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阿托伐他汀钙片、依达拉奉治疗,疗程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苯酞软胶囊200mg口服,3次·d-1,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14d进行血清SOD、NSE含量的测定,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7、14d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3、7、14d血清SOD水平明显增加、NSE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苯酞软胶囊可以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损伤,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 标签: 丁苯酞软胶囊 急性脑梗死 超氧化物歧化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1例81岁女性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头孢西2g静脉滴注.输注结束后1.5h,患者因咳嗽自行服用复方甘草口服溶液10ml,约10min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面部潮红、多汗,四肢乏力和皮疹,考虑发生双硫仑反应.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持续低流量吸氧,约30min后患者症状好转,2h后患者不适症状消失.

  • 标签: 双硫仑 头孢西丁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5月在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7、14d后两组患者的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血清炎症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NIHSS评分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14d后,两组NT-proBNP水平、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7、14d后,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hs-CRP、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14d后,两组的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3个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酞可有效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血清炎症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目的:评价萎胃复元汤与吗啉联用对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资料,将其分为中医组(单一萎胃复元汤治疗)、中西医结合组(萎胃复元汤与吗啉联用治疗)、西医组(单一吗啉治疗),每组30例;比较3组患者分别治疗后的中医症候学疗效和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胃脘痞满、胃脘疼痛、暖气、嘈杂等各项中医症候学疗效的严重程度均轻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5);西医组与中医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与中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的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值优于西医组与中医组(P〈0.05)。结论:采用萎胃复元汤与吗啉治疗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中医症候学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萎胃复元汤 吗丁啉 萎缩性胃炎 中西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并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钠在我院外科病区的临床用药效果、安全性及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6月外科病区使用该药的168例患者的用药指征、用法用量、病原学检查、联合用药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主要分布于普外科和泌尿外科。用药原因主要是术后经验抗感染,平均用药疗程为(6.1±4.9)d。微生物送检率为64.9%,其中55例检出了特异性病原菌。168例患者中,总治疗有效率为86.9%。同时,部分病例在抗菌药物选择、剂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结论:我院外科病区亚胺培南西司他钠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针对存在的问题,药师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并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以确保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 标签: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碳青霉烯类 疗效 合理性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三醇注射液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医院数据库的记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32例。胎儿娩出后,胎盘存在粘连、植入,胎盘剥离面广泛渗血,出血量大于500mL时,对照组以宫腔填塞碘仿纱条行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方法基础上,在填塞碘仿纱条的过程中在子宫壁注射卡前列素氨三醇注射液250μg,若患者仍有产生出血现象,可在0.5h时后行1次注射,但是总注射剂量应在2mg以下。宫纱放置用时为48h,取纱前的30min对其静脉滴注缩宫素。综合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的改变情况、子宫切除率和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跳动以及血氧饱和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分别为(380.12±12.77)、(461.48±13.33)mL,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952.34±111.65)、1160.7±132.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的切除率为0%,对照组的子宫切除率为9.38%,观察组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脉搏次数、血氧饱和度治疗前后提升也不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三醇注射液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明显,能够很好地控制患者产后的出血量,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剖宫产 碘仿纱条 前置胎盘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应用布地奈德和沙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和沙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应用布地奈德和沙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雾化吸入
  • 简介: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胺醇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沙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联合沙胺醇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6.7%,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FVC等肺功能相关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oα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沙胺醇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 标签: 孟鲁司特 沙丁胺醇气雾剂 咳嗽变异性哮喘 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