生症合并前列炎患者平均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干预,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前列症状表现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水平。 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前列症状表现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前列症状表现评分(14.4±2.9分)及生活质量评分(10.6±3.5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为轻度前列增生症合并前列炎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前列病症表现,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轻度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炎 手术 药物治疗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