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创建羊髁突囊B型骨折并同期行坚强固定术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髁突囊骨折固定术后的愈合情况。方法:12只6个月龄山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只,一侧关节手术造成髁突囊B型骨折并用两孔钛板+钢丝固定,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3、6个月各处死6只,术后即刻及3、6个月行螺旋CT扫描,手术前和处死前测量实验动物的体重和最大开口度,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自身术后3、6个月体重和术前体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术前及术后3、6个月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最大开口度自身比较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螺旋CT显示骨折固定良好,固位钉稳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髁突囊B型骨折后施行恰当的坚强固定术,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髁突囊内骨折 颞下颌关节 坚强内固定
  • 简介:以AO技术为代表的坚强固定技术已经成为口腔颌面部骨折的重要治疗方法。随着材料学及生物力学的发展,固定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本文结合坚强固定的规范化应用,介绍了颌骨骨折固定技术的历史发展,并结合现代AO技术的要求,总结了近年来骨折生物学固定的重要性和研究进展。

  • 标签: 颌骨 骨折 AO技术 BO原则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骨重建术后重建板断裂或松脱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2005年间因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进行下颌骨重建的129例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重建方式分为2组,其中78例患者采用骨移植修复,51例患者采用单纯重建板修复。10例患者术后1~30个月发生重建板断裂或松脱。其中,8例采用单纯重建板修复,另2例分别采用血管化腓骨肌瓣和髂骨肌瓣修复。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重建板断裂及松脱的发生率为7.75%,骨修复组和单纯重建板修复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应用重建板进行下颌骨重建。钛板发生断裂及松脱的可能性大于骨移植修复。同期行骨移植重建下颌骨,或在局部和全身疾病控制后尽早进行二期骨移植重建下颌骨,是预防此类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下颌骨重建 内固定 骨移植
  • 简介:颧骨颧弓为颌面部骨折好发部位。颧骨颧弓骨折的骨块移位和缺损可致明显面部畸形,张口受限,咬合紊乱,复视及失明等功能障碍,如合并颅脑伤,重者危及生命。因而,颧骨颧弓骨折治疗目的是恢复其生理功能及面容美观。我院近年来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固定术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病例,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坚固内固定 微型钛板 颧骨颧弓骨折
  • 简介:上颌后牙区种植时,由于牙槽骨的吸收以及上颌窦的存在,常面临垂直骨量不足的问题。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该区域骨量不足的重要方法。术前检查和了解上颌窦的解剖特点,对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论述了与种植有关的上颌窦形态、分隔、黏膜、血供及神经支配等解剖学结构特点,以期为临床医生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方面的参考。

  • 标签: 上颌窦底提升术 上颌窦形态 分隔 黏膜 血供 神经支配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联结式树脂金属牙弓夹板防治下颌骨颏体部骨折固定术后错位愈合和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8年12月福建省建阳市立医院收治的50例下颌骨颏体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9例)采用固定术+联接式树脂金属牙弓夹板固定联合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固定术治疗,术后3~6个月复查咬合关系和X线片,观察两组患者错位愈合和错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术后3~6个月开口度均大于37mm;咬合关系复查,试验组出现2例错(6.9%),对照组出现8例(38.1%),经卡方检验,两组术后错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复查,试验组所有患者下颌骨均未见错位愈合、骨愈合不良和假关节形成,对照组1例患者下颌骨出现错位愈合。结论固定术+联结式树脂金属牙弓夹板固定联合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治下颌骨颏体部骨折固定术后错的发生。

  • 标签: 下颌骨颏体部骨折 错 坚固内固定 联结式单颌牙弓夹板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术前设计和镜技术应用于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4例B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均伴发颧弓骨折,面部凹陷明显伴开口受限。术前行CT扫描后将数据转化为STL格式,3D打印骨折模型和镜像模型,在模型上完成手术设计和钛板预弯制。手术采用耳屏前小切口和颧弓表面隧道手术入路,镜辅助下完成颧弓骨折的复位及坚固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部恢复对称性,面部凹陷消失,开口度正常,面部瘢痕不明显,无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术前3D模型手术设计降低了镜辅助下行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术的难度,提高了手术精准度,避免了头皮冠状切口,创伤小,美容效果好。

  • 标签: 3D打印 内镜 颧骨颧弓骨折 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为临床应用锁骨上动脉岛状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例20侧经锁骨下动脉灌注氧化铅-明胶溶液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颈横动脉和锁骨上动脉的分支情况、起始位置、行程、长度和管径进行观测,观察其回流静脉情况,并在尸体标本上模拟皮瓣制备。结果:颈横动脉由甲状颈干或锁骨下动脉分支而来,在锁骨中1/3上方分为深支和浅支。锁骨上动脉由颈横动脉浅支发出后行向后外,越过斜方肌浅面和锁骨的肩峰端,走行于三角肌筋膜的浅面,并逐渐发出细小分支穿过深筋膜,进入锁骨上和肩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颈横动脉起点至锁骨上动脉起点距离平均为(4.31±0.64)cm,锁骨上动脉起点至其发出分支穿深筋膜点的距离平均为(3.62±0.42)cm。颈横动脉起点处外径平均为(2.71±0.33)mm,锁骨上动脉起点处外径平均为(1.10±0.17)mm。2条锁骨上动脉伴行静脉分别回流入颈横静脉和颈外静脉。结论:以锁骨上动脉为营养血管的锁骨上动脉岛状瓣,适于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颈部组织缺损,也可以颈横动脉为吻合血管,制作游离皮瓣。

