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外侧瓣移植修复舌癌术后舌再造的护理。方法:2003年12月至2007年6月,共有13例舌癌患者接受了舌癌联合根治术同期外侧瓣血管化移植修复术,对该类手术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本组病人术后无呼吸道及肺部并发症,无血管危象,无院内感染,供受区切口均一期愈合,外侧瓣成活,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对瓣的观察与护理,以及对舌再造的功能指导是护理的重点。

  • 标签: 舌癌 皮瓣 舌再造 护理
  • 简介:临床上,外侧瓣(tALT)用于修复软组织缺损有不损伤大动脉的风险,功能及美学效果好等优点,该文旨在评价外侧瓣与前臂桡侧瓣(RFFF)修复口腔缺损后供区的美学效果。对2003年1月-2005年9月收治的42例口腔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1.4岁,所有患者接受显微外科组织重建。17例应用RFFF。25例应用tALT。结果:RFFF组成功率94.2%。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前臂桡侧皮瓣 供区并发症 皮瓣修复 口腔缺损 美学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外侧瓣在老年口腔癌患者根治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外侧瓣游离移植修复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4岁)口腔癌患者接受根治术后的缺损,其中舌癌18例,牙龈癌3例,颊癌5例,口咽癌3例,口底癌3例,分析总结移植的修复成功率和术后效果。结果:31例移植皮瓣成活,1例坏死,成活率为96.8%,瓣术后近期和远期随访效果均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结论:游离外侧瓣组织量丰富,血运可靠,可切取面积大而且可塑性良好,是修复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软组织较大缺损的理想游离瓣。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癌 术后缺损修复
  • 简介:背景:在超重个体和西方人群中制备最佳厚度的外侧瓣是一项挑战。作者描述了一种新颖的蜂窝技术,用于超重患者的超薄外侧瓣制备。方法:40例体重指数大于25kg/m的患者需要薄的外侧瓣进行重建,随机分配到蜂窝技术组或显微分离技术组。蜂窝技术组使用Cavitron超声波手术抽吸器进行瓣修薄,显微分离技术组中使用常规显微分离技术进行瓣修薄。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皮瓣制备 荧光血管造影 超声吸引器 试验研究 吲哚菁绿
  • 简介:神经、颊神经及鼻腭神经都是周围神经的一部分。周围神经损伤的并发症是指各种因素对周围神经组织的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或疾病。颊神经及鼻腭神经损伤可以迅速恢复,一般不产生影响;但颏神经损伤导致的感觉功能异常是很严重的并发症,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拔牙导致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诊断、处理方法,以及颏、颊及鼻腭神经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方法、防治措施做一阐述。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神经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兔上颌窦外侧壁截骨术对上颌窦黏膜功能及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成年兔12只,每只兔左侧为实验侧,全麻后切开龈颊沟黏膜,充分剥离,显露上颌骨前、外侧壁。上颌窦外侧壁截骨线做20mm×2mm上颌窦骨壁及黏膜缺损。右侧上颌窦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侧。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分别在术后2、4和8周处死一组动物。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上颌窦黏膜的组织学变化过程及杯状细胞的分泌情况。采用GraphpadPrismv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2周.上颌窦黏膜附着纤毛脱落.且有腺体部分破坏、减少;术后4周。黏膜细胞水肿呈空泡样,黏膜固有层腺体、血管增生;术后8周,黏膜上皮层基本恢复正常,纤毛上皮减少、排列不完整,形态仍有异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实验侧2、4、8周MUC5AC表达较对照侧显著增加(P〈0.001)。2周时MUC5AC表达最强.4周时表达稍减弱,8周时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兔上颌窦外侧壁截骨术后的上颌窦黏膜分泌功能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其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行修复,但与正常结构相比仍有一定差异。减轻手术对上颌窦及黏膜的损伤.可降低术后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

