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内积气是指因外力作用造成骨折后,气体进入顷腔,使颅腔内积有气体。脑脊液鼻漏是指的前窝骨折后,脑脊液从鼻腔漏出。口罩、鼻罩是护理过程中使用的护理用具。

  • 标签: 颅底骨折 颅内积气 脑脊液鼻漏 护理方法 健康教育
  • 简介:硬脑膜紧贴于颅骨,骨内面凹凸不平,当头颅外伤引起骨折时极易造成骨折处硬脑膜破裂导致脑脊液外漏,引起开放性颅脑损伤,我科从1999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骨折致脑脊液漏病人128例,经病情观察,有效护理,积极预防,治疗感染,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脑脊液外漏 颅底骨折 开放性颅脑损伤 临床护理学 病情观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致脑脊液漏出并合并内感染的护理策略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18例创伤性骨折导致脑脊液漏出并合并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制定护理策略和探讨护理效果。结果共受案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46岁。经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护理后,18例脑脊液漏的现象全部治愈;15例内感染治愈,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随访患者于出院后第3天死亡,2例因高龄并发肺部感染、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 标签: 颅内感染 脑脊液漏 创伤 颅底骨折
  • 简介:远在1941年由神经外科医生Dandy[1]介绍经-面联合入路切除一例眶内肿瘤,这种操作先后由Ray和Mclean(1943)以及Tym(1961)加以改进。1954年Smith报告他和神经外科合作经一面联合入路成功的大块切除了前筛窦和眶内肿瘤,但当时大多数头颈外科医生对此持保留态度,直到1963年,Ketcham[2]等报告17例一面联合切除治疗副鼻窦肿瘤以前,这种手术仍不作为治疗副鼻窦肿瘤的措施。十年后,Ketcham等又撰写了三篇论文报告他们有关随访结果,补充了增加的病历,并详细阐明其并发症和治愈率,并将副鼻窦癌的治愈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50%[1.2]。彼等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其他学者应用这种术式切除副鼻窦肿瘤,Bridger[3]称赞Ketcham创造了副鼻窦癌

  • 标签: 颅底肿瘤 鼻窦肿瘤 眶内肿瘤 手术入路 鼻窦癌 神经外科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50例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按照采用的不同护理措施分成综合组( n=25)和参照组( n=25)。参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措施,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及误吸发生率。结果:综合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误吸发生率也明显比参照组少( P< 0.05)。结论:对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其吞咽障碍的程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颅底肿瘤切除术后 吞咽障碍 误吸
  • 简介:目的:探讨源于前骨折的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1例资料完整的前骨折后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鼻漏病例,同时行术前高分辨率螺旋CT(HRCT)骨质薄层扫描三维重建及MR脑池造影(MRC)定位漏口,采用三明治法的筋膜-骨片(肌肉)-筋膜法技术修补漏口。结果11例患者漏口定位准确,筋膜-骨片(肌肉)-筋膜法技术修补漏口效果确切。结论术前高分辨率螺旋CT(HRCT)联合MR脑池造影(MRC)可以准确定位漏口,去除经骨质缺损处疝出的脑组织,结合带蒂帽状腱膜下骨膜瓣修补重建是脑脊液漏修补成功的关键步骤。

  • 标签: 脑脊液鼻漏 高分辨率螺旋CT MR脑池造影
  • 简介: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外伤疾病,其复位方法以颌骨坚强内固定为主,但不同年龄及部位的骨折常辅以颌牵引。一般需要持续牵引3~4周,如延误治疗,可引起骨折错位愈合,导致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传统的颌绷带牵引,由于易松脱,松紧度因病情需要难已调节,进食费力,睡眠时体位受限等原因,常引起病人感觉不舒适而难以坚持治疗,影响治疗效果。作者摸索出了一种用于颌骨骨折复位的简易颌绷带,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颅颌牵引 绷带牵引 应用 可调式 颌骨骨折 口腔颌面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康复仪和盆肌康复训练联合用于产后盆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接诊产后盆功能障碍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盆康复仪和盆肌康复训练法,对照组行盆肌康复训练。对比盆肌张力等指标。结果:关于盆肌张力,治疗结束之时:试验组比对照组高(P<0.05)。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的数据97.14%,和对照组80.0%相比更高(P<0.05)。结论:产后盆功能障碍联用盆康复仪和盆肌康复训练,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盆肌力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盆底康复仪 价值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内压增高患者采取对症处理,抗脑水肿降内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40例内压增高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对症处理及药物治疗,治愈20例,病残12例,死亡8例。结论快速降低内压,控制温度,及时止惊,兴奋呼吸,保护脑功能,提高对症治疗症状,争取机会得到缓解,尽早明确病因与内压增高的原因是早期的消除治疗选择。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对症处理 药物治疗 降低颅内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盆康复治疗指导训练对产后盆肌力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进行盆肌力康复治疗的13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5例,予以常规产后盆肌力康复治疗)与观察组(n=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盆康复治疗指导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盆肌力及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Ⅰ级~Ⅱ级、Ⅲ级肌力水平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Ⅳ~Ⅴ级肌力水平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康复治疗指导训练对产后盆肌力康复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促进盆肌力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 压力性尿失禁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盆康复治疗指导训练对产后盆肌力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进行盆肌力康复治疗的13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5例,予以常规产后盆肌力康复治疗)与观察组(n=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盆康复治疗指导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盆肌力及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Ⅰ级~Ⅱ级、Ⅲ级肌力水平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Ⅳ~Ⅴ级肌力水平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康复治疗指导训练对产后盆肌力康复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促进盆肌力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 压力性尿失禁 康复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及慢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继发病变,开颅清除血肿是常规的治疗手段,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20例病人采用锥穿刺尿激酶溶解血块后引流血肿,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尿激酶溶解 穿刺 颅内血肿 引流 常见 开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康复治疗对产后盆肌力减退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产后盆肌力减退患者共80例,根据不同干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0名常规治疗纳入对照组,40名产后全面盆康复治疗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康复治疗前后患者盆肌纤维收缩力水平、PFDI-20评分、PISQ-12评分、性生活满意程度、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结果:在康复治疗后,观察组盆肌纤维收缩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FDI-20评分、PISQ-12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生活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全面盆康复治疗对产后盆肌力减退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盆肌功能,提高其对性生活的满意度,并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肌力减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康复治疗对盆肌肌力和阴道紧缩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20年-2021年收治的产妇共144例,按照后续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常规盆地康复训练)与实验组(生物反馈与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每组各72例。并对比两组产妇的盆肌肌力改善情况与阴道紧缩度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产妇盆肌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阴道紧缩度情况优于对照组,因此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妇盆肌肌力状况,且能增加阴道紧缩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肌 肌力 阴道紧缩度 影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