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疼痛诊疗为多学科交叉领域,涉及临床许多专科,所以专业范围相对广泛,凡是慢性的、长期的、困扰人们生活健康的疼痛,都可到疼痛科或疼痛中心诊治。

  • 标签: 疼痛科 多学科交叉 生活健康
  • 简介: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通常表现为一处或多处关节发炎。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变形或活动范围受限是关节炎的主要特征。中医称为“痹症”,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痹”字由“广”和“畀”(意为“蒸架”)组成,表示“患者肌肉僵硬不能活动,只有呼吸还在正常进行.活像一个只能透气的蒸架”。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痹症的特点。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3.55亿骨关节疾病患者,每25人就1人患关节炎。

  • 标签: 关节发炎 肌肉僵硬 骨关节疾病 关节炎 关节疼痛 活动范围
  • 简介: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因多种多样,病程长,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和运动障碍。通常情况下调理方案需长时间、多阶段,因此患者一定要避免对护理方案采取消极、拒绝的态度,不能对运动有抵触情绪,饮食种类也不能依自己的好恶来定。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照顾 运动障碍 慢性疾病 关节疼痛 护理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5T可旋式磁共振成像仪,膝关节表面线圈检查,对2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分别采用自旋回波序列、脂肪抑制序列、自旋双回波序列、梯度回波序列,做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扫描。结果磁共振成像能清楚显示到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骨挫伤。本组280患者中韧带损伤14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1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48例,内侧副韧带损伤68例,外侧副韧带损伤32例;半月板损伤180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12例,内侧半月板损42伤,内、外侧半月板损伤26例;骨挫伤81例,胫骨挫伤45例,股骨挫伤11例,胫、股骨同时挫伤25例。结论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有极好的分辨力,多个成像参数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膝关节 损伤 磁共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跖附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跖附关节损伤22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8月随访,根据美国足踝协会(AOFAS)评分平均86分。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能有效治疗跖附关节损伤。

  • 标签: 跖跗关节损伤 克氏针固定 闭合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肩关节后方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24例,进行资料收集及随访,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三维CT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并采用肩关节后方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3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7.5%。结论肩关节后方入路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暴露充分,复位固定满意,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后方入路 肩胛骨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评估循序渐进的步行计划联合口服硫酸氨基葡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的疗效。比较2种不同步行频率和3种不同步行强度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该院门诊收治的6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每周步行3次)和B组(每周步行5次),每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18周,同时参与相应的循序渐进步行计划,并于治疗后第6周、第12周、第18周和第24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2组患者第6周后的关节僵硬指标、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第12周的疼痛指标、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第6周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8周后B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第12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间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12周、第18周和第24周后,2组患者之间的自我效能指标、格登堡焦虑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循序渐进的步行计划联合口服硫酸氨基葡糖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3次/周、3000步/次的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的疗效显著且患者依从性好。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步行 氨基葡萄糖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羟氯喹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2012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联合应用甲氨蝶呤和羟氯喹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结果治疗1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以及CRP和ESR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联合应用羟氯喹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羟氯喹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增强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远处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9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远处疼痛患者10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增强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治疗1周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增强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远处疼痛的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经皮椎体增强术 压缩性骨折 椎体 骨质疏松 疼痛
  • 简介:瑞典研究发现,每周吃1次三文鱼,可以令患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降低一半,三文鱼或者马鲛鱼等油性鱼类的效果最显著,而且,即使是鳕鱼或者比目鱼等少脂鱼,如果每周吃4份,同样也有一定的好处。

  • 标签: 风湿性关节炎 三文鱼 风险 比目鱼
  • 简介:本研究选择2012年2月至5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羟考酮组、曲马多组和对照组,3组均采用多模式镇痛:羟考酮组术后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5mgq12h和塞来昔布胶囊200mgq12h联合镇痛;曲马多组术后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50mgq12h和塞来昔布胶囊200mgq12h联合镇痛;对照组术后仅采用塞来昔布胶囊200mgq12h镇痛。于术后8、24、36、48、72h对患者的疼痛和睡眠情况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显示,在人工关节置换骨科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中,术后使用塞来昔布联合羟考酮或曲马多均比单独使用塞来昔布镇痛效果理想,且在术后早期阶段,羟考酮的镇痛效果可能优于曲马多。

  • 标签: 羟考酮 曲马多 镇痛 围手术期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亚洲型髋关节螺钉(asianintramedullaryhipsystem,IMHS)与第三代Gamma钉(thirdgenera—tionofgammanail,TGN)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134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IMHS组63例和TGN组71例,手术后随访一年观察疗效。结果TGN组手术时间短于IMHS组(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患髋功能评分及股外侧疼痛发生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MHS组发生同侧股骨干骨折4例,另行加长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结论TGN和IMHS均可安全、有效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IMHS术后股骨干骨折发生率较高,TGN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势。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