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ms,HBV)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我国是HBV流行地区,HBV携带者占总人口的10%以上。传统半定性酶标测定(ELISA)乙肝疾病的诊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ELISA方法学的局限,易造成HBV的漏诊,而乙肝半的定量检测(TRFIA)可对乙肝的病程、治疗、预后起一个动态监测的作用,能够让医生病情疗效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提供依据,指导治疗,弥补了定性检测的不足。本文用了种不同的方法372例患者检测乙肝半,其结果分析如下。

  • 标签: 乙肝两对半 半定量检测 临床意义 HBV携带者 乙型肝炎病毒 指导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课题旨在对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半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和半,分析检验结果,并以此相关数据作为研究价值体现,做详细阐述。结果 大三阳(HBsAg、HBeAg、抗-HBs都是阳性)患者为72例,小三阳(HBsAg、HBeAg、抗-HBc都是阳性)患者为28例。结论 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中,半检验具有一定的实施价值,可以发挥预防作用,帮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两对半检测 临床医学检验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课题旨在对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半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和半,分析检验结果,并以此相关数据作为研究价值体现,做详细阐述。结果 大三阳(HBsAg、HBeAg、抗-HBs都是阳性)患者为72例,小三阳(HBsAg、HBeAg、抗-HBc都是阳性)患者为28例。结论 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中,半检验具有一定的实施价值,可以发挥预防作用,帮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两对半检测 临床医学检验观察
  • 简介:肉虽好,但也不能无限制的吃,脂偏高、胆固醇偏高……那么,吃多了就会能量偏高、脂肪偏高、血每人每天吃多少肉合适呢?

  • 标签: 胆固醇 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
  • 简介:自人类文明诞生之初,人们就把健康长寿当做永恒的追求。齐威王、燕昭王都曾派方士人海寻仙求药,秦始皇派人人海求药未果之后,直到死前还东临芝罘(今烟台)射大鱼,终因成仙无望、气数耗尽,病死于返京途中,而在此之后,我国上至君王、下至臣民长生不死这一美好愿望的追求从未停止过,他们诵经、净坐、体悟、食仙草、吃丹药,

  • 标签: 长寿基因 追踪 健康长寿
  • 简介:几千年来,人类癌症的认识长期沉沦在蒙昧的迷雾中。不过希望的火苗从未熄灭,进入近代以来,观察力敏锐的人很快发现,有不少因素能够导致癌症,比如经常抽烟的人患上肺癌的风险很高,赤身清扫烟囱的人易于“结缘”睾丸癌,辐射也能导致癌症等。

  • 标签: 基因 破译 癌症 睾丸癌 抽烟
  • 简介:本文就有关基因治疗的概念,基因治疗的发展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最基本内容并列举近几年来在AIDS、肿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几个疾病治疗中的资料作一综述。

  • 标签: 基因治疗 AIDS 肿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舌癌癌基因bcl-xl、Bak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平阳霉素化疗的机制。方法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接受平阳霉素术前诱导化疗的舌癌病例中筛选出初始治疗的10例患者用药前后的组织标本蜡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平阳霉素治疗前后的bcl-xl、bak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平阳霉素治疗后的标本中bcl-x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bal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平阳霉素能有效的下调bcl-xl蛋白的表达。

  • 标签: 平阳霉素 舌癌 癌基因 BCL-XL蛋白 bak表达 化疗
  • 简介:目的研究广东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不同基因型与其托米夫定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序列测定法检测广东地区经拉米夫定(100mg/d.口服12月)治疗的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结果87例患者中检测到HBV基因型B型44例(50.6%).C型43例(49.4%).未发现其他基因型。C型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的比例依次增高,C型与严重肝损害有关。拉米夫定治疗12m时有效应答B型31.8%(14/44)高于C型14%(6/43),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转阴者在B型36例(81.8%),C型27例(62.8%).B型与C型问有显著差异,P〈0.05。B型和C型间HBeAg转换、ALT复常及YMDD变异率无显著差异.P〉0.05。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HBVDNA含量B基因型(4.4±1.9logcopies/ml)较C基因型(5.8±2.6logcopies/ml)水平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广东地区C基因型与严重肝损害有关。B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应答率高于C型。B型和C型发生YMDD变异率无差异,但是变异后C型较易复发。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拉米夫定/治疗应用 免疫 广东
  • 简介: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本刊一稿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

  • 标签: 一稿投 处理声明 投问题
  • 简介: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细胞色素P4502D6基因分型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中国人群CYP2D6的基因多态性。方法建立寡核苷酸芯片测定CYP2D6基因型的方法,测定288例中国健康志愿者CYP2D6基因分型,并使用直接测序法结果进行验证。结果:288例中国健康志愿者中CYP2D6*2和CYP2D6*10的变异频率分别高达52.8%和53.5%。部分样本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确证,结果完全吻合。结论:基因芯片法适用于中国人群CYP2D6基因分型研究。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多态性 中国人群 CYP2D6基因 中国健康志愿者
  • 简介: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复方丹参滴丸心肌梗死大鼠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评价和研究。方法:使用冠脉结扎法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并提取给药组和模型组大鼠心肌缺血区组织的总RNA,用大鼠全基因组芯片分析其基因组表达谱变化。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表达量发生变化的基因(Ratio〉2或〈0.5)有49条,其中表达下调的有39条,主要有Ppp3r1、Rhoa和Nppa,表达上调的有10条,包括H2,T24、RT1-CE15、Ptprb和Hcst等。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通过调节Wnt信号通路等多个基因和信号途径来减小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缺血区的心肌损伤。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心肌梗死 DNA基因芯片
  • 简介: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巯嘌呤类药物在体内代谢,最终造成药物疗效和毒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单一药物代谢酶或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与巯嘌呤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不完全相关,而多基因分析可能更好地解释患者该药的不耐受原因。本文介绍了多种与巯嘌呤类药物有关的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情况,同时就其代谢特点及与该药敏感性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巯嘌呤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 药物转运体
  • 简介:福州市民陈女士的母亲,在经历了与乳腺癌长迭10年的抗争后,于清明节前1个月病逝。目前,30岁的陈女士来到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福州总医院肿瘤科门诊,要求进行专门的防癌体检。陈女士说,如果不是因为看到安吉丽娜·朱莉的故事(编者注:3年前,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公布她因为携带有BRCA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患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大大上升,最终决定接受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术),她从未因母亲患癌而担心过自己。

  • 标签: 基因突变 乳腺癌 中西医结合肿瘤 福州总医院 家族 乳腺切除术
  • 简介:尽管临床医学知识和疾病的诊断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至今为止,临床医师还不能预测某一特定的药物及其剂量某一特定的病人是否具有疗效,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ADR)。目前,临床医师一般只能根据药物临床研究获得的信息,凭借自身的临床经验或查看病人的病史记录作出临床判断,因而在很多情况下判断药物是否有效也只能针对病人的

  • 标签: 药物基因方法 新药开发 药物疗效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细胞色素P450是药物及其他外源性物质的主要代谢酶,其亚家族成员之一CYP3A4的基因多态性是导致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就CYP3A4及其他CYP450酶亚家族基因多态性镇痛麻醉药品的影响进行讨论,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文献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镇痛麻醉药品芬太尼、咪哒唑仑、可待因、氯胺酮、曲马多、羟考酮等都会因CYP3A4及其他CYP450酶亚家族基因多态性的存在而在药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现出个体差异性.为提高疗效、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在临床使用镇痛麻醉药物过程中实行个体化用药十分必要.

  • 标签: CYP3A4 基因多态性 麻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