  • 标签: 锁骨上动脉岛状瓣 颈横动脉 锁骨上动脉 应用解剖
  • 简介:目的: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和专家咨询法(Delphitechnique),建立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度的评估方法.为颌面部损伤严重度的评价提供研究手段。方法:首先采用AHP法将颌面部解剖损伤按软组织伤和硬组织伤分层建立详细的损伤指标,并将最终评价指标按损伤程度分级,再用Delphi法对每一层的评价指标分别两两比较评分,求出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将其与评价指标的程度分级相结合,获得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度的评价方法。结果:得到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度的评价方法即平均组合权重(Ci)与评价指标的严重度分级(Pi)的乘积和(即∑i=1^mCi·RPi)。结论:Delphi法和AHP法结合,是建立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度评价的有效方法,可使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度评价的定性描述定量化。

  • 标签: 颌面部损伤 层次分析法 DELPHI法 损伤严重度
  • 简介:目的:比较3种不同程度萎缩性无牙颌下颌骨骨折的不同固定方式及其效果。方法:构建不同程度的萎缩性无牙颌下颌骨体部骨折治疗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相同应力条件下骨折段位移的改变以及钛板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下颌骨Ⅲ度萎缩,采用1块2.0mm4孔钛板在下颌骨上缘进行固定,其骨折处移位较其余6种工况明显增大;相同萎缩程度的下颌骨,采用重建板固定比采用其他固定方式骨折断端位移明显减少。Ⅲ度萎缩的下颌骨采用小型钛板固定,钛板所受应力分别接近及超过钛板的屈服极限。结论:对于Ⅰ度萎缩的无牙颌下颌骨骨折病例,下颌骨外侧双板固定以及下颌骨下缘重建板固定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固定稳定性,对于Ⅱ及Ⅲ度萎缩的无牙颌下颌骨骨折病例,下颌骨下缘重建板固定可以获得更好的固位稳定性。

  • 标签: 老年人 下颌骨骨折 生物力学分析 有限元分析
  • 简介:这篇综述介绍了牙周临时固定夹板发展演变为当前的酸蚀钢丝强化的、冠的复合树脂夹板(即A-夹板)的过程,并描述了A-夹板在现代牙科临床中的9种主要用法和常发生的问题。

  • 标签: 临时固定夹板 A-夹板 进展 松动牙 固定
  • 简介:一直以来,牙冠的宽/长比值被认为在牙齿美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以往研究多关注的是白种人群,而其他种族人群中上颌牙齿解剖相关的资料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观测亚洲人群中上颔前牙的宽度、长度及宽/长比值。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将对亚洲人行牙周手术、美学修复等相关治疗时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亚洲人群 牙齿解剖 牙冠宽 牙齿美学 白种人群 种族人群
  • 简介:目的:探讨暂时固定桥对双端固定桥桥体龈端密合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7例拟行后牙三单位双端固定桥修复的患者,按常规步骤制作修复体,选用Luxatemp材料制作暂时固定桥,复诊时检查双端固定桥桥体龈端密合情况,同时针刺法检测并记录缺牙区黏膜厚度。结果:初次复诊时13例双端固定桥桥体龈端不密合,缺牙区黏膜厚度2.215±0.410mm;24例密合,缺牙区黏膜厚度1.918±0.128mm,二者有显著性差异。13例不密合者磨去暂时固定桥桥体部分,观察1周,再次复诊时12例恢复密合。结论:暂时固定桥在牙合力作用下使桥体覆盖区的黏膜发生弹性形变,导致双端固定桥桥体龈端出现间隙。黏膜的变形与黏膜厚度有关,且具有可复性。

  • 标签: 暂时固定桥 桥体 密合度
  • 简介:埋伏牙的矫治是正畸矫治中的难点,作者根据埋伏牙的萌出能力及埋伏位置的不同,对12例病例分别采用了通过获得有效间隙而有助于埋伏牙自然萌出的助萌矫治法(6例),及需口腔外科、口腔内科辅助治疗的导萌矫治法(6例)。本文就这两种矫治方法的适应是、注意事项及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 标签: 埋伏牙 EDGEWISE技术 助萌 导萌
  • 简介:目的用三维模拟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翼腭窝解剖的直观展示,加强学生对该解剖部位的理解,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方法应用Dicom数据进行翼腭窝三维建模。三维重建软件横断面窗口上翼腭窝及与之相通的骨孔位置创建sphere对象。轻度移动横断面窗口中各解剖位置上的sphere,在三维视窗中可以同时观察到各解剖位置上的sphere的移动情况。结果可将翼腭窝各切面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并同时结合三维展示,学生易于理解翼腭窝的解剖结构。结论应用三维模拟技术在翼腭窝解剖教学中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学方法 解剖 三维模拟 翼腭窝
  • 简介:目的:进行颞区及腮腺区的解剖学研究,为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中应用近发际缘冠状切口提供依据,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利用5具经4%甲醛固定的成人男性标本,对颞区及腮腺区相关解剖进行观察、摄像,同时结合1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应用近发际缘冠状切口实施手术。结果: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3个月-1a,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熟知颞区及腮腺区的解剖,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及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切口 颧骨复合体骨折 解剖
  • 简介:固定修复体适合性是评价修复体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方面的研究已广泛开展,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多。本文就固定修复体适合性研究现状,重点是研究方法及实验仪器作一综述。

  • 标签: 固定修复体 适合性.内间隙 边缘间隙