  • 标签: 上颌窦外侧壁截骨 上颌窦黏膜 MUC5AC
  • 简介: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游离瓣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以便总结经验,提高游离瓣移植的成功率。方法:2006-2015年共制备273例游离瓣.其中259例成功.14例发生皮瓣危象。对发生皮瓣危象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连续性校正旷检验,同时统计14例瓣危象患者在发生皮瓣危象6h内积极抢救的成功率。结果:游离瓣危象与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常年饮酒所导致的酒精戒断症状.以及超重(即BMI数值〉25)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显著相关(P〈0.01)。瓣危象时间超过72h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33.3%。结论:局部或全身感染是瓣危象的一个相关危险因素,BMI过高、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发生酒精截断症状与瓣危象无关。瓣危象发生时间越晚,瓣的抢救成功率越低。一旦发生皮瓣危象.即使超过72h.及早探查、纠正危象原因.也能取得一定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游离皮瓣 手术探查 皮瓣危象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丝素-壳聚糖混合膜(silkfibroin-chitosanblend,SFCS)导管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日本大耳兔21只,切断双侧面神经颊支,制成8mm的兔面神经颊支缺损模型。使用丝素-壳聚糖混合膜神经导以修复兔右侧面神经缺损,作为实验组;左侧用翻转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组。术后4、6、8周行神经电生理检查,2、4、6、8周显微镜下观察大体形态,取材行HE及甲苯胺蓝染色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SFCS导管修复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达到(27.50±3.00)m/s,单位面积(5μm2)的轴突计数为(741.80±49.92),髓鞘厚度达到(12.71±0.42)pm,与自体神经修复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CS神经导管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移植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 标签: 面神经缺损 神经再生 丝素-壳聚糖共混膜 神经导管
  • 简介:腺样囊性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而在涎腺恶性肿瘤中约10%是腺样囊性癌。腺样囊性癌生长缓慢,但是神经浸润性强,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嗜神经侵袭的特性,很难获得清晰的手术边缘,导致术后复发和预后不良。因此,进一步系统、全面地研究嗜神经侵袭的机制尤为迫切。近年来许多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研究重点都在嗜神经侵袭的分子机制上,本文就其中探索较多的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涎腺腺样囊性癌 嗜神经侵袭 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目的:提供在三维方向上清晰显示半月神经节的MRI成像方法。方法:对10例临床明确诊断并排除颅内占位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20侧半月神经节区进行增强T1加权像的快速自旋回波(FSET1)、T2加权像的快速自旋回波(FRFSET2)、三维时间飞越法血管造影(3D-TOF)、三维快速静-动稳态采集序列(3DFiesta)4种序列的MRI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师读片、测量,并利用SurgView-RFT电磁导航系统分割半月神经节(TGG)。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不同序列间存在显著差异,边缘清晰度依次为增强FRFSET2、增强3-DFiesta、增强3-DTOF、增强FSET1,内部清晰度依次为增强3-DFiesta、增强FRFSET2、增强3-DTOF、增强FSET1。在增强FRFSET2轴向位上测得的TGG大小为长度平均值20.5mm,宽度平均值9.3mm,厚度平均值12.5mm;在增强3-DFiesta轴向位上测得的TGG大小为长度平均值20.45mm,宽度平均值9.45mm,厚度平均值11.65mm,两者无显著差异。图像分割成功率增强FSET1为0,增强FRFSET2为85%(17/20),增强3-DTOF为60%(12/20),增强3-DFiesta为90%(18/20)。增强3-DFiesta与增强FSET1、增强3-DTOF有显著差异,增强FRFSET2与增强3-DFiesta无显著差异。结论:TGG的MRI最佳显示方法为增强3-DFiesta,为导航辅助射频温控热凝术过程中TGG的图像分割和CT/MRI配准奠定基础,也为临床开展三叉神经痛TGG水平的X刀或γ刀治疗提供影像学上的指示。

  • 标签: 半月神经节 MRI 增强3-DFiesta 增强FRFSET2 图像分割
  • 简介:目的:探讨经咽造瘘术在头颈部肿瘤切除和重建手术后提供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一2012年7月.20例行头颈部手术的患者存我科接受经咽造瘘术,由经咽造瘘胃管提供肠内营养支持。收集每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患者信息、诊断、治疗方法、安放胃管时间及出现的并发症,对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经咽造瘘口留置的胃管,无营养不良表现。留置胃管时间最短6d,最长84d,平均43.8d。在随访期内.1例患者的胃管意外脱山,2例患者的造瘘口渗出物较多,1例患者诉说胃管异物感比较明显,1例患者因反流性食管于术后第6天拔除胃管,其余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拔管后造瘘口可白行愈合,瘢痕小,不影响美观,、结论:经咽造瘘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美观、舒适的优点,简便、经济,容易推广,并发症少,是一项值得推荐的肠内营养方法。

  • 标签: 经皮咽造瘘术 头颈部肿瘤 肠内营养
  • 简介:神经(lingualnerve,LN)损伤是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常见的神经损伤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4%~25%。舌神经损伤会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同侧前2/3的舌体麻木和味觉障碍。因此,需要在临床工作中高度重视,重点预防。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舌神经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2名面部原发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和3名面部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并在术后随访最长达30个月,CT、MRI和PET检查用于帮助诊断.结果:2名面部原发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1名在术后出现局部复发并经历第二次手术,另一名患者术后接受放疗,随访20个月未见复发.3名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1名在术后4个月死亡.结论: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肿瘤,原发神经内分泌癌术后易复发,CT、MRI和PET检查有助于诊断.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癌 颌面部 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舌癌是口腔颌面外科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恶性度高,局部复发率高,需手术彻底根治。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们对一例舌癌患者进行舌缺损功能性重建,采用血管化游离前臂瓣舌再造术,患者伴有牙列缺损,咬合功能丧失,

  • 标签: 舌癌 前臂皮瓣 舌再造 修复
  • 简介:下颌智齿拔除术是口腔外科最常见的手术,由拔除智齿引起的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见,其中,下牙槽神经(inferioralveolarnerve)损伤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了解下牙槽神经的解剖特点、术前准确的评估以及合适的手术方法可有效预防这一并发症的产生。当发生下牙槽神经损伤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后期的恢复。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下牙槽神经损伤
  • 简介:穿支瓣是靠穿支血管供血的皮肤或皮下组织瓣。本文讨论了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的几种主要的穿支瓣,阐述了穿支血管的定位方法,以外侧瓣为例介绍了穿支瓣的制备方法,并将穿支瓣与前臂瓣做比较,得出了此类瓣在口腔颌面部修复重建应用中的优点。穿支瓣用途广泛,有可能与前臂瓣并列成为头颈外科修复重建的理想瓣。

  • 标签: 皮瓣 穿支皮瓣 穿支血管 修复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失神经对于下颌骨骨密度和高度的影响。方法对34例单侧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及颊神经缺失的患者,使用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机,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摄取标准化数字式全景片,分别测量失神经侧和正常侧的下颌骨的高度和密度。结果手术前失神经组和正常组的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失神经组的灰度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失神经组和正常组的下颌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2年和3年失神经组的下颌骨高度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神经去除后,下颌骨密度和高度比手术前均显著降低,影响了骨质的代谢。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作为临床上检测下颌骨骨密度和骨高度是简单而高效的。

  • 标签: 失神经 下颌骨灰度 下颌骨高度 标准化数字曲面体层片
  • 简介:下颔后牙区萎缩后重建的治疗方案之一即是游离下牙槽神经后同期植入种植体。但是,关于血管神经束游离后的功能.不同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各种原因既包括测试方法(典型测试需要患者主观回答).也包括手术本身(与术者水平密切相关)。本文报道了10例采用专用于简化骨手术的器械进行下牙槽神经游离的病例.应用该器械后.口腔外科医师可以利用更小的骨窗和器械的倾斜来抓住血管神经束.从而减少对神经的过度拉扯。通过为期36个月的神经外科功能测试.结果显示经过短时间的神经感觉障碍后,所有患者都恢复了正常感觉。患者在问卷上的主要回答也确定了这一结果。种植体成功率为100%。

  • 标签: 下牙槽神经 神经障碍 感觉障碍 病例分析 超声骨刀 游离
  • 简介:目的建立面神经爆炸伤动物模型,并研究面神经爆炸伤特点及相关的全身反应.方法麻醉下分别在距犬面部7、10、15cm处放置雷管,模拟爆轰波致伤效应,在雷管爆炸同时,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致伤犬同侧咬肌或颈部以模拟破片致伤.观察动物伤情,并取材检测面神经病理和传导速度改变,分析不同距离条件下全身和局部的创伤效应.结果7cm致伤时动物伤情较重,不能存活较长时间;l0cm致伤时动物经过抢救仍可存活,受伤的面神经干肿胀,外膜不光滑,神经干内弥漫性出血.镜下表现为广泛的神经纤维断裂、坏死,并由大量细胞弥散浸润;单纯爆炸、15cm处爆炸复合面部破片或10cm处爆炸复合颈部破片致伤时,局部伤情均较轻.随着创伤的恢复,面神经传导速度也逐渐恢复.结论采用距爆源10cm,咬肌切线伤的致伤条件能最好地模拟爆炸条件对面神经的致伤作用,这种致伤条件接近实战情况,并利于伤后长期观察面神经创伤的预后和转归.

  • 标签: 爆炸伤 破片 切线伤